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潘耀国:中国肉类经济的影响力在稳步和迅速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肉类进出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肉类食品安全在菜篮子中的比重很大,这是个基础性重大问题,中国至少有七八亿人口天天吃肉,人们的口粮消费下降,肉类消费不足,肉类消费上升是趋势。城镇居民的肉类正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肉类为主的畜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13亿人口的市场需求,畜牧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增加是畜牧业的比例,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富裕人群增加,肉类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肉类工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肉类工业和畜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肉类产业链式的新经济体,肉类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以及肉类食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显著的产业,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的实业是永恒产业,中国肉类经济的影响力在稳步和迅速提升。
 
  一、肉类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
 
  1.人们对肉类为主的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逐年增长,动物性食品需求稳步增长带来的新变化。其实,水产品是中国市场化最早、最先放开的,极大地解决了鱼类短缺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奶类增速最快,但三聚氰胺事件以及事件处理上的失控,几乎给刚刚发展起来的奶业以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57.1%)喝牛奶和酸奶的学生,比1998年(81.5%)下降了两成多,可见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大。事件已过去三四年了,至今奶业的元气尚未恢复。这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最为主要的还是人们的乳制品消费不普遍,消费人群集中在牧民和城市部分居民,特别是儿童。农村居民的奶类消费还没有启动,城市老人奶类消费是比较普遍,但农村老人的消费更多的选择了蛋类。总体上看,肉类仍然是国人消费的主要动物性食品,肉类消费由原来的奢侈性消费和季节性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性消费,消费行为由偶尔选择性购买进化到习惯性购买。
 
  2.工业化的肉制品顺应了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高要求
 
  从屠宰、加工到包装和销售的全程冷链化肉制品,减少了环节污染,是安全、营养和高质量的肉食品,满足了人们对肉类消费质量提高的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西式肉制品的消费需求有了明显增长,中式肉制品增长也相当快,多品种、个性化、民族化、区域化、和品牌化的肉制品,满足着人们的特色需求。肉类消费结构变化也推动肉类产业结构升级。
 
  二、肉类经济的两大功能
 
  1.肉类经济首先体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
 
  中国人多地少,农民种粮收入有限,当然,种植大棚蔬菜和经济作物,同样的土地能成倍增加收入,但都有耕地面积的制约。发展畜牧业可以在很少的土地条件下大发展,中国的畜牧业有利用农业副产品和非耕地的特征,尤其是畜牧业是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渠道,主产区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专业养殖户的全部、至少是绝大部分来自畜牧业。也就是说从事养猪的人少了,但留下来继续从事养殖业的收入增加了。
 
  2.肉类经济的发展尤其能带动地区经济
 
  常常是一个肉类工业企业的厂区周围就渐渐兴起一座城镇,因为首先聚集了人口,同时逐渐出现配套产业,如果肉类企业在县城或市郊,就繁荣市区经济,同时带动周边各县的畜牧业。当然也有像唐人神集团,先发展饲料工业,靠饲料发展积累资金进而发展肉类工业的产业互动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个肉类企业成功之后,发展为大的龙头,各级招商引资,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肉类龙头来建新厂、建分厂,河南众品就把中原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华北。双汇、雨润在快速扩张的过去和今天更是大获成功。
 
  三、肉类的两大安全问题
 
  肉类总平衡是脆弱的,在中国肉类安全首先是数量安全和供求问题。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发展禽肉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的导向是非常明确和正确的。但牛羊肉就是快不起来,牛的繁殖就是只有那样的慢速度和长周期,最主要的还是比较效益低,养牛户越来越少,养母牛的更少,牛源危机持续多年,当然部分地区和企业也摸索到自己的发展路子,但整体上预判发展速度不会快。禽肉尤其是肉鸡没有达到应有的持续发展的劲头,单一出口肉鸡企业曾经的辉煌今日难以持续,国人的肉鸡消费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吃肉很少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习惯或者说舍不得猪肉的香味,当国人的肉类消费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中国的鸡肉消费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世界看好中国的肉类市场,中国是肉类生产第一大国,猪肉占了世界的一半,还进口猪肉、鸡肉,且有增加的趋势。世界各大出口国和肉类公司没有不盯着中国的。
 
  猪肉稳定是中国畜牧业的头等大事,为什么要稳定,不只是因为比例大,而是生猪生产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牛肉生产上不去,人们的鸡肉消费没有成为普遍习惯之前,猪肉就不可能调整下来。肉多了伤农,肉缺了就是动荡,猪肉的绝对量仍将继续增长,即使比例降低也还会出现反弹,本世纪初猪肉的比例65%,2007年下降到62%,去年又回到64%,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决定肉类的生产结构。
 
  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农业的适当补贴是必须的。种粮补贴,养猪补贴都是很好的。种粮补贴是普惠的,养猪补贴或奖励就是倾斜政策,万头猪场奖励100万非常好,但我们一半的生猪还是散户提供的,也就是说现行政策对绝大多数养猪人是不公平的。这些措施对大规模猪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多数养猪人来说就不是促进、而是促退,原本散户就在大量退出养殖业,规模猪场还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时候,善待散户应当列为完善政策的选择之一,也是保障供给、降低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举措。
 
  肉类的质量安全成为当今热点话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原本比市场风险更大的疫病,已经把养殖者折腾地很苦了,许多养殖户常说,只要不闹病养猪就不赔,赚多赚少看价格。个别人还人为制造肉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害苦了养猪人和肉类企业,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消费信心,肉类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起来。
 
    四、肉类企业带动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
 
  肉类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都有发展产业链的冲动,这是非常好的势头,首先能保障原料肉的安全,这是创品牌和生产高档肉必须的,尽管自养的比例不可能很高,但逐渐提高自养比例是国际一流企业成长过程中健康发展的经验。肉类企业进入上游的养殖和饲料领域,还是有利于原料肉的安全。同时,由于肉类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从种猪、饲料、养殖各环节做起,为周边养殖户和猪场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为促进全社会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
 
  五、肉类首先是食品但也渐具新的经济属性
 
  近年来,好几种农产品被爆炒,说明金融资本盯上了农产品,农产品价格波动,给游资炒作留下了空间。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可以推动产业发展,但为了产业更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制约或遏制游资的投机行为。具体到肉类产业,生猪期货也只是热议数年,肉类还不是金融产品。但肉类也进入资本整合产业的阶段,肉类企业上市数量逐年增加,整个行业的直接融资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投资人不是不重视企业,而是更看重企业的业绩能为资金带来多少收益,换句话说,投资者只重视资金的回报,或者说就是投机收益。实业加投资公司是成功的发展模式,这在多个领域都有先例。确实有几种力量上阵博弈,减持、增持,轻仓、重仓,甚至是逃离的频繁交易,都说明金融资本不只是一般的关注,而是已经进入并非常看好中国的肉类工业。
 
  三年前肉类领跑CPI,后来的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致使散户股民的惨重损失,投资者的逃离现象,告诉我们,肉类产业事关农民的生计和居民的食物安全,担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中国的肉类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我们的责任重大,做强企业、做好行业,让我们的产业为全中国人民,多多提供安全、营养、健康、香喷喷的美味肉食品。
作者:潘耀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大健康浪潮下膳食纤维行业迎来广阔前景 国内外市场均呈现相对集中竞争格局

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催生的大健康浪潮席卷而来,曾被“非必需”标签定义的膳食纤维,正以“第七类营养素”的身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10日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佐餐卤制食品行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竞争仍以区域扩张为基调 头部企业存较大整合空间

近年来,佐餐卤味品牌注重满足消费者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的需求,通过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模式等方式,丰富产品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