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糖果行业危机重重或面临洗牌

         内容提示: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美国百胜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规模收购,洋品牌与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场中角逐或共赢。:     

       中国的民族品牌被世界盯上了。
  在百胜集团宣布收购小肥羊之后,国内市值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点企业徐福记也传出了被外资收购的信息。

  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将以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权。外界对此纷纷猜测——如果雀巢能成功收购徐福记,将是外国企业在中国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之一,并将性地改变国内糖果业的竞争格局。

  最大规模收购等待审批

  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法国达能、美国百胜等洋巨头纷纷重拳出击,并购国内食品企业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规模收购,洋品牌与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场中角逐或共赢。

  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公司已与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协议,以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目前,该收购案正在等待商务部的调查审批。

  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目前总市值约2000亿美元,2010年的营业额达8407亿美元。在公众眼中,雀巢近几年的收购动作频繁,似乎要占领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2010年2月,雀巢斥巨资拿下云南大山70%的股权,补足矿泉水的短板;今年4月又拿下了厦门银鹭60%的控股权。此前,雀巢还收购了上海太太乐以及四川豪吉等调味品的部分股份。其实,现在的收购动作都源于10年前的全球扩张目标。根据时下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的计划,雀巢欲在2020年实现新兴国家市场对雀巢集团的营业收入贡献率达45%,而时下这一数字仅为31%,远未到目标。

  徐福记是由台湾的徐氏四兄弟徐镨、徐乘、徐沆与徐梗于1992年在东莞成立的,主要生产糖果、糕点、面包等食品,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目前,徐福记在中国拥有4个大型生产基地、129家直营销售分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团队及分销能力。利润也在十多年中连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是否垄断成为收购焦点

  当雀巢以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的消息传出之后,人们便开始猜测这样的大规模收购会不会得到商务部的批准,垄断会不会成为阻碍收购的原因。

  2009年,商务部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就曾驳回了可口可乐斥资24亿美元全盘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这也成为反垄断法自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当时商务部给出的理由有三: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以此类推,雀巢收购徐福记会不会以同样的垄断理由而不能通过商务部的审批呢?国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2010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600多亿元,雀巢国内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1.8%,名列第五,远落后于排名首位的美国玛氏(13%),也落后于卡夫、联合利华等竞争对手,而徐福记的份额为3.9%,排第三位。

  乐观人士表示,雀巢和徐福记的交易不太可能会受到垄断问题的困扰,因为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上只占3.9%的份额,没有垄断问题,比不上汇源果汁对果汁市场的高垄断程度,当时汇源市场占有率高达40%。

  糖果行业或面临洗牌

  根据Euromonitor调研结果显示,按零售额统计,2010年中国糖果市场规模600多亿元,但排名前5位中仅有一家本土糖果企业,其余4家都是外资糖果企业。人们不禁要问,民族品牌糖果究竟该如何发展?

  提及本土糖果,首先想到的便是上海大白兔奶糖,这颗奶糖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1959年,“大白兔”为国庆10周年献礼而诞生,享有“七粒大白兔等于一杯牛奶”的美誉。周恩来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一袋大白兔,1972年他将大白兔奶糖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此后大白兔奶糖一度成为美国人复活节的礼物。大白兔是那个时代世界驰名商标,拥有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粉丝”。具有半个世纪光荣历史的大白兔奶糖,却在遭遇“甲醛事件”和“三氯氰胺”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在一些地区遭到了下架的待遇。

  同样,金丝猴、马大姐等糖果企业也没有能够挺住外资企业的压力,在糖果行业中并没有占领一席之地。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雀巢收购徐福记,是中国食品行业的标志性事件,由于两者市场份额均位于行业前五,若收购成功,将性地改变中国糖果业的格局。雀巢对中国糖果市场的控制力将明显增强,不仅进一步提升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对抗的筹码,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金丝猴、大白兔等国内中小糖果企业的生存空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将给行业带来新一轮洗牌,一些二三线品牌将逐渐被淘汰出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随着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新规正式实施,“零添加酱油”这一模糊表述在预包装食品上正式退场,标志着酱油行业正步入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的新竞争时代。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来适应市场需求,应转向产品品质、口感、营养等实际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同时,企业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

2025年06月27日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我国是全球椰子水饮料主要消费国,2024年零售额占全球总零售额的比重为20%左右。椰子水饮料主要分为椰子水、椰汁、厚椰乳。椰汁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呈现“一超两强”竞争格局。椰子水与椰汁相比,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十足,目前呈现海外品牌占主导状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厚椰乳需求随着椰子类现饮制品的迅速走红而

2025年06月18日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近年来,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下,新鲜水果对水果罐头形成较强的替代作用。水果罐头市场受到冲击,2017-2022年行业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消费动力不足,我国水果罐头出海势头强劲。从出口品类看,我国水果罐头出口以橘子罐头和桃子罐头为主,总占比达68%。

2025年06月17日
发酵蛋白行业:替代蛋白需求驱动下前景广阔 应用领域拓展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发酵蛋白行业:替代蛋白需求驱动下前景广阔 应用领域拓展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不过目前,尽管我国居民蛋白质摄入量总体达标,但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异与结构缺陷,且总体呈现“量不足、质不优、搭配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有45%的成年居民面临蛋白质摄入不足风险。与此同时,国民在蛋白质摄入领域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超七成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如何科学补充蛋白质,66.96%的人因搭配不当导致摄入不足。可见,当下我国亟待

2025年06月05日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产量下滑叠加消费瓶颈 我国液态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错配问题成破局关键

长期以来,国内乳企的产品结构以各类液态奶为主。不过根据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了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这一组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液态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

2025年05月31日
新式茶饮冲击 我国袋泡茶行业面临困境 DIY、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品牌破局关键

新式茶饮冲击 我国袋泡茶行业面临困境 DIY、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品牌破局关键

袋泡茶凭借携带方便、便捷易泡、种类丰富等特性,有效解决价格与茶叶溯源痛点。然而,随着现制茶饮产业兴起,袋泡茶具备便捷和口感标准化优势被完全击穿。但巨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变革,为袋泡茶行业品牌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而DIY、出海、细分市场深耕或成市场破局策略关键。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菜籽油行业消费量回升且趋向细分化、高端化 市场仍存供需缺口 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我国菜籽油行业消费量回升且趋向细分化、高端化 市场仍存供需缺口 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我国菜籽油消费呈现刚性需求。此前,随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增加,我国菜籽油消费有所下降,但在健康饮食趋势下,我国菜籽油消费量逐渐回升,目前为国内食用油第二大品类,其消费细分化、高端化趋势明显。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菜籽油消费主体,但近年来我国菜籽油产量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间存在供需缺口,因此近年来我国菜籽油进口量较大,远超出口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