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胶原蛋白行业现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化妆品领域需求愈加凸显

       胶原蛋白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具有营养和生理调节双重作用的特性是动物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一种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皮、骨、软骨、牙齿、肌腱及血管等部位。

       目前已发现的人类体内至少有28种胶原蛋白,常见胶原类型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以Ⅰ型、Ⅱ型、Ⅲ型胶原产业化运用较多。

胶原蛋主要类型

类型

分布

功能

Ⅰ型

真皮、骨骼、肌腱、韧带

活化上皮细胞、促进上皮细胞增生、促进胶原蛋白分解酵素、使皮肤有张力与弹力

Ⅱ型

软骨、玻璃体

维持软骨组织的完整性、刺激软骨细胞生长和再分化、诱导免疫耐受

Ⅲ型

婴儿皮肤、血管、肠

保持皮肤弹性、人体损伤修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胶原蛋白产业上游由制备胶原蛋白所需的原料供应商组成,而胶原蛋白原料又可分为天然胶原和重组胶原原料供应商;作为生物科技产业最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其下游应用场景广泛,涉及医疗、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美、化工、饲料等领域。

胶原蛋白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1世纪以来,胶原蛋白在国内的需求愈加明显,2016年我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16.8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增至2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11%。 

2016-2020年我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医疗健康是我国胶原蛋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比约47.8%;其次是护肤品,应用占比为13.6%。

我国胶原蛋白下游市场应用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活性胶原是胶原蛋白的重要品类之一,具有生物活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用于修复和止血,主要用于医学生物材料。由于活性胶原具备修复、保湿、美白等功效,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规模较大。其中,贴式面膜是目前活性胶原蛋白在化妆品领域主要应用,我国贴片式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年消费量从2017年的1.61亿张增至2019年的3.37亿张,年复合增长率达44.56%。

活性胶原与变性胶原的对比

 

活性胶原蛋白

明胶

变性胶原蛋白

生产方法

动物提取法/基因工程法

胶原在酸、碱、高温等作用下的变性产物

活性胶原或明胶水解

分子量

大于300kD

10-100kD

10kD以下

是否具有三螺旋结构

生物活性

具有完整的生物活性,起到修复、止血作用

低生物活性

低生物活性

共同点

都含有胶原蛋白特有的氨基酸成分: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

应用领域

·医疗生物材料:创面敷料、海绵、修复材料、人工组织/器官等

·功能性护肤品:皮肤屏障修复、保湿、美白等

·功能性保健品:关节炎辅助治疗、胶原补充剂

·注射填充材料:用于面部轮廓矫正、皱纹和瘢痕修复等医学美容

·明胶止血材料

·药用辅材:胶囊壳、粘合剂、血浆代用品

·食品添加剂

·化妆品/日用品

·化工原料/添加剂

·食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水解胶原口服液

·食品添加剂

·化妆品/日用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7-2019年中国贴片式医用皮肤修复敷料的消费量及同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
        《2021年中国医用胶原蛋白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