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陕西奶业的全面探讨

核心提示:30年来,陕西省奶业经历了发展起步、快速增长和调整巩固三个阶段,目前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乳制品加工生产规模、城乡乳制品消费数量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陕西省奶业经历了发展起步、快速增长和调整巩固三个阶段,目前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乳制品加工生产规模、城乡乳制品消费数量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奶业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产业。这与党和政府为发展奶业制定的优惠政策分不开,与各级政府和大家的艰苦努力分不开。以下谈谈我省奶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陕西省奶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2007年,全省奶牛存栏数46.8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5.8%;奶类总产达到180.3万吨,比上年增加14.5%,其中牛奶150万吨,比上年增长17%。奶牛养殖业总产值40.7亿元,农民人均奶牛收入123元。奶山羊是陕西奶业的另一个亮点,2007年底奶山羊存栏196.4万只,比上年增长11.7%,羊奶产量30.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和34%,年产羊奶粉6万吨,奶山羊数量、羊奶产量及羊奶粉产量均为全国第一。陕西拥有全国最大的羊奶资源,如何做好这道大菜,既是陕西羊乳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一个新的市场机遇。

  陕西省有乳品加工企业93家,年鲜奶加工能力300万吨,2007年液态奶产量74万吨,较2006年增长13.4%;奶粉34万吨,较去年增长78.8%;工业产值140亿元,较去年增长41.66%,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陕西乳业排名无论是奶牛头数还是奶类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西部排名第三位;奶粉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西部第一;液态奶产量全国排名第五位。陕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和奶产品加工基地。

  1.2规模养殖情况。据陕西省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资料统计,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规模牛场156家,存栏奶牛35742头。其中存栏200头以上的场子62家,存栏奶牛24924头,分别占规模奶牛场存栏的69.8%,占全省牛存栏的7.8%。我省现有奶牛小区315家,存栏牛48150头,占全省存栏牛的10.3%。其中,存栏200头以上的小区84家,存栏牛25734头,占小区总存栏的53.4%。全省牛场和小区总共存栏牛为83892头,占全省牛存栏的17.9%。全省饲养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6932家,存栏牛60783头,占全省牛存栏的13%。其中10头以上规模的小区1373家,存栏牛28241头,占全省牛存栏的6.0%,占专业户存栏的46.4%。以上奶牛场、小区和10头以上规模养殖专业户三项共存栏牛112133头,占全省牛存栏的23.9%。

  陕西省富平县奶山羊存栏26万只,居全国之首,鲜奶总产量5.8万多吨,加工奶粉5800吨,液态奶8000吨;优质莎能奶山羊5200只,配种站点800个,为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和集散地。富平县王寮镇双杨村奶山羊养殖户已发展到760户,其中存栏10只以上养殖大户190户,30只以上养殖大户17户。全村共养殖奶山羊6450只,建有现代化的奶山羊挤奶站、奶山羊配种站,成立了奶山羊合作社,建起了养殖业信息网。奶山羊产业年收入50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占到纯收入的一半。据统计,县内30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奶山羊产业总值已达3.5亿元,占畜牧总产值的40%,占农业总产值的26%。仅此一项,全县人均增收450元。

  陕西奶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太,在奶牛养殖比较集中的地方,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奶业。

  2、存在的问题

  2.1奶牛头数增长迅速,但奶牛单产提高缓慢。据2007年资料,我省奶牛存栏46.8万头,较2006年增加15.8%;2007年牛奶总产量150万吨,较2006年增长14.5%;但成母牛单产从2001年以来一直徘徊在4000千克左右。据2001年世界畜牧生产统计资料,全世界平均水平是5500千克,我国为4800千克。以色列是全世界奶牛单产最高的国家,平均单产10093千克,其次是美国、加拿大、丹麦,分别为9064、8226和7516千克。

  2.2原料奶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不严,影响了原料奶的质量。鲜奶生产、收购和监管环节没有很好地协调监管起来,企业和奶站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对政府部门监管造成较大困难,原料奶究竟由那部门管分工不明确,农业部门认为是食品部门的事,食品部门认为原料不归他们管,造成了原料奶谁都想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出现了管理的盲点,结果掺杂使假现象不断出现(杨凌假奶时间),既影响了原料奶卫生指标,又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给饮用者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到位,不少奶站和奶牛场的原料奶中体细胞数(60万个/ml),含菌量(30-50CFU/ml)均达不到特级和一级奶的标准。多数牛奶的含脂率达不到3.5%,乳蛋白率达不到2.9%。不少奶牛由于在治疗疾病时使用抗菌素和性激素,也导致这些药物的超标。

  2.3缺乏强有力的育种工作的长效机制,奶牛育种体系不健全。未建立全省奶牛档案,未开展全省范围的奶牛群改良工作(即DHI),未建立全省奶牛核心群和良种公牛选育体系,严重影响了牛群品质和奶牛单产的提高。

  2.4粗饲料种类单一,质量较差。由于地方上没有很好落实三元种植结构,通过推广粮草轮作,落实农牧结合,以牧促农,发展良性可持续农业,建立稳定的粗饲料基地。结果粗饲料匮乏,特别是优质青干草、多汁饲料缺乏,多数地区粗饲料仅限于玉米秸和麦秸。许多奶牛小区没有建立长期的玉米带穗青贮生产制度,即使有也是光杆青贮,也不够长年使用,常常是是有啥喂啥。甚至有些规模场子也只搞无穗青贮,致使奶牛的基本营养需要从粗饲料得不到满足,营养的不足只有靠多增加精料来补充,因而高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全省带穗青贮全省不足40%,光杆青贮不足60%。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粗饲料的作用非常重要,否则过多的饲喂精料易形成瘤胃酸中毒、酮病、真胃位移等疾病,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医药成本,而且降低了奶的质量,减少了奶牛的使用年限。

  2.5规模化养牛程度较低,因而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技术普及率低,卫生状况堪忧。小区和专业村都是一家一户养牛,所以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正确选址、合理布局。有的小区建设地点离居民点、干线公路、屠宰场、河流、水源、化工厂其它养殖场较近,大多数小区和专业村都未设置专用储粪场地,缺乏粪污处理设施和沼气利用设施,未设置专用青贮窖区。区内净、污道不分,粪便乱堆乱放,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降低,影响了牛奶生产的无害化环境,特别是人畜混居情况严重,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目前来自散养农户的奶源占到陕西省奶源的60%以上,平均每户饲养奶牛的数量为5头,这对奶牛饲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制约。发展规模化养殖应该是今后的方向,这对于推广标准化,实现良种化具有现实意义,对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控制环境污染、预防疾病都有重要作用。

  奶源是整个乳制品生产的基础,乳制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奶源质量的制约,即使你的乳品加工设备再先进,但奶源细菌数超标、掺杂使假严重,你仍然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乳制品,所以建设好奶源基地,发展规模化养殖,是当前的奶业发展重点,是乳制品安全所必须重点强调的。我省的规模化程度还不高,规模牛场、小区和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加起来,存栏牛占全省存栏牛的23.9%。

  2.6奶牛发病率高,养牛效益低下,有的甚至赔钱。由于养殖户规范化、标准化养牛意识淡薄,往往造成奶牛发病率高。乳房炎、繁殖病、消化道等疾病高居不下。据调查,由于配种不规范,产后消毒不严、处理不当,母牛繁殖病发病率在20%;由于挤奶不规范,常损伤乳房,乳房炎发病率在30%以上。造成了医药费用、配种费用加大,奶牛空怀期延长,牛奶中细菌含量、体细胞含量增加,牛奶质量下降,养牛效益降低。

  在正常情况下,牛奶收购价按2.2—2.6元/kg计算,一头普通水平(5000千克左右/年)的产奶牛,年收入1000元左右。如果不进行科学饲养,不控制饲养成本,即使产奶量达到20kg/头/日,也仍然造成亏损。

  2.7原料奶收购秩序混乱,对奶站缺乏监管。奶站是上联企业,下联奶农的重要纽带,既方便了广大奶农,也给企业解决了规模奶源问题,降低了企业收奶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料奶的质量。目前,我国奶站没有具体的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以及监管部门,奶站的建设基本上没有门槛,什么人都可以建奶站,没有任何审批监管。已经建成的奶站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在某些地区奶贩子横行,成了独占垄断一方奶源的奶霸,他们对下克扣奶农,对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在奶源紧张时,加工企业不愿得罪握有一定数量奶源的“大客户”,选择了降低收奶标准,甚至对掺杂使假视而不见,纵容了部分不法奶贩子更加肆无忌惮地掺杂造假。

  2.8缺乏第三方检测和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我国原料奶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乳品加工企业手中,奶农没有决定自己产品的话语权,利益的竞争常使奶农感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每年奶源相对过剩的3—8月份,也是牛奶价格最低、拒收率最高、问题牛奶最多的季节,尤其夏季,牛奶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普遍低于冬季,为了使乳蛋白率达标,获得较好的收入,在原料奶中加入尿素、米汤(甚至三聚氰胺)一类提高乳表观蛋白率的物质是不法分子常用的伎俩。

  在奶量和质量的公平性上,往往是企业说了算,尽管有企业与奶农签订的合同,但在利益分配面前,由于没有约束机制,合同的作用微乎其微,产业链的结合度十分脆弱,漏洞巨大,迫切需要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只有建立了第三方检测,牛奶的营养指标由第三方给乳品企业,乳品企业根据第三方提供的原料奶营养指标支付奶农奶钱,才能保证原料乳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弱化奶农与加工企业的利益争夺矛盾,保证乳业健康发展。

  2.9缺乏先进的原料奶收购标准,许多指标过时、落后,缺乏新增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目前原料奶收购新标准还没有出台,沿用的是1986年颁布的旧标准。旧标准乳蛋白率指标偏低,细菌数指标偏高,缺乏体细胞数指标,与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家应根据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出现的问题,修订很多类似三聚氰胺原来没有考虑到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验标准。

  旧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虽然规定了牛奶的合格指标与不合格指标,由于指标过时落后,随着乳业快速发展,乳品企业已发展出各自的原料奶计价体系,各企业的计价体系均不相同,标准指标也各不相同,奶农在原料奶计价体系上没有发言权。
  
  3、今后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尽快建立陕西省奶牛良种登记制度,加快开展奶牛育种步伐。奶业发达的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良种奶牛的育种工作抓得很紧,一般在协会育种组织的指导下,实施良种登记,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培育优秀种公牛,通过推广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和标准化的饲养体系,大幅度提高奶牛单产,使得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奶牛的总存栏头数比上世纪下降了10%,但产奶量却提高了10%,乳脂率、乳蛋白率都不同程度获得了提高。其原因就在于多年开展育种工作的结果,奶牛单产由8000多公斤上升到9000多公斤。既节约了能源、资源、人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缓解了粮食压力。

  3.2促进养殖业不断向适度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奶源组织的创新。发达国家奶牛场基本上每十年奶农减少一半,而奶牛场奶牛头数和单产都有显著增加,从而保持奶产量的基本稳定和适当增加。我国牛奶产量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方式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已经难以为继,副业型、超小饲养规模的奶牛饲养业已经无法生存,必须走适度规模的专业化、半专业化饲养,才能保持其生存能力。奶户的饲养规模要扩大,专业化水平要逐步提高,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当前奶牛饲养业存在的技术管理水平低、单产低、质量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奶农通过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可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其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发展方向。

  陕西省的奶源生产基本上包括如下几种生产组织方式:散户、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奶牛小区、规模牧场、奶牛合作社及其他生产组织方式。目前牛奶生产组织方式基本上是以散户为主,奶牛小区和规模牧场较少。

  奶源生产组织创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该是:以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家庭牧场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小区的孵化,实现小奶户的升级换代,将小规模奶户逐步过渡到规模家庭牧场,实现大群体小规模向适度群体适度规模的转变,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牧场和奶牛合作社,建设部分现代化示范牧场,逐步形成以规模家庭牧场为主体、大中小牧场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

  3.3乳企既要注重产品研发,更要注重质量安全。在奶业发达国家,原料奶主要用于生产液体奶、奶酪和黄油等制品,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不仅大类产品齐全,每一类中还有很多小类,小类中的各种配方或花色也十分众多。如干酪就有18种类型400多个品种。其他的如乳清浓缩蛋白、乳清分离蛋白、浓缩乳蛋白、酪蛋白等产品,国内很少见。目前国内外对乳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普遍提高,也成为乳企竞争力的关键,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往往以企业市场份额的丢失,效益显著下降为代价(光明的回奶事件),严重者则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三鹿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我省整个乳品供应链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和销售更加丰富、优质和安全的乳品,跟踪和引导消费潮流,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严禁企业只注重打品牌、扩市场、盲目竞争,而忽视产品质量,继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倾向。

  3.4不断提升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实现奶牛饲养现代化。在市场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奶业必然要走现代奶业的道路,否则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出路。因此在继承传统奶牛业饲养管理技术精华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现代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实现奶牛饲养技术的升级是必然趋势。
目前规模牧场的饲养管理水平较高,但散养户的问题较多,一是配种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选种选配的目的,影响了后代生产性能的提高。配种操作不规范,加上营养、疫病问题,受胎率较低。二是精、青、粗饲料使用不合理,优质青粗饲料严重缺乏,造成营养不良、不均衡,影响奶质、奶牛健康、造成代谢疾病,降低牛奶产量和质量。三是奶牛饲养的设施条件十分简陋,不能满足奶牛保健和生产优质牛奶的需要。较低的饲养管理水平必然导致较低的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单产低、产奶期短、疫病多、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奶牛饲养管理的技术升级主要是推广优质、高产青贮,增加优质粗饲料的种植;改善奶牛的设施环境;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开展饲草料的分析化验,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无害化;加强养殖户的科技指导,积极培育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牛奶品质。

  3.5加强防范产业风险意识,保障乳业的产业安全。从目前乳业发展看,未来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变迁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内外同行业竞争更加剧烈,乳业内部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和严重,使全国乳业发展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寻求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应急对策,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就会形成累积因果效应,随时可能引发产业危机。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3.5.1奶牛头数剧烈波动的风险。由于乳业产业链上各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引发的巨大风险。奶户和加工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协调,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由此引发了很多矛盾。小规模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进入和退出奶业经营的相对容易。一旦发生短期的利益波动,就会影响奶户的饲养积极性,奶户就会退出,造成奶牛头数的大上大下,这种波动首先会造成奶户的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原料奶的波动,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这种风险已经很大。

  3.5.2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我国牛奶在安全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和风险,特别是在原料奶环节。而一起恶性的乳业食品安全事故,尤其是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事故,就可能使这个企业破产,使整个乳品行业受到重创(如三鹿奶粉事件)。

  3.5.3大规模爆发奶牛疫病的风险。奶牛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后,发生疫病的风险就更大。目前奶牛疫病防治的漏洞还很多,爆发大规模奶牛疫病的风险在增加。奶牛疫病的危害非常大,一是降低牛奶品质和产量;二是发生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三是增加成本,减少收入;四是形成疫区后扑灭屠宰造成的损失。这一风险始终对乳品行业进行着挑战。

  3.5.4产品市场国际化的风险。国际乳品市场会对国内乳制品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就加大了我国乳业的市场风险。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在与世界主要乳制品的出口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乳品关税税率还需要进一步下调,甚至实行零关税,再加上国外大型乳品企业在华投资力度加大,开放乳品市场使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着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

  3.6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目前我国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原料奶生产者的关系主要有“公司 奶农”,“公司 奶站 奶农”,“公司 奶牛合作社”奶牛(奶农)合作社,“公司 小区 奶农”、“公司 规模牧场”等形式,从公司与奶户联系得紧密程度看,上述各种形式与公司的关系依次越来越密切。
但由于分散的小规模奶户仍然是牛奶生产主体,因此在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双方的竞争中,乳品质量和安全往往成为牺牲品,使得利益联结机制成为乳业产业化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因此,要加强在资本联结、服务联结、契约联结等方面的工作。
  在资本联结方面主要包括:公司全资或参股建立现代化示范牧场。公司参股规模牧场建设。公司参股建设奶牛小区。公司资助牧场或小区建设。奶户参股加工企业。

  在服务联结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推广、鲜奶收贮等支持与服务体系。改良草场,调整种植业结构,生产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牛奶品质。发展“规模饲养、集中挤奶、统一服务”的生产模式。

  在契约连接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企业与农户通过契约机制以及股份合作机制等方式,加强利益联系。支持建立奶农合作组织,加强奶农合作组织与加工企业紧密联系。

  3.7支持乳业科技创新,转变乳业增长方式。要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发挥企业、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械的综合优势,围绕乳业发展中的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技术进行协作攻关,突出重点,把实现传统适用技术的普及和现代高技术转化摆在优先位置,合理部署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工作,为乳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要注意应用奶牛育种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标记育种、性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育高产奶牛良种群体,提高奶牛的良种覆盖率。要加强乳制品新产品的研发,支持乳制品品种向多元化、功能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提高乳制品附加值。加强高新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促进整个乳品生产加工设备与加工工艺技术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加强乳制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乳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特别是原料奶和终端产品的监控,始终把提高乳品质量放在首位。逐渐将单纯的数量型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效益型增长上转变。

  3.8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强化产业带动能力。在整个乳业产业链中,龙头企业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直接影响着乳品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企业寻找生产工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完善工艺流程和强化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支持企业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支持和鼓励研发新产品,利用新产品开拓市场,从根本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3.9规范乳业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由于近几年我国乳业市场竞争激烈,从奶源竞争到乳品价格竞争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无序竞争现象,致使乳业市场竞争秩序十分混乱,需要通过立法、建制、完善标准体系,推进行业自律等各种措施,规范乳业市场,维护公平竞争,确保良性发展。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液态奶市场不良竞争行为的监管,及时查处及重典整治个别企业的虚假宣传和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对严重欺骗消费行为者、不诚实守信的坑农者、采用不公平行为的恶性竞争者、伪劣产品生产制造者,应进行重罚、媒体暴光等。要禁止加工企业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限收压价,切实维护奶农的合法权益。对乳业重点龙头企业,要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对于不为奶农着想、损害奶农利益的加工企业,政府出面限期改正。
  二是要完善各种标准体系。加强行业标准的修订,推进乳业制度化管理。要组织业内专家,并吸收业内龙头企业参与,对所有涉及乳业的法规、规程、标准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疏理,该整合的整合,该修订的修订,该作废的作废,新制定的就从新制定,务求使我国的涉及乳业发展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不重叠、不矛盾、可操作和易执行。逐渐将我国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对接。

  三是要加强产品标识制度。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对其他液态奶也要实行明确标识。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和液态奶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建立液态奶定期监督检查制度。严厉查处利用还原奶冒充鲜奶销售的欺骗消费者行为。

  四是要建立健全全省检测、监督体系及制度。要研究、建立全面配套的具有溯源、监测、预警、关键点控制的评估方法和监控技术及系统,研究开发用于乳品安全监管的快捷、准确、便携的检测技术和仪器等整套技术支撑体系。为保护奶农利益,要在完善原料奶质量标准体系,抓紧按照生鲜乳品卫生标准修订原料奶收购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原料奶更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原料奶质量检测体系,为实行优质优价的区别定价制度创造条件。

  五是要规范中介组织,推进行业自律。要改革目前一些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官办半官办的性质,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监督自律等职能。引导各地区建立奶牛生产合作社、奶业生产者协会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不断地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利益机制,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和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面包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规模稳增长 下游零售及餐饮为主要销售渠道

我国面包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规模稳增长 下游零售及餐饮为主要销售渠道

近几年我国面包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虽然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面包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面包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面包市场规模从379亿元增长到了460.7亿元。

2024年05月04日
我国人造奶油行业:产需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主要由国外先进企业垄断

我国人造奶油行业:产需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主要由国外先进企业垄断

近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114.85亿元左右。

2024年04月30日
我国奶油产业链分析:上游牛奶产量稳步提高 下游需求持续扩张

我国奶油产业链分析:上游牛奶产量稳步提高 下游需求持续扩张

牛奶作为生产奶油的主要材料,近几年得益于规模化养殖方式的普及以及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牛奶产量稳步提高。尤其是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6.7%,总产量达到了4197万吨,相比2018年提升超1000万吨,且是首次突破4000万吨。

2024年04月30日
我国牛奶行业:供需结构尚不平衡 消费市场培育不足导致奶源过剩

我国牛奶行业:供需结构尚不平衡 消费市场培育不足导致奶源过剩

估计2023年我国奶牛数量将达到660万头,同比增长3.1%。另外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布局比较分散,每个省都有奶牛养殖,但省际间的奶牛存栏数量相差较大。如2017年内蒙古奶牛存栏量为235.8万头,海南仅为0.1万头。

2024年04月29日
我国米粉行业:刚需性强且消费基础庞大 市场规模不断上涨 细分赛道持续挖掘

我国米粉行业:刚需性强且消费基础庞大 市场规模不断上涨 细分赛道持续挖掘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米粉的市场规模约为1097亿元,同比增长25.9%。估计2022年我国米粉市场规模将在1324亿元左右。目前随着米粉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米粉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4年04月29日
我国枸杞行业生产格局已演变为“四强并进” 产品附加值正不断提升

我国枸杞行业生产格局已演变为“四强并进” 产品附加值正不断提升

我国枸杞主产区分布格局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强”并进格局。2021年,这四个地区枸杞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2024年04月25日
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成熟

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现状分析:产量进一步提升 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成熟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CR5达80%,其中山东天力药业占比最高,达37.8%,主要产品为山梨糖醇与甘露醇等;罗盖特(中国)以14.25%位居第二,其主要产品为山梨醇、麦芽糖醇(液体)等;

2024年04月25日
益生菌市场或迎来“扩容+替代”双重机遇 提高自研能力和规范市场是关键

益生菌市场或迎来“扩容+替代”双重机遇 提高自研能力和规范市场是关键

2022年微康、润盈生物、科拓生物、蔚蓝生物等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20%,随着益生菌研发加快,未来国内益生菌厂商市场份额将有所提升并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2024年04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