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宠物食品产业迎窗口红利,宠物服务业相对萧条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外资宠物食品垄断正在被打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宠物食品产业已经是具备主食(干粮&湿粮)、零食保健品三大品类的规模产业,2016 年宠物食品销售额达到 457 亿元,占宠物行业规模的 37%,是目前宠物消费市场支出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也是是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宠物食品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我国宠物食品销售规模达到 457 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在品牌运作方面,国内宠物食品行业主要存在两大阵营:
        1)国外品牌,这类品牌此前主要从事人类食用消费品的生产,由于宠物需求的爆发,随即进入宠物食品领域,主打国内中高端市场,占国内宠物食品 70%以上的销售份额;

        2)国内品牌,主要占据我国的中低端市场,单个品牌市场份额不足 10%。 
 
玛氏、雀巢的宠物食品发展简史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国内市场的缺失(品牌+饲喂习惯)给外资品牌进军国内市场以可趁之机。以玛氏为例,旗下狗粮品牌“宝路”和猫粮品牌“伟嘉”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便进入中国,彼时中国宠物产业刚刚起步,国内宠物食品产业尚不成气候,宠物食品的角色主要由“剩饭剩菜”充当,使用专业宠物食品养育宠物的习惯尚未形成。 
 
        目前外资品牌独大的格局正被新一轮消费升级所撼动,内资宠物食品品牌迎来窗口红利。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1)品牌概念尚未固化,宠物主(尤其是年轻一代)仍处在早期心智教育阶段;

        2)渠道重构,随着社区店、网络等渠道的崛起,外资品牌所依赖的传统商超渠道(原有消费品所构建)优势正被逐步削弱;

        3)理性&多样性需求,一方面,内资宠物食品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观的普及,国内年轻宠物主将会更多基于宠物自身的特质去挑选宠物食品。 

不同类型宠物犬食量以及食品花费概算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碎片化特征下的规范化交易与整合性服务
        从宠物的从属关系上划分,宠物产业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宠物赚钱”,另一个是“赚宠物的钱”。其中,“宠物赚钱”便是指宠物的饲养、交易以及由此衍生的出租、配种、繁殖等过程,即宠物产业链的前端。“赚宠物的钱”包括食品、用品、服务(诊疗、美容等)等,讨论中我们将服务环节定义为宠物产业链的后端。 
 
        在养殖规模、繁育规模双双受限的条件下,前端(宠物繁殖、交易等)宠物市场的规范性是发展趋势。

        1)养殖容量的限制,一个比较大的活体养殖中心的容量上限为 400 只左右; 

        2)繁育规律的限制,以猫狗为例,正常情况下一年两胎或者两年三胎(一胎 4~5 只)。

        也正是以上两点原因导致活体交易两端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市场乱象丛生,比如星期狗、“串串”等问题。由于宠物前端养殖、交易市场难以出现像经济动物的规模化养殖,未来该环节更多是在碎片化下寻求行业规范性的提高(改善繁育环境,注重动物福利,减少活体买卖,由领养、赠送取代)。 

规范犬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黑中介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宠物服务业是近年随着养宠群体需求多样化以及人才、技术客观条件具备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宠物第三产业,具体包括诊疗、美容、培训等服务类型。受消费水平和人才需求的影响,国内宠物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欠缺。 

2016 年宠物主年均医疗保健花费 321 元/只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宠物主年均洗澡、美容花费 513 元/只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新兴产业人才聚集大城市的演变路线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当前,宠物服务市场整合是第一位的,规范性由整合引入(政策也是一方面)。我国宠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相对分散,以宠物美容为例,由于整个行业准入门槛过低,目前主要以30~50 平米的销售窗口为主,市场竞争无序,全国大半以上的宠物美容店经营状态惨淡。但与宠物养殖、交易市场不同的是,宠物服务市场,1)交易频次高,市场规模大(占宠物产业规模的 40%左右,宠物养殖、交易市场仅 5%左右),宠物服务市场整合的规模效应更明显;2)人才稀缺,人才是宠物服务业的核心,国内宠物服务人才的缺失必将导致资源的不平衡流动,造就细分领域巨头企业。同时,国内资本通过布局宠物诊疗切入宠物市场(宠物医院和宠物店是未来宠物行业整合的两个窗口),比如,高瓴资本和安安、芭比堂,瑞普的瑞派等,更是加速了宠物服务业的整合进程。 

宠物服务市场交易频次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06-2016 年,北京市宠物医院和宠物店数量演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长期以来,低温酸奶受制于冷链物流等客观条件,往往以线下为主要消费场景,大卖场、大超市成为低温酸奶主要销售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冷链物流设施的加速完善,低温酸奶线上销售额暴涨,复合增速远超整体乳制品和其他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淘系电商平台近三年1-5月整体乳制品销售额复合增速为6.29%,而低温酸奶近三年

2025年11月19日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在乳业普遍下行的情况下,低温鲜奶市场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表现好于常温纯奶等其他乳制品品类,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甚至高达19.38%,渗透率持续提升下品类需求韧性较强。

2025年11月18日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调味品,长期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16-2023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由28.9万吨增长至36.33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将达38.48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柑橘种植大国,2024年总产量达6791.49万吨,为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柑桔类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皮废料,使得果胶提取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势。

2025年11月15日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催生的大健康浪潮席卷而来,曾被“非必需”标签定义的膳食纤维,正以“第七类营养素”的身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10日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