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牛肉行业产业链现状及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鲜牛肉、加工牛肉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1、 牛肉食品产业链概览

       1.1、 上游:养殖肉牛的牧场

       牛肉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养殖肉牛的牧场。在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的国家中,养殖肉牛的方式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和阿根廷等具有较强资源禀赋(草场资源)的国家一般采用“草原型现代畜牧业”的模式,以天然草地为基础,围栏放牧为主。以美国为代表的牛肉产业发达的国家习惯采用放牧散养、集中育肥的养殖方式,也俗称为“大规模工厂化畜牧”模式。在缺少资源禀赋或者发展程度不高的国家如土地资源贫乏的日本以及发展中的中国等依然采用“农户分散饲养模式”。相比大规模工厂化畜牧模式,农户分散饲养模式存在养殖效率低、缺乏规模效应和头均出肉率低等特点。


       1.2、 中游:肉牛屠宰和牛肉加工企业

       牛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屠宰和加工肉牛的企业。屠宰加工肉牛的企业一般分为小型屠宰商贩和大型屠宰企业。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肉牛屠宰和加工市场集中度较高,以大型屠宰企业为主。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巴西等,肉牛屠宰和加工市场集中度偏低,以大量非正规屠宰商贩和少量正规屠宰加工企业并存的模式为主。

       根据肉牛不同部位和品质,企业将肉牛屠宰和加工后销售给下游终端卖场。以美国为例,一般美国肉牛头均重量 1250 磅,净肉率为 62.6%,肉牛头均可产肉量为 777 磅。牛肉主要部位包括颈肉、肋骨、前腰肉、里脊肉和牛腿肉等。牛肉不仅根据部位划分,同时也依据品质不同划分等级,如澳洲有 M1-M12 的等级划分,日本有 C1-C5,B1-B5,A1-A5 共 15 个等级的划分,美国有 Canner(制罐级)至 Prime(极佳级)共 8 个等级的划分。中游企业将根据牛肉部位和品质的不同划分价格,再销售给下游的终端卖场。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

       1.3、 下游:终端卖场和消费者

       牛肉产业链的下游是终端卖场和最终消费者。经过屠宰和加工之后,封装好的牛肉将被销售给进一步深加工企业、零售商、食品服务商等,最终牛肉将以鲜肉、冻肉、罐头和零食等形式流入到各大超市、零售店和餐饮渠道等,而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就是消费者对于牛肉的购买和消费。

       2、 牛肉的供需关系

       牛肉的供给由肉牛存栏量和出肉量决定。肉牛的存栏量直接受到肉牛养殖周期的影响。以美国为例,从喂养、配种到产犊,一般需要 283 天。之后过 6 到 10 个月,小牛断奶,体重为 300 至 600 磅,并被送至 stocker operator 处育肥。小牛年龄 8 到 14 个月后,体重育肥到 600 至 800 磅,被送至 feedlot 进一步育肥。

       在牛年龄达到 12 至 22 个月后,且最终体重接近 1400 磅左右可以出栏,整个养殖周期长达 2 到 3 年。肉牛的出肉量受品种、饲料、技术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一般常用净肉重/总重量得出净肉率来衡量肉牛的出肉量。目前世界肉牛出肉量平均水平在 2000 百克/头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受益于规模、技术、品种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其肉牛出肉量均超过 2500百克/头。

       牛肉的需求由终端消费者决定。消费者对于牛肉制品包括鲜肉、冻肉、罐头和零食等的消费直接决定了牛肉的需求。牛肉的价格、部位和品质等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牛肉的选择和购买。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