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自热火锅现状及前景分析:在方便食品中占比逐年增长 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潜力分析》显示,自热火锅是一种速食品,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锅、锅盖、外锅和发热包组成。其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内的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热量,从而使得上层食材锅内的食物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按照口味划分,自热火锅分为传统川渝口味和创新口味。

自热火锅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受益于“懒人经济”和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自热火锅市场持续火热,在方便食品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为59.7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8.2%;2020年,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为97.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3.2%。

2015-2020年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显示,我国自热火锅市场规模在方便食品总市场规模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0.06%增长至2020年的2.03%。

2015-2020年我国自热火锅市场规模占方便食品的比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年龄方面,我国自热火锅消费者主要为20-29岁人群,占比为46.6%。其次是30-39岁人群,占比为27.7%。

我国自热火锅消费者年龄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消费者性别方面,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女性消费者占比高于男性消费者,男女性占比分别为38.8%、61.2%。

我国自热火锅消费者性别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包括海底捞、小龙坎、德庄等传统火锅企业、自嗨锅、莫小仙等新兴品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闲零食企业。

我国自热火锅行业参与者分类

分类

特点

品牌

商品名称

克重

零售价格(京东价)

保质期

好评率

传统火锅企业

线下有基础、品牌是优势

海底捞

麻辣嫩牛肉自煮火锅

435g

33.9

10个月

99%

、小龙坎

经典牛油麻辣自煮火锅

418g

32.8

270

98%

、德庄

麻辣牛肉小火锅

422g

31.8

9个月

98%

新兴品牌

更会营销、更舍得砸钱

自嗨锅

川味麻辣烫自热火锅

300g

15.8

270

97%

莫小仙

麻辣方便速食懒人火锅

480g

17.8

10个月

97%

休闲零食企业

在渠道方面有优势

良品铺子

麻辣方便速食懒人火锅

390g

38.8

180

96%

、三只松鼠

速食小锅锅

350g

35.9

180

97%

、百草味

麻辣什蔬自热小火锅

350g

34.9

180

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自热火锅企业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从线上销售情况来看,我国自热火锅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数据显示,2020年6月,海底捞自热火锅淘宝销量占比较高,为13.1%。其次是自嗨锅和莫小仙,占比为11.3%、9.8%。

2020年6月我国自热火锅线上渠道(淘宝)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消费者消费过自热小火锅的比例达到66.0%,未消费过的比例达34%,其中有27.5%的潜在自热小火锅消费者考虑尝试自热小火锅,因此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21年我国自热火锅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