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经营模式分析:专业性要求较高 普遍多产品线经营

       一、功能性糖醇行业经营模式特点

        1、原材料与半成品采购相结合

       功能性糖醇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半纤维素、淀粉等。其中,木糖醇的生产既可以以玉米芯、半纤维素为原料起点,先制取木糖,再进一步生产木糖醇;也可以通过外购木糖为原料,以木糖为原料起点生产木糖醇。

        2、多产品化生产经营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功能性糖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显示。目前,大部分功能性糖醇生产企业不仅只生产单一品种的功能性糖醇,而是采用多产品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是因为多种功能性糖醇产品的生产原料相同,技术工艺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另一方面,采取多产品线经营的模式,也有利于降低单一功能性糖醇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B2B与B2C销售模式相结合

       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功能性糖醇,既可作为食品、医药的添加剂销售给下游行业企业,用于进一步生产,也可直接作为终端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采取不同的产品策略、营销策略。企业大多采用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以B2B模式为主、B2C模式相结合的形式,作为食品添加剂提供商,将功能性糖醇产品提供给食品、饮料、医药、日化等下游行业客户,同时将少量木糖醇等功能性糖醇直接作为终端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二、功能性糖醇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功能性糖醇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设备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高新技术行业。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起步比较晚,但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在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提高。目前,功能性糖醇生产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水解技术、加氢醇化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和结晶技术等。

       (1)水解技术水解


       是指通过酶法或酸法将玉米芯、淀粉等原料转变成葡萄糖、麦芽糖、木糖的化工单元过程。水解是提取木糖的关键技术,水解程度直接影响木糖的纯度。目前行业内采用的多为低压水解釜水解。近几年来,行业内也已开始探索连续水解技术。

       (2)加氢醇化技术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加氢醇化是指葡萄糖、麦芽糖、木糖等原料与氢气通过催化剂连续不断地进行化学反应,从而生成功能性糖醇的过程。按生产设备不同可分为釜式间歇式生产工艺、外循环半连续加氢工艺、连续化管式加氢生产工艺;按技术类型不同可分为催化加氢法、电解氧化还原法和生物发酵法。目前,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大多数功能性糖醇的氢化均采用高压釜式间歇式生产工艺、催化加氢法进行加氢醇化。近年来,功能性糖醇行业装备水平大大提高,通过使用新型催化剂及高温、高压、间歇氢化技术,使得功能性糖醇生产过程对催化剂和氢气的消耗大幅下降,副反应减少,从而提高了功能性糖醇的转化效率和产品纯度。

       (3)色谱分离技术

       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特制树脂对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的先进工艺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小、操作强度低等优点,因而在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功能性糖醇产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4)结晶技术

       结晶是指浓缩到一定浓度的功能性糖醇溶液通过一定的结晶条件得到纯净晶体,再通过洗涤干燥,得到结晶产品的过程。结晶技术是晶体木糖醇、晶体山梨糖醇、晶体麦芽糖醇等晶体功能性糖醇的生产关键技术。目前功能性糖醇的结晶方式主要有负压低温结晶、真空干燥结晶、喷雾干燥等方法。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大型化工设备的发展以及对功能性糖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生产自动化、原料综合化利用、应用技术向下游产业持续拓展的趋势。

       (1)功能性糖醇生产设备向绿色节能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功能性糖醇行业对生产设备有着较高要求。近年来,随着高压进料系统、连续离子交换系统、薄板换热多效蒸发器、先进的压榨压滤机、薄片过滤机以及全程DCS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应用,我国的功能性糖醇行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大力推进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功能性糖醇行业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产线的节能技改,不断淘汰高耗能工艺、技术和设备,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煤、电、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消耗及成本。

       因此,开发高性能的原料预处理绿色装备、节能减排的深度净化装置以及与各种功能性糖醇生产工艺相匹配的精细分离提取装备、高效集成反应分离装备和柔性多级耦合晶型控制装备,构建能效管理和设备维护的一体化平台,打造贴合符合工业4.0国际标准的绿色制造生产线,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智能化运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原料资源综合化利用,产业向“全生物利用、全过程利用、高值化利用”方向发展

       随着功能性糖醇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糖醇行业已从原先单纯以淀粉、玉米芯等为原料进行生产的方式,转向使用农业初级物、副产物、废弃物等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在原料方面,目前部分功能性糖醇生产企业已开始尝试进一步拓展功能性糖醇的生产原料来源,在原先以淀粉、玉米芯主要原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以半纤维素等为原料的功能性糖醇生产技术。

       在副产品方面,目前部分功能性糖醇生产企业已开始尝试利用功能性糖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玉米芯废渣,木糖母液等副产品为原料,开发生物质燃料、焦糖色素、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合成途径等。这些均显著拓展了产业链,有效提升附加值,实现了对资源“全生物利用、全过程利用、高值化利用”。

       (3)功能性糖醇产业链持续拓展,下游应用技术开发成为趋势

       与国外发达国家功能性糖醇行业相比,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在功能性糖醇制备的生产工艺(制备参数、提取及得率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对功能性糖醇在食品、饮料、医药、日化等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仍较为落后,影响了我国功能性糖醇产品在下游行业应用的进一步拓展,不利于我国功能性糖醇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功能性糖醇行业开始积极弥补这一短板,对功能性糖醇在下游行业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原本单纯进行功能性糖醇的制备生产,延伸到食品应用研究,进而拓展到基于营养生物学的功能性食品研发,拓展功能性糖醇产业链,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xl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