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食用食糖的分类有哪些及供需情况分析

  食用食糖的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甜菜制作而成的食糖其主要成份也是蔗糖)。

  食糖的制作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传统熬制工艺,二是现代工业化制作。传统熬制工艺只能用甘蔗做原料进行生产,将收割下来的甘蔗经过切碎碾压,压出来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细菌、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5~6小时,不断搅拌让水份慢慢的蒸发掉,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会凝固成为固体块状的粗糖,也就是红糖砖。这种传统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同时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制作过程中熬煮的时间越久,红糖砖的颜色也越深,使红糖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红褐色。

  红糖经过重新溶解、加热,并添加适当的骨炭吸附里面的杂质,然后冷却形成过饱和溶液,蔗糖分子重新进行结晶、析出,从而形成了白砂糖。

  白砂糖经加水后重新溶解,并添加适量蛋清,经加热、过滤、熬制、浓缩结晶7天、干燥后成为冰糖。

  一、食糖供需情况分析

  2015/16年度中国食糖产量8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86万吨;受内外价差缩小等因素影响,2015/16年度中国食糖进口量35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1万吨;受工业消费增加和人口刚性增长影响,估计2015/16年度中国食糖消费量153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万吨,当季产需缺口扩大至660万吨;由于供给减少,2015/16年度中国国内食糖年度均价将达到每吨5400-5700元,中间值比上年度高673元。

  2015年12月中国成品糖产量为344.5万吨,同比增长2.3%。2015年1-12月止累计中国成品糖产量1475.3万吨,同比下降7.4%。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2015年1-12月全国成品糖产量统计表


  2016/17年度中国糖料播种面积将达到1433千公顷,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近期,北方甜菜产区雨水较多,有利于甜菜生长,甜菜单产有望比上年度每公顷提高0.75吨;广西、云南蔗区雨水偏多、低温寡照,甘蔗苗数和株高同比均有所下降,预计2016/17年度中国甘蔗单产比上年度每公顷减少0.75吨。

  2016/17年度产糖率将有所提升,预计2016/17年度中国食糖产量达到99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20万吨。预期糖价走高将抑制食糖消费增长,中国食糖消费量保持在153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2016/17年度全球食糖仍产不足需,国际糖价有走高趋势,将对我国食糖进口增长产生抑制作用,综合判断,2016/17年度中国食糖进口量350万吨,维持上年度水平。受供需基本面影响,预计2016/17年度中国国内食糖年度均价将调增至每吨5600-6400元,中间值比上年度提高450元。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二、食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预计2022 年全球食糖消费量较基准期(2010-2012 年均值)提高约23.9%至2.04 亿吨,产量较基准期提高22.2%到2.12亿吨,库存量将提高约960 万吨至0.74 亿吨,库存消费比较基准期下降约2.8 个百分点至36.2%。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及世界人口继续增加,食糖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发展中国家食糖消费量增长迅速,未来十年亚洲和非洲将成为拉动全球糖消费量增 长的主要力量。糖的其他替代品,如果葡糖浆等甜味剂消费量增长迅猛,但食糖仍然是最主要的甜味剂来源。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分析未来十年全球糖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增速。

  供给方面,糖料作物的可种植面积扩张有限,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增加,而糖 料作物单产增加的速度小于过去十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此外,食糖产量的 增加大部分来源于甘蔗,而非甜菜。由于甘蔗的生产集中在巴西等几个主要国家,供给的集中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带动黄油等固态乳制品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1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这一增速远超众多传统食品行业。预计到2029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595.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稳健维持在7.3%左右。

2025年09月24日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冻烘焙食品是烘焙产业的重要分支。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虽然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场景多元及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