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半年影响鸡肉价格因素分析

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我国废纸行业市场现状,我国废纸市场调查分析,废纸行业市场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 2013年中国废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导读:4月,突发的人感染H7N9疫情严重冲击了肉鸡消费市场。消费者“谈禽色变”,批发市场白条鸡交易量急速下滑,飞机、饭店、学校等集体餐厅停止鸡肉消费。有关此次事件对肉鸡消费市场的影响,由肯德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4月销售额下降36%)可见一斑。终端市场鸡肉产品滞销,屠宰场大幅压价收购毛鸡,鸡价一度落至7.00元/kg以下。5月,随H7N9疫情明显趋缓,鸡价开始艰难复苏之路。

      2.1市场需求占鸡价主导地位

      1、2月份,公众逐渐认识到“速生鸡”是个误伤,受春节节日效应影响,屠宰场加大毛鸡收购力度,鸡价在“9时代”,特别是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消费旺盛。但因屠宰场未全部开工,且农贸市场大量收购抬高鸡价,鸡价一度涨至9.75元/kg。然而2月下旬起至3月,随节日效应渐去,消费疲软,鸡价进入下行通道,回落至“8时代”。

      4月,突发的人感染H7N9疫情严重冲击了肉鸡消费市场。消费者“谈禽色变”,批发市场白条鸡交易量急速下滑,飞机、饭店、学校等集体餐厅停止鸡肉消费。有关此次事件对肉鸡消费市场的影响,由肯德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4月销售额下降36%)可见一斑。终端市场鸡肉产品滞销,屠宰场大幅压价收购毛鸡,鸡价一度落至7.00元/kg以下。5月,随H7N9疫情明显趋缓,鸡价开始艰难复苏之路。尽管5、6月份白条鸡交易量逐步恢复,多地活禽市场有序重启,然而白羽肉鸡价格仍低于成本线,虽说屠宰场的高位库存制约了鸡价上涨,但终究是市场需求并未明显好转,其中肯德基中国同店5月销售额仍下降25%,集体消费鸡肉产品供应尚未完全恢复,需求低迷,难以有效拉动鸡价回归成本线上。

      2.2毛鸡供应减少,提振鸡价作用有限,养殖亏损

      3月份,节日效益退去,市场需求较弱。因补栏量减少,3月中下旬毛鸡出栏量较上旬出栏量明显减少,但鸡价仅小幅反弹,供应减少未能有效提振鸡价,养殖亏损。

      同样,深受H7N9影响,尽管5月15日后肉鸡出栏量减少,但因消费信心恢复程度有限,毛鸡价格仍旧没有出现报复性上涨,仅仅开始缓慢上升,多地区未能回归至成本线上。综合来看,毛鸡供应减少,提振鸡价作用有限。

      2.3养殖业呈现联动性,家禽市场紧密相关

      (1)上半年整体宏观经济疲软,加上“国八条”的出台,三公消费减少,整个肉类市场消费疲软。(2)猪肉价格较低,利空鸡肉价格。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直至两次收储拉动猪价小幅回升。(3)遭受H7N9袭击的家禽市场整体低迷,蛋鸡养殖持续亏损4个月,屠宰场加大收购低价淘汰鸡力度,加了肉鸡市场的严峻程度;同时肉鸭市场低迷、鸭肉产品价格低,均对鸡价产生了一定的利空作用。


      2.4鸡苗成本降低幅度较大,饲养总成本下降

      2013年上半年,饲料原料价格继续上涨,肉鸡配合料价格相应上调,饲料成本同比上涨6.10%。但因鸡苗成本同比降低45.36%(鸡苗均价为1.65元/羽),使饲养总成本同比减少1.92%,从而使整体亏损程度有所减缓。


      2.5禽产品5月进出口下降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5月份我国进口鲜、冷冻禽肉及食用杂碎共计5.30万t,环比下降5.10%,同比增加30.70%,肉禽市场消费不振,进口量环比下降。5月份我国出口鲜、冷冻禽肉及食用杂碎共计1.62万t,环比下降22.02%,同比增加9.51%,5月份出口量有所减少。因4月我国发生人感染H7N9疫情,部分国家暂停进口我国禽产品,家禽出口数量因此降低。

      2.6速生鸡余波与H7N9突袭,鸡苗市场两入深渊

      1月份,在规避春节出栏风险的基础上,“速生鸡”余波加大了苗价下跌空间。1月上旬苗价在0.50元/羽以下运行;2月,在季节性补栏增多的带动下,苗价进入上行通道,2月底苗价突破3.00元/羽;直至3月毛鸡市场下行,苗价上涨过快养殖风险加大,苗价一路下滑至月底为1.50元/羽。

      然而,4月份突发H7N9流感给鸡苗市场带来重大冲击。鸡价重跌,养殖户补栏冷淡,苗价急速探底再入深渊。4月份,鸡苗被甩卖甚至白送或烧毁,苗价徘徊于0.10~0.50元/羽之间。

      进入5月份H7N9后时期,苗价回升有限。4月种鸡的淘汰及强制换羽,种蛋及鸡苗产量相继减少,5月份苗价回升,然而消费复苏速度与程度有限,鸡价并未出现曾经流感后的暴涨,加上农忙影响,养户补栏意愿冷淡,5月底至6月,鸡苗价格震荡回落。


      2.7种蛋价格受制于苗价

      上半年,种鸡场苦不堪言。第一季度,种鸡存栏高位,鸡苗价格走向作用于种蛋价格走势。4月H7N9流感之后,许多种鸡场都开始了种鸡淘汰及强制换羽。据博亚和讯统计,5月份在产种鸡存栏量环比减少13.88%,种蛋产量大幅下降,但是种蛋价格仅在苗价高位的5月中旬时达到1.50元/枚,其他时间段种蛋价格均徘回在1.00元/枚,在产种鸡减少未能有效提振种蛋价位,种蛋价格受制于鸡苗价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