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海外市场的变化和国内消费升级,中国老百姓对高标准、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人海外旅游消费额巨大,往往会背回马桶盖、电饭煲甚至是大米等日常生活用品。如何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呢?2015年,我国提出了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即“三同”工程,旨在通过提升中国制造质量,提振内需,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此举也进一步激发了食品出口企业开拓内销的热情。
具体来说,“三同”是指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在最近由山东省商务厅和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威海召开的“三同”工程研讨会上,谈及国人在海外的大举购物,一位业内人士颇有几分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中国完全可以制造出高水平的产品,比如那些遭到疯抢的日本马桶盖,其实很多是中国企业生产的,不仅技术完全是中国团队攻关研发,而且其零部件的80%也是来自中国本土。
作为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有3100多家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年出口额约占全国的1/4,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受全球市场低迷的影响,从2014年开始,山东农产品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出口型企业已经感受到出口市场的“寒意”,开始转向国内,不断加大内销产品的比重。但由于这些企业以前多为代工型企业,缺少自主品牌或品牌知名度,缺乏国内消费者的认知,内销市场没有有效打开。“三同”工程的推行,一方面提升了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开拓了国内市场,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食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华认为,对于习惯了在海外市场搏杀的企业来说,必须要抓住新机遇,“忘掉过去,重塑产品、品牌和市场,用技术驱动来实现转型”。
据了解,“三同”工程启动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社会各方积极响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016年4月,“三同”被列入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等24个部门联合开展的“十大扩消费行动”;2016年8月、10月,国务院两次常务会强调将“三同”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三同”实施范围;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三同”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了“三同”工程。
“三同”工程促内销增长
据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张剑介绍,实施“三同”工程,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可以改善生活品质,满足国内中高端需求;从企业角度,可以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拓展市场空间,降低企业成本;从国家角度,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提质升级,引导消费回流,优化供需结构。张剑透露,自2015年实施“三同”工程以来,已经有1409家出口食品企业、5778种产品登录公共服务平台,新增内销订单100亿元。
此外,加入“三同”工程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必须是出口食品备案企业且有实际出口业绩,企业必须自我声明按照“三同”标准生产内销食品,还必须获得HACCP、GAP认证。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三同”验证的产品包装上不会有特殊的标识,消费者只能通过产品包装上出口企业备案编号、企业自我声明、HACCP、GAP认证标志等来确认是否“三同”产品,或者登陆“三同”工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核实。
“‘三同’工程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能买到高品质的产品。”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席永进告诉记者,“对企业来说,参与‘三同’认证更是一份自我声明和自我约束,做得好与坏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国家只负责认证和监督。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们认识到自我监督和审查的作用。”
山东领跑“三同”工程建设
据了解,山东省共有3093家企业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格,占全国总数21.07%,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最多出口食品企业的山东,在“三同”建设中也走在全国前列,共有286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成为“三同”企业,有10家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三同”示范企业。截至2016年底,山东省“三同”企业内销额173.05亿元,同比增长了17.9%。
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邻近日韩的区位、口岸优势,威海、荣成的食品产业格局以海洋食品为特色、外向型为主体。据介绍,实施“三同工程”是近年来威海市对“威海经验”的一次提升,在此期间出现一些典型。例如,山东科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追溯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建立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全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科润公司总经理王武闯向记者表示,目前“追溯宝”的会员在山东省超过1000家,其中威海地区的会员数接近300家。
据荣成市副市长刘伟介绍,荣成积极培育“三同”企业集群,鼓励企业按照“三同”标准进行产品开发。目前全市共有356家企业通过GAP、HACCP认证,35家企业被认定为“三同”企业。其中泰祥食品成为全国首批“三同”示范企业,推出了鲅鱼水饺、鱼骨酱、金枪鱼罐头等畅销产品。
在线下销售体系建设中,荣成采取了“体验中心+社区便利店+三同主题餐厅”的发展模式,以“三同”企业为主体,先后在全国34个省市100多个城市建成“三同”食品线下体验中心500多处。据透露,泰祥食品、好当家集团将采取连锁加盟的形式,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开设“三同”主题餐厅3000家。
在冷链建设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沈阳等8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了“三同”仓储物流中心,配备200多辆专业冷链配送车辆,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消费市场的配送能力。
此外,荣成全力培育的出口日韩食品“三同”交易平台——皇朝马汉已初见成效。据皇朝马汉外贸公司总经理冯乔介绍,2016年2月平台正式上线运营,现在已上线企业66家,上线产品200余种,帮助上线企业实现内销3亿多元。
泰祥集团还创新区域发展模式,以学生营养餐为切入点,扩大社会受惠面。通过在学生“食育教育”中引入“三同”理念,让学生群体从小接触“三同”产品,通过学生带家长、家长带社会的方式,提升社会各界对“三同”工程的认可度,营造良好的“三同”消费氛围。“目前学生餐的日供应量已经达到8万份,覆盖了荣成95%中小学校,并向整个威海地区发展。”冯乔表示。
“三同”工程须解决瓶颈问题
在“三同”工程的建设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刘伟表示,目前国内消费群体对“三同”产品了解不够,同时相比其他以大宗采购为主的工业产品,“三同”食品在品牌创建、获得终端市场认可方面难度更大,需要搭建更多的宣传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形成品牌效应。而仅靠企业单打独斗的宣传推广,在力度和公信力方面都不够,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组织开展系统性宣传,推广“三同”统一标识,提升“三同”食品品牌形象,引导形成“三同”食品的重复消费需求。
更重要的是,品质是“三同”工程的成功关键,如何确保企业始终保持高品质供给,单靠企业自我声明远远不够,需要监管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机制,加快研究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模式和商业采购模式的“双复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边创牌边砸牌”的现象。
其次,就是国内冷链物流方面尚有待提高。据冯乔介绍,在实施“三同”食品工程时,发展冷冻食品和冷藏食品生产,最大的瓶颈就是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储存和运输配送能力不足。例如在皇朝马汉交易平台上线产品以冷冻品居多,消费者购买量最大的是调理食品、速冻水饺和肉制品。“要想扩大这些优质冷冻调理食品在国内的销售,必须实现食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建立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
席永进则认为,“三同”工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知识产权,“很多食品出口加工企业并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的产品对内销售时首先就要面临着知识产权的问题。”此外,“物流体系也要保持跟国外一样的‘三同’,如果没有物流的支持,内销的道路一样不会通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