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面对新政小厂家忙甩货 欲“卖身”寻出路 大品牌待行业洗牌 未来国产与进口奶粉将对决三四线市场

        导读:面对新政小厂家忙甩货 欲“卖身”寻出路  大品牌待行业洗牌  未来国产与进口奶粉将对决三四线市场。新政下近 80%国产品牌将被淘汰,小乳企开始陆续停产转产寻求出路,经销商普遍观望,愈发谨慎。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奶粉行业现状深度调查及十三五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新政下近 80%国产品牌将被淘汰,小乳企开始陆续停产转产寻求出路,经销商普遍观望,愈发谨慎。

        即将于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为乳企留有一个相当充裕的过渡期,但新政对于国产奶粉市场的影响已经初显。新京报记者最新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部分小乳企陆续停产或转产,甩货的同时期待“卖身”寻求出路;随着小企业促销力度的加大,整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包括贝因美、雅士利、合生元在内的国产奶粉大品牌业绩纷纷下滑;经销商、渠道商则对拿货持谨慎态度,浓厚的观望情绪也间接导致行业的不景气。据业内人士预测,新政正式落地后将有 80%的奶粉品牌被淘汰,以往扎堆三四线市场的定制产品将大幅减少。而随着进口奶粉的渠道下沉,国内外奶粉大品牌将迎来又一场对决,“虚高”的奶粉价格将逐渐回归理性。

        小厂家忙甩货 欲“卖身”寻出路

        刚刚结束河南市场考察的君乐宝奶粉部总经理刘森淼发现,过去在三四线地区扎堆的杂牌奶粉已经出现缺货、断货情况,“这意味着部分小厂家已开始减产或停产”。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此前在奶粉配方注册制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共有 103 家乳粉生产企业、近 2000 个配方,个别企业配方数量甚至超过了 108 个。一些企业盲目将配方作为市场营销手段,造成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过多、过滥。注册制新政除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 3 个系列 9 种配方外,其实施细则还要求企业提交包括研发能力及配方科学性、安全性证明等在内的 10 项申请材料。业内普遍认为,“研发能力”这道坎儿对于小企业来说很难跨越。

        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包括陕西羊奶粉在内的一些小厂家旗下往往拥有几十个奶粉品牌,每个品牌年销售量只有几十万。由于没有研发能力,注册制正式实施后这些小企业可能只会拿到 1 个品牌,“如果一年做不到产值 2 亿元以上、2千吨产量,企业很难运营下去”。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则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黑龙江等地的小厂正在急寻买家,但大企业在新政正式落地前不敢轻易行动,还有一些企业则在忙着转产中老年奶粉。对于兼并小品牌,吴松航认为,目前许多大企业自身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因此没必要加强收购。但国家未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将减少,为拓展更广泛渠道,看中许可证的大企业可能会有收购意愿,但目前也在犹豫。

        大品牌:业绩下滑 待行业洗牌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随着小品牌买赠促销力度的加大,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体系也更加混乱。贝因美近日在接受深交所问询时,就将上半年业绩大幅跳水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小品牌集中抛售低价产品。今年 4 月,贝因美在一季度报告中预计上半年可扭亏为盈,然而实际半年报却显示,其净利亏损为 2.14 亿元,同比跌幅达 108.07%。9 月 2 日,深交所向贝因美发出问询函,要求其就净利大幅下降、假奶粉事件及政策影响等问题作出具体解释。贝因美在 9 月 20 日的公告中解释称,受奶粉配方注册制影响,拥有较多奶粉品牌的奶粉企业及小品牌工厂在市场上集中低价抛售产品,造成贝因美奶粉销量及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为应对市场竞争,贝因美增加了买赠促销力度,致使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2.13 亿元,同比下降 12.03%。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合生元、雅士利、圣元等在内的国产奶粉大品牌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雅士利今年上半年净利同比下跌 80.06%;2015 年,合生元营养品业务贡献了 82.4%的收入,作为主营业务的奶粉营收占比已下滑至 17.6%。吴松航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进口及国内大品牌的奶粉业绩均在下滑,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注册制。“杂牌子在大量甩货且力度很大,有些甚至买一赠一,这样促销根本不赚钱,就是想撤退,这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业内人士将新政过渡期内的婴配奶粉市场形容为“最难熬”的时期。“我觉得过渡期应该加快”,吴松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各企业自今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提交品牌申请和研发报告等,对大企业来说并不困难,“但如果允许明年全年都可以提交申请材料,意味着不合规的小品牌还生产,即一边规范一边乱着,都很难受。”渠道商:拿货谨慎 观望情绪浓厚

        政策过渡期内,渠道商拿货则是愈发谨慎。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作为婴幼儿奶粉销售的主要渠道,母婴店在 2008 年-2010 年高速成长。为获取更多利润,许多母婴店主跨区域组建联盟,主推某一奶粉品牌,造成一些小企业生产了几十个品牌供不同县城售卖,但配方却完全相同。一些母婴店甚至主动在境内外厂家定制贴牌奶粉,间接造成了国内奶粉配方过滥。君乐宝奶粉部总经理刘森淼说,有些定制奶粉到店价格为 80元/罐左右,售价则可达到二三百元。许多母婴店主向他反映,新政监管会使定制奶粉大幅减少,暴利时代也将终结,但未来究竟选择哪些品牌还在观望,而一些老板已经做好用母婴用品替代奶粉赚钱的准备。

        “渠道商也很痛苦。”乳业分析师宋亮说,过去大经销商会先打款再进货,现在则会先进货再根据售卖情况打款;过去是批量进货,现在多是进 1 个月的货,且选择的也是一些号称“硬通货”的大品牌。“渠道商比较谨慎,普遍观望,这也是导致行业不太景气的一个原因。”吴松航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扶持大品牌是乳业必然趋势,“其实没有必要犹豫”。

        未来:国产与进口奶粉将对决三四线市场

        宋亮乐观估计,新政实施后国内市场原有的 3000 多个品牌(线上+线下)将被砍掉 1/3。刘森淼则预估,市场上可能仅剩 400 多个品牌,近 80%的品牌将被淘汰。宋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二线城市婴配奶粉市场以进口大品牌为主,受注册制影响较小,而对于国产品牌扎堆的三四线市场来说将迎来洗牌。表面上看是对国产大品牌利好,但随着进口奶粉品牌的渠道下沉,三四线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据了解,目前达能旗下奶粉已通过跨境购方式进入三四线市场。菲仕兰也宣布与苏宁合作,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提供“子母”等婴配奶粉。宋亮认为,相比之下,国产奶粉在渠道稳定性、精细营销等方面较进口品牌更具优势。此外,新政实施后国内奶粉整体价格体系会跟国际接轨,下降至 180 元-200 元这一合理区间。吴松航也认为,未来如果都变成大品牌竞争,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工厂和研发建设,在各项竞争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国内奶粉价格将放弃高利润,趋于稳定。而现在,大品牌在工厂、研发、奶源方面处处需要钱,“相当于戴着镣铐比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