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香蕉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分析

  导读:国内香蕉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分析,染料、生物活性物质、发酵饲料等。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香蕉的加工能力仅为 10% 左右。在发达国家,香蕉的加工比例通常达到 60% 以上,其中巴西和美国的精加工达到 80%,而我国香蕉加工能力仅为 10% 左右。

  ( 一) 种植品种区域间差异性小。

  我国香蕉种植结构不合理,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主要体现为主产区内主要种植品种( 或“当家品种”) 趋同性高,缺乏可供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市场需要进行选择的品种,不时出现结构性过剩。

  ①当前我国香蕉种植面积最广的为巴西蕉、威廉斯和广东 2 号三个品种的香蕉,伴有少量的粉蕉和大蕉,致使我国香蕉收获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当年的11 月底至次年5 月底,7 ~10 月是中国香蕉市场上的空档,香蕉集中供市易诱发价格下跌,降低蕉农收益,同时造成香蕉市场偏离正常均衡状态。

  ( 二) 香蕉深加工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仅有个别小企业从事香蕉脆片的生产,而普遍存在品种单一、产量小、品质不稳定的现象。在香蕉产业化程度高的国家,香蕉加工产品丰富多样,如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香蕉加工品包括香蕉片、香蕉粉( 婴儿食品和保健食品) 、香蕉原浆、香蕉果汁、香蕉果酱、香蕉啤酒、香蕉淀粉等; 对香蕉资源( 茎、叶、花、皮)开发的产品有: 香蕉纤维、再生能源、染料、生物活性物质、发酵饲料等。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香蕉的加工能力仅为 10% 左右。在发达国家,香蕉的加工比例通常达到 60% 以上,其中巴西和美国的精加工达到 80%,而我国香蕉加工能力仅为 10% 左右。

  ②长期以来,我国香蕉基本上以生鲜销售为主,香蕉产业链只是单一的“播种—采摘—销售”,缺乏必要的、创造更多收益的深加工环节。

  ( 三) 存储与流通环节受限。

  香蕉属于易腐产品,本应加大对存储设施的投入建设,但多年来在“重生产轻销售”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我国香蕉主产区的香蕉存储设施如冷库、冷冻运输车等基本上处于量少、规模小的阶段。

  香蕉易腐的特点决定了建设存储设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不能在香蕉主产区内建立充足的存储设施,一方面不利于缓解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香蕉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无法维护蕉农的合法收益;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香蕉品质的保证,间接降低香蕉的市场竞争力,甚至不利于香蕉产业形成地区规模效应。总的来说,存储设施如冷藏库、冰冻室、低温运输车等对于香蕉产业的发展是基本的硬性要求,这也是相对于国外香蕉主产国来说,我国基础建设较为薄弱的地方。

  ( 四) 产业组织化发展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香蕉的产业组织化类型包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公司企业带动型、专业大户联合带动型和其他专业性的组织带动型等,③这些产业化组织在香蕉的产销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提高了所在地蕉农的经济收益,降低了香蕉盲目跟风种植带来的市场风险性。不过,我国目前香蕉组织虽然存在多种类型,但大部分由于资金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力等因素,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来明文规定,限制了自身规模的发展壮大,致使我国香蕉的产业组织化表现出规模普遍较小、组织内部协作性较差、组织间信息交流内容和范围较窄、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和组织职能发挥受限等不足,总体上处于非平稳的初级层面。

  ( 五) 品牌建设缺乏国际知名度。

  当前我国比较著名的香蕉品牌有广东的“高州香蕉”、“东莞香蕉”,广西浦北的“通天”、“健美乐”和隆安县的“碧水”、“福多”,海南乐东的“尖峰岭”、“耀正”、“大丰裕”以及福建的“天宝”等,但这些品牌的竞争力往往局限于所在产地,在国内大范围的同类产品市场上由于品牌影响力有限而呈现出“混战”局面,当前香蕉的品牌建设存在着品牌杂、小、弱,规模效益不明显,品牌差异化少,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等问题,①与世界知名的香蕉企业寡头如“金吉达”、“都乐”、“地盟”等所建立的全球知名香蕉品牌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另外,作为香蕉品牌建设的重要支撑———产品质量标准,我国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当前我国香蕉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 个等级构成,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部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着交叉、重复、内容不一致和空白的问题,再加上标准的技术水平总体相对偏低,我国香蕉产品质量标准中技术要求与指标都不同程度地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造成香蕉在出口时经常因质量标准不符合进口国制定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对香蕉品牌建设的对外推广和深度加强造成了不利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