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食品加工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2016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624万吨,比上年减少520万吨,下降0.8%,仍是历史第二高产年。其中,夏粮产量13920万吨,下降1.2%;早稻产量3278万吨,下降2.7%;秋粮产量44426万吨,下降0.6%。棉花产量534万吨,下降4.6%。油料产量3613万吨,增长2.2%。蔬菜产量80005万吨,增长1.9%。水果产量28319万吨,增长3.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64万吨,比上年下降1.1%。其中,猪肉产量5299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71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59万吨,增长4.2%;禽肉产量1888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3095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3602万吨,下降4.1%。
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
不过,处于粮食主产区的13个省份并非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供给有余。自足之外尚有余的仅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5个省份,剩下8个主产省份趋于仅能实现自身平衡。
粮食外调的最主要省份是黑龙江和吉林,内蒙古的粮食生产正在崛起,河南的粮食大省地位则在下降。
缺粮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份。根据统计,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成为最缺粮的8个省份,其中又以上海为最,其自给率不到13%,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的其他省份,大多数也是供求失衡,需求比重大于、甚至远大于产出比重。
三、食品加工行业中游市场发展现状
2016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583.6亿元,同比增长8.4%。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48亿元,同比增长19.5%。1—8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274.2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1961.0亿元,同比增长9.9%。
食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784.5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润总额1238.6亿元,同比增长12.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711.8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116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16年1—8月,全国罐头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0.62%,其中8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6.41%;全国乳制品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9.76%,其中8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7.13%;全国方便面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3.57%,其中8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75%。
全国糖果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58%,其中8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58%;全国成品糖行业累计产量同比增长-6.49%,其中8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42.89%。
数据显示,2016年1—6月全国食品行业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6.35%。比重主要集中在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古巴等地区。其中,由新西兰累计进口额占34.02%,同比增长4.93%;巴西累计进口额占7.52%,同比增长-39.04%。
澳大利亚累计进口额占5.85%,同比增长44.29%;美国累计进口额占5%,同比增长-18.6%;法国累计进口额占4.8%,同比增长44.95%;德国累计进口额占4.64%,同比增长19.97%;韩国累计进口额占4.25%,同比增长11.99%。
其中,方便食品行业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24.32%。比重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韩国、意大利、我国香港、日本、泰国、新加坡、希腊、土耳其、西班牙等地区。其中,我国台湾累计进口额占23.32%,同比增长8.93%;韩国累计进口额占22.73%,同比增长52.49%;意大利累计进口额占16.34%,同比增长16.86%;香港累计进口额占10.87%,同比增长21.44%;日本累计进口额占5.39%,同比增长147.75%;泰国累计进口额占5.02%,同比增长27.84%。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1—7月,全国食品行业完成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2.91%。其中,调味品、发酵品累计出口额占34.31%,同比增长-2.63%;罐头累计出口额占32.59%,同比增长-7.23%;糖果、蜜饯累计出口额占11.83%,同比增长2.42%;方便食品累计出口额占9.44%,同比增长0.64%。
焙烘糕饼及谷物膨化、烘炒食品累计出口额占6.02%,同比增长1.55%;可可制品累计出口额占4.16%,同比增长-11.85%;糖累计出口额占1.15%,同比增长141.38%;乳品累计出口额占0.49%,同比增长-12.9%。
分月看,2016年1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5.62%;2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5.96%;3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5.99%;4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7.59%;5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83%;6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5.96%;7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0.68%。
2016年1—7月,全国罐头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7.23%。其中,1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4.69%;2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27.17%;3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6.53%;4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4.8%;5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3.21%;6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2.53%;7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9.13%。2016年1—7月,全国调味品、发酵品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2.63%。其中,1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3.25%;2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0.57%;3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7.73%;4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2.6%;5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3.58%;6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2.71%;7月份完成出口额同比增长-14.27%。
四、食品加工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1、商超
2016年,超市保持4%左右增长,毛利率创历史新高。2016上半年超市收入同比增长4.5%,增速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2016年二季度超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增速环比下降3.4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受电商加速布局商超O2O及电商物流效率持续提升等因素影响,实体超市企业分流压力日益加大致收入增速持续下滑。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品加工净水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6上半年超市行业毛利率为21.28%,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持续创历史新高。一方面部分商超企业开始联合采购,叠加网点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势慢慢显现;另一方面,部分超市龙头企业率先加大直采比例,优化产品结构同时,成本降低且提高了盈利空间。2016Q2超市业毛利率为21.57%,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2个百分点。


自2010 年开始,超市行业费用增速持续超过收入端增速,2016H1 超市行业费用同比增长5.87%,增速同比下降6.64 个百分点;2016H1 超市行业费用率为19.00%,同比提升0.25 个百分点。2016Q2 超市行业费用率为20.43%,同比提升0.11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58 个百分点。


从费用明细结构来看,2016 年上半年超市费用中人工费用占比43.08%,租赁费用占比21.86%,折旧及摊销费用占比11.84%,水电费占比7.04%,其中2016H1 租赁费用、折旧摊销费用占比均出现下滑。2016H1 超市行业人工费用率为8.40%,同比提升0.5 个百分点,2015H1 人工费用率为7.90%,同比提升0.53 个百分点,即2016H1 人工费用率上浮幅度有所放缓;2016H1租赁费用率为4.37%,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2015H1 租赁费用率为4.66%,同比提升0.4 个百分点。
2016 年上半年各项费用增速均同比放缓。2016H1 人工及租赁费用同比分别增长5.41% 和2.77%,增速同比分别下降9.91 和8.91 个百分点,其中租赁费用增速连续3 年同比放缓。
从具体企业来看,百货行业大部分企业租金费用、折旧摊销费用增速放缓,人工费用增速加快;超市行业大部分企业人工费用、租金费用、折旧摊销费增速均有所放缓。


2、餐饮
经历过2015年全年强势回暖之后,进入2016年,餐饮市场发展速度减缓并趋于稳定。2016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19567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4967亿元,同比增长6.5%,较去年同期下跌0.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差距比2015年底略微收窄至0.9个百分点。
纵观上半年,整个消费市场与餐饮市场均呈现相对平稳的发展走势,虽然餐饮业高速发展优势有所减弱,不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内。

全国餐饮市场缓中趋稳,只有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吉林省、重庆市等地发展增速仍保持较高的幅度不断提升,而大部分地区则从上年迅速回暖态势逐渐降温转向稳定发展。
受经济形势下行以及部分地区政策连锁反映的影响,再加上本身餐饮产业规模庞大,一些传统餐饮产业大省区餐饮市场发展步伐都初显放缓迹象,进入稳增长阶段。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四川省同比增速上涨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增速甚至低于去年同期。
相比之下,尽管增幅同比有所下跌,但是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等地区餐饮市场依然以较快速度领跑,反映出“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地方政策的激励为餐饮服务业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陕西省餐饮企业抱团在山西临汾建立了一条陕西特色美食商业街区“陕西村”,不失为区域餐饮输出的一种新模式新尝试。而且,互联网模式也在中西部餐饮市场深入推广且飞速发展,2016年1-5月青海省利用互联网实现的限上餐饮收入同比猛增113.8%。
此外,在当地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部分省区餐饮市场发展活跃。云南省一直致力于弘扬当地民族餐饮文化、推动滇菜品牌走向全国,2015年12月云南省政府发布《“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力争在五年内,全省餐饮业总收入达2000亿元以上;山西省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将餐饮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6年上半年山西省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结束了自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增速持续下跌的颓势;为了进一步加快川菜产业发展,2016年6月成都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成都市川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行诸多扶持奖励政策,有利于振兴川菜、弘扬成都丰富的美食文化,争取到2020年,成都市餐饮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



当前餐饮消费需求日益追求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政策方针指导下,餐饮业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尝试调整,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
大众化餐饮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特色餐饮、休闲餐饮、农家乐、度假旅游等新兴业态极具市场需求空间,发展潜力无限。多元化多品牌积极拓展市场,“小而精”门店深受欢迎,大董的平民副品牌“小大董”进入复制阶段,大董鸭汉堡又开第二家门店,占地仅60平米。不断探索提高餐饮企业信息化水平,人人湘已拆分为人人湘餐饮企业和餐饮服务商两家独立运作的公司,此家餐饮服务商将专注于推广人人湘所采用的智能系统和快餐厅整体解决方案,研究通过标准化生产未来使人人湘成为“四无餐厅”(即:无收银员、无服务员、无采购员、无厨师);跨界合作也纷纷出现,多种主题文化、多种消费体验相结合共同发展。除了在管理机制、经营思路、营销宣传等方面进行改进创新,品牌餐饮企业积极备战,餐饮门店转型升级也被提上日程。呷哺呷哺首批升级店面终亮相,囊括文艺小清新、小资轻奢华、极简工业风、现代中国禅4种风格,且品牌logo、产品种类、顾客体验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真功夫也不甘落后,随后发布了品牌新战略,宣布推出更符合年轻人消费特性的自选模式餐厅,并首次拿出三家门店进行收益权众筹。此次品牌升级包括品牌价值理念与顾客就餐体验两大方面,初步计划今年要在全国开出约50家升级体验店。两大快餐品牌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在提供安心美味的食品前提下,在快餐竞争愈加残酷的环境中开始新尝试。
目前,餐饮行业已找准转型发展方向。不过,餐饮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逐渐陷入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新困境。餐饮企业仍需密切关注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市场革新,尤其是强势崛起的女性消费、中产消费、节日消费等重要力量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还应看到阻碍餐饮消费升级和餐饮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团餐市场化发展程度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开放高校、民航、铁路等市场。当前,社区餐饮、老年餐饮发展境地略显尴尬,目标消费群体具有需求碎片化、多样化的特点,要求精准式服务,且人数众多并不断增长、消费周期较长。破除机制障碍愈发重要,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从而促进餐饮行业科学有序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