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生产市场现状及助推因素浅析

        导读: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生产市场现状及助推因素浅析,安丘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全市共有潍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3家,其中安丘市外贸食品有限公司为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传统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在组织上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在对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调农业产业化的结果,即把农业产业化归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列”,或归结为一种模式,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本地资源,对农产品实行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的模式”。另一种观点强调的是过程,有的观点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用一系列动词和一系列的“化”具体演示这个过程。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链为主线、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具有综合特征的产业系统。

        中国报告网在《中国生姜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中显示,安丘生姜产量居山东之首,而安丘生姜既是山东区域特色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安丘生姜的销售渠道窄,品牌意识差,农民运用科学技术差等是制约安丘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推进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安丘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安丘农业的发展既具有政策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一)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整体发展现状

        安丘生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万亩,年总产达80万吨,产值3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其中5万亩生姜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安丘生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就下图1分析可知:在2012年山东省内的主要生姜产地中,安丘市与莱芜市的生姜生产最具规模且远超过龙口、平度、临沂、青州等市。虽然安丘市和莱芜市的生姜生产规模大体一致,但是安丘市的生姜年产量却高于莱芜市近3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二)标准示范区模式促进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发展

        地区产业有明显的区别,不同的地区主产不同的特色农作物。全市已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85万亩,其中山东安丘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占了近四分之一,安丘生姜是典型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种植采用了黑膜覆盖、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测土地配方施肥等十多项农业新技术,2000年安丘市正式获得“国家级生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合格证书。

(三)加工企业带动安丘生姜积极发展

        安丘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全市共有潍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3家,其中安丘市外贸食品有限公司为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现有安丘市姜蒜批发市场、安丘市源清田食品有限公司、潍坊裕田食品有限公司、新安街道葱姜生产基地等主要生产加工生姜的基地及龙头企业。生姜产成品除在我国南方、东北等地的大中城市销售外,还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态势良好。

(四)价格保护对山东安丘生姜产业化的推动

        山东安丘生姜是经过长期栽培和选育的地方特色产品,龙头企业加工过程更加标准化,通过质量检测,确保姜农们的经济效益,提高姜农们的收入。就图2分析得知,在2012年里,安丘生姜在批发价格的总体走势同全国生姜批发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都高于同一时期全国批发价格0.2元左右。说明在全国生姜批发价格走势下滑的情况下,基地示范区的大姜仍可以获得收益。由于山东安丘大姜产业化的形成规模有限,牵动整体价格走势具有局限性。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五)山东安丘生姜销售渠道日益拓宽山东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的建立,使销售渠道更加多样化,从实体化的销售渠道到虚体化的网络销售模式。实体化的销售模式主要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型,其中大型批发市场、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等,由于龙头企业的规模效益,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实施,使销售物流成本降低。网络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平台更加拓宽种植户、小合作社、龙头企业的销售渠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