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网摘要: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样单一的饮食了,超市里能看到琳琅满目的食品,餐馆里能尝到各种美味佳肴。可以说,我国食品工业在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未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样单一的饮食了,超市里能看到琳琅满目的食品,餐馆里能尝到各种美味佳肴。可以说,我国食品工业在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未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从1998年的5780亿元到2014年的10.89万亿元,16年间增长了18.84倍。2014年,中国37607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创造了10.89万亿元的产值,保持了8%的增速。

  然而,在食品需求稳步增长的同时,食品行业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在以食品质量安全为根基的竞争中取胜,成为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应对的措施也不能一成不变。

  食品产业面临信任危机 政策推动产业转型

  2009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健康元地沟油事件,2012年酸奶明胶事件,皮革提炼制备毒胶囊事件,2014年福喜臭肉门事件……这一件件被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国人几乎谈虎色变,然而这仅仅是被曝光出来的,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使中国食品产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015年6月份,进入全国食品安全月,各地相关宣传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今年可谓食品安全大年,这不仅是因为各地政府重视程度超过以往,更是为迎接经修订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新法重在细化执法维度,扩大监管范围,强调从饲料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增加了对召回制度和刑罚优先的确认,以风险监测评估为代表的事前监管措施将得以全面推广。

  基于监管“无死角”的规则修订逻辑,新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厉食品安全法”。对于很多还沉浸在追求市场规模进而以量求胜的食品产销企业来讲,新一轮技术革新与经营转型已箭在弦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向来与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变革并肩而行,从技术标准制定到监管手段的更新,政府与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正在逐步达成共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这次也不例外,新法释放出的监管标准提升信号,将倒逼安全技术标准与产业升级的转型。

  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成了这段时间热议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有机食品深加工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从未来看,受益于人口增加、新兴国家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食品消费需求仍然会稳定增加,但不同类型国家的消费需求增长结构不同。对于印度、非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的增加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会直接拉动对粮食、肉类等产品的需求,而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则富含营养、附加值高的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的需求会持续增长,主食方便化、餐饮工业化、食品消费营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始终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绿色有机农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我国有机食品产量达到920万吨。未来几年,随着有机食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品种类的不断扩展,产品加工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我国有机食品产量还将快速增长。

  据统计,我国市场上初级有机产品占80%,加工产品占20%,但仅是最简单的加工。然而有机产品结构应80%是加工产品,20%是初级鲜活产品,如蔬菜水果。我国有机农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单调,初级产品多,而在国外,80%都是加工产品。因此,有机食品深加工将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更多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评估报告》。

  科技与农业互相结合才能研发更好的食品,带动食品产业的发展,尽管食品产业现状面临困难众多,信任危机,质量安全监管等等问题。只要技术上没有安全问题,大企业起带头作用,尽管转型艰难但是未来还是一片光明,大家都想吃到健康的食物,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世界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5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届时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0 亿~20亿美元,占到食品消费总额的3%~5%。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从中国进口。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有机食品国内外市场这个蛋糕可以越做越大,中国有机食品产业完全可以大有所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