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饮料行业格局分析

核心提示:虽然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的并购方案尚待商务部反垄断部门审批通过,但是此举引发的行业地震早已影响深远,饮料行业的版图重构已悄然进行。

虽然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的并购方案尚待商务部反垄断部门审批通过,但是此举引发的行业地震早已影响深远,饮料行业的版图重构已悄然进行。

  事实上,这种重构的背景是,天府可乐、北冰洋、乐百氏……一个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已经先后被外资收入囊中,国内饮料市场大半江山已改外姓。面对统一、康师傅营销渠道的深入、“两乐”多品牌扩张的成功,硕果仅存的本土饮料企业们步履维艰。

  作为一个进入门槛较高、杀伐之声绵绵不绝的行业,中国饮料业正在经历一个被外资步步挟持的过程。这一点,在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之后更加表露无遗——

  自1979年后相继进入中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巨头便一度在碳酸饮料战场占据了绝对优势。较早前的统计显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7.6%和21.3%,二者之和接近80%。

  而自2005年起的各项数据表明,碳酸饮料的市场增长逐年放缓已成历史大势。可口可乐在通过自主发展(美汁源)和收购汇源,又在非碳酸战场占据了有利位置。汇源曾经预测,到2012年,果蔬汁饮料增长将快过碳酸饮料。

  在低浓度果汁市场,可口可乐则凭借美汁源处于领先地位;而在“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这两个细分领域,根据AC尼尔森的报告,截至2007年底汇源分别占据了42.6%和39.6%。其对手是凭借2002年推出的“鲜橙多”而迅速崛起的统一。在这个新兴领域,竞争远比传统的碳酸业务来得更激烈、更血腥。

  可口可乐公司先后推出美汁源及茶饮料;百事可乐耗资2.5亿元,兴建了亚洲最大的非碳酸饮料生产基地;康师傅也与日本伊藤忠结盟。而以娃哈哈、农夫山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在积极开拓这方面市场。

  无论是碳酸饮料还是非碳酸饮料,一个不可忽略的共同点在于,占据前三位的几乎都是跨国巨头,而且市场出现寡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和统一四大家族对本土饮料企业形成十面埋伏之势——

  康师傅和统一率先进入茶饮料领域,历经几番大战后战略卡位已基本完成。统一、康师傅仍然占据龙头地位,连同麒麟、三得利、雀巢等品牌,控制了国内茶饮料市场的绝大份额。

  在瓶装饮用水市场,目前仍算本土品牌的“后院”。娃哈哈居首、农夫山泉、怡宝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乐百氏第四。但娃哈哈和乐百氏背后却是另一个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举足轻重的外资公司——法国达能。它的版图中,包括了乐百氏、益力、梅林正广和曾经的汇源。

  可口可乐以15.5%的销售量份额,仅次于达能。而此次收购汇源倘若成功,两家公司的地位无疑将发生变化。

  事实上,若以销售额计,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为12.4%,远超达能的8.8%。

  在汇源进入可口可乐版图之后,本土饮料企业已经为数不多,有实力者更是寥寥。成功者诸如娃哈哈、农夫山泉、露露、王老吉等企业。

  面对外资的凶猛侵蚀,本土企业退守细分特色领域、深耕区域市场,已成未来两三年内的行业大趋势。

  不过,汇源的出售则表明了本土饮料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目前的尴尬。诸如汇源这样以单品牌、单品种销售为主的企业,相比多品牌的饮料公司,其在渠道方面的成本压力相对大得多,随着未来竞争的激烈,生存将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而在区域市场方面,几年前还“高高在上”主打一线城市的跨国巨头们,如今已开始深耕国内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2005年,可口可乐便高调宣布,将凭借在全国超过600个的营业所(即销售办事处),在农村市场大展拳脚。

  而放眼2001年以来的果汁细分市场,一个值得欣慰的现象是,面对汇源、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的挥师直入,各大地方品牌同样表现不俗:北京的富迪、华贝康橙、华旗、摩奇、百分百、华邦、绿之源、圆之梦、天桃等;上海的波蜜、尚品珍、佳得乐、橙宝、百变果仙、麒麟、红宝、利宾纳、伊司顿、光阳等;广州的晨光、利宾纳、果汁先生、鹰金钱、百佳等;其势力在地方之强大,甚至逼得全国性大品牌在当地无从下口。

  目前,一方面中国的果汁市场距离世界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尚无任何两三个强势品牌可以占领此市场的70%~80%。同时近两年凉茶饮料的异军突起,也极大地冲刷着整个饮料市场的格局。

  一个较少引发关注的细分市场出现在豆奶领域。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维维股份是本土饮料企业在细分特色领域横刀跃马的另一典型。

  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的消息刚一发布,维维股份迅速涨停。有统计数据显示,维维股份成交额扩大到近468万股,涨停价上的等待买盘更高达近1155万股。

  与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等业务不同,豆奶领域尚没有外资大规模进入。有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与豆奶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有关。

  据维维股份2008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豆奶粉和乳制品销售额分别为5.6亿元和5.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2%、10.78%。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15年中国市场豆制品人均消费将以约6%的速度增长,而果汁等饮料每年增幅则超过两位数。

  当今果汁领域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下游产品的竞争,而更多的聚焦在诸如果园基地及深加工等上游领域。中国果汁行业的竞争已经升级,竞争的焦点正由下游生产环节向上游原料供应环节转移。对于源头的控制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要素。

  如今果汁下游业务竞争已异常激烈、血腥,跨国公司的优势逐步显现。仅凭一款“美汁源”果粒橙,可口可乐便攻下了中国果汁市场9.7%的市场份额,步步紧逼市场占有率10.3%的老大汇源。与此同时,在果汁产业的上游——原料领域,跨国公司目前还未有开始渗入。

  我国是世界上水果产量最大的国家,品种也最为丰富,但有2亿吨水果没有得到好的工业加工,目前整个工业加工比例不到8%。因此上游的深加工领域市场空间非常巨大,这难保不是被外资不断围追堵截的本土饮料企业们的突围之道。

  目前汇源果汁的上游业务已遍布全国各地。资料显示,2006年开始,汇源就已经把建设上游水果基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国布局。该布局从源头抓起,围绕水果基地的建设,逐步推进市场开发。与此同时,汇源集团还在全国拥有300多万亩的优质水果基地,其原料和生产基地已布局吉林、北京、山东、河北、湖北、新疆等十几个省市和自治区。

沦陷的民族品牌:

  2000年3月,达能一举收购当时如日中天的乐百氏92%的股权;

  2001年初市场份额高达70%的旭日升销售开始出现问题。如今,旭日升已经基本退出饮料市场。达能这一年参股光明,后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2002年健力宝改制,随后历经一连串股权与资金乱象。2005年,元气大伤的健力宝最终落入统一的手中;

  2004年达能收购“全国桶装水市场老大”梅林正广50%股份;

  2006年7月达能成为汇源第二大股东。通过控股或参股国内品牌企业,达能渐成国内软饮料市场的巨头。

  ……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