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我国大豆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及人民消费意识的转变,大豆蛋白逐渐出现在保健、方便、休闲食品中,这些食品在注重产品风味、口感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功能特性,大豆分离蛋白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其功能性质,如分散性、溶解性、乳化性、凝胶性、保水性、吸油性等,所以,不同产品对原料有不同的要求。
1960年后,美国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使大豆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4年日本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在中国吉林投资建厂,生产肉制品用大豆分离蛋白;2001年杜邦与河南双汇合资,生产肉制品大豆分离蛋白。现在,大豆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素肉食品、豆乳、冰淇淋、焙烤食品、巧克力、点心、调味料等多种食物中,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约60万吨,几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添加大豆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大豆蛋白市场被极度看好,吸引了大批投资进入,目前,国内大豆蛋白生产企业有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产能70余万吨,但产品几乎是清一色的肉制品用凝胶型大豆蛋白。生产技术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及人民消费意识的转变,大豆蛋白逐渐出现在保健、方便、休闲食品中,这些食品在注重产品风味、口感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功能特性,大豆分离蛋白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其功能性质,如分散性、溶解性、乳化性、凝胶性、保水性、吸油性等,所以,不同产品对原料有不同的要求。面对庞大的食品工业多样化的需求,众多大豆蛋白生产企业驻足肉制品行业拼杀,无视产品的技改和升级,所以,根本拿不出方便、休闲、保健食品行业需求的功能突出的大豆蛋白产品。而美国的杜邦,日本的不二总是能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的大豆蛋白产品以其优越的性能,引领国际市场的消费走向。
中国报告网在《中国大豆市场产销调研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3-2017)》中提到纵观我国的大豆蛋白企业,在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利用政策的倾斜,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生产商数量还是大豆蛋白的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但着眼点仅停留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设备改造、产业链的延伸方面,鲜有作为。大多生产企业仍然只有生产凝胶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
同一领域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价格的回归,但是很不幸,我们并没有看到代表国内生产企业技术进步的产品,但是价格竞争却趋于白热化。目前,大豆蛋白国内销售价格远低于出口价格,几乎是微利行业;即便是出口,国产大豆分离蛋白的价格每吨在2万左右,同期国际市场上大豆分离蛋白的价格每吨在3万元以上。行业认为也是企业间竞相杀价、恶性竞争所致,甚至引起了欧盟的反倾销调查。
剥去价格竞争的外衣,找寻国产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与美、日产品之间的差异。国产大豆蛋白基本上是肉制品用凝胶型大豆蛋白;而国际上3万元以上的蛋白基本不会涉足肉制品领域,全部用作保健、休闲食品原料。近20年来,保健、方便、休闲食品快速兴起,需求膨胀,大豆分离蛋白以其优越的功能性质赋予食品健康概念的同时,满足了食品加工对原料特性选择性要求,被广泛地应用到上述食品领域中。美国舒莱公司、日本不二公司提供了品类丰富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不同型号的产品强调各自的功能特性,很好地满足了附加值更高的保健、休闲、方便食品对原料特定的要求。并迅速占领相关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厂家可以拿出手的仅仅是肉制品用凝胶型产品,没有更多的产品参与竞争。在细分市场严重缺位,间接导致进口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二者价格的差距反映终端市场利润的差距。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