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糖观念普及: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
健康和瘦身经济下,降糖成为市场消费的结构性趋势,代糖甜味剂的安全性和产品特性无疑比主流的蔗糖、果糖等游离糖对人体的健康更有优势,消费者对代糖的选择,也是在健康饮食方式的选择。并且在代糖甜味剂工艺发展带来的成本降低、口感更优的前提下,代糖甜味剂有望侵占更多的蔗糖市场。
2、我国政策鼓励:提倡代糖,政策导向明确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代糖市场调研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显示,国家对居民健康日益重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不断鼓励低糖饮食。从2017年开始,国家持续倡导国民减糖行动,到2019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更是直接倡导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鼓励使用代糖打造“低糖”、“无糖”概念,争取到2022年和2030年,实现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相关健康战略、政策的推出将有利于代糖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相关政策 |
发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
2017年6月 |
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2019年6月 |
提出要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提倡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 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2019年10月 |
鼓励发展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多元糖醇及生物法化工多元醇、功能性发酵制品等的开发、生产、应用。 |
《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 |
2021年1月 |
将“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相关知识纳入监管培训内容,鼓励生产“三减”产品并在包装显著标识,鼓励开设“三减"专柜等。 |
3、糖税限制蔗糖:部分国家正逐步开始对蔗糖征收糖税
全球的糖尿病及肥胖人数都呈上升趋势,世卫组织(WHO)认为食糖过量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按照世卫组织2019年7月公布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标准糖分摄入量为25克,每日添加糖摄入应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0%,其中游离糖摄入不超过总能量5%。但市场上的加工食品往往让人们轻易超过摄糖标准,软饮料行业更是超糖的重灾区。

国家 |
发布年份 |
措施 |
墨西哥 |
2014年 |
对碳酸饮料征税1比索/升 |
智利 |
2014年 |
对含糖饮料征税,同时对无糖饮料减税 |
多米尼加 |
2015年 |
对含糖饮料征税10%消费税 |
巴巴多斯 |
2015年 |
对含糖饮料征税10%消费税 |
葡萄牙 |
2017年 |
低于80克糖/升饮料征收0.15欧元,高于80克糖/升饮料征收0.3欧元 |
沙特阿拉 |
2017年 |
对能量饮料和碳酸饮料分别征税100%和50% |
印度 |
2017年 |
对果汁果肉饮料征税12%,对含糖碳酸饮料征税40% |
阿联酋 |
2017年 |
对能量饮料和其他软饮分别征税100%和50% |
法国 |
2017年 |
含糖量在11克/100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20欧元/百升 |
斯里兰卡 |
2017年 |
对软饮中的每一克糖征税0.5卢比 |
南非 |
2018年 |
对含糖量在4克/100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0.21兰特/克 |
英国 |
2018年 |
对糖含量在5克/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10便士/升,对糖含量在8克/毫升以上的饮料征税24便士/升 |
泰国 |
2019年 |
2017年开始对含糖饮料进行征税,2019年10月加倍征收含糖饮料税 |
当前全球甜味剂市场达400亿美元,蔗糖+果葡糖浆依然占据全球甜味添加调料90%的市场份额,代糖产品仅占10%的市场份额。低糖理念的流行和减糖政策的实施将为代糖市场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未来甜味剂有望加速替代蔗糖产品,进一步提高行业市占率。
二、代糖行业发展风险
1、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代糖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向优势企业靠拢。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雄厚的代糖企业利用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使得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随着行业发展,未来不排除出现新增竞争对手进入或原有竞争对手大规模扩张等情况,可能导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使代糖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或下降。此外,甜味剂的价格也可能受宏观经济、下游需求、市场竞争、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2、产品质量风险
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下游的食品、饮料、日化等行业制造商及终端消费者对代糖产品的采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能提出更高的质量控制要求。若企业未能及时根据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的最新要求升级质量控制体系,或产生不可预计的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对品牌、声誉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技术不足风险
代糖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工艺相对复杂,专业性较强,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实际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生产操作及管理经验,生产企业需要对硬件设备、质量控制进行高效管理,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摸索掌握压力、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的最佳设定。若企业未来不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技术开发及升级改造的决策上发生失误,或不能及时将新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和升级,则可能使企业丧失技术和市场的竞争地位。(xl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