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有机奶粉市场占比仅1% 乳企纷纷加快布局

      报告网摘要:在国内婴幼儿奶粉行情进入下行通道之际,紧盯“超高端”消费市场的有机奶粉正在加快布局。近日,国内乳企巨头蒙牛宣布,旗下新品瑞哺恩有机婴幼儿奶粉正式推出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进口品牌垄断有机婴幼儿奶粉的局面,将有望逐步被打破。

      在国内婴幼儿奶粉行情进入下行通道之际,紧盯“超高端”消费市场的有机奶粉正在加快布局。近日,国内乳企巨头蒙牛宣布,旗下新品瑞哺恩有机婴幼儿奶粉正式推出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进口品牌垄断有机婴幼儿奶粉的局面,将有望逐步被打破。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我国有机乳制品起步较晚,品种数量很少,有机婴幼儿乳粉未来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创新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在国内婴儿乳粉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发展有机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将整体提升国产婴幼儿乳粉的质量水平。”

      奶源有限制约产量提升

      据了解,在国内进入有机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品牌并不多,到目前为止,有机奶粉仍以进口为主,销售较好的婴幼儿有机奶粉品牌包括有澳优能力多、德国特福芬、德国喜宝,国内乳企近两年陆续进入该市场领域,如圣元去年底才正式宣布进军高端有机奶粉市场,并推出有机优博配方奶粉产品,该奶粉为100%法国原装进口产品,并具有法国有机奶源、全程有机可追溯、中法两国双重有机认证等。

      今年4月,广东盐业与新西兰恒天然、新西兰GMP制药集团达成三方合作,也宣布联手将奥戈尼有机奶粉引入中国市场,首先进军成人奶粉,下一步将推出婴儿有机奶粉。伊利方面虽然尚未进入有机婴幼儿奶粉行列,但其早在2年前推出有机奶,业内认为不排除该公司未来会进入该高端领域抢占市场,目前推出有机奶是为将来有机奶粉上市作铺垫。

      有机婴幼儿奶粉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升温。据一份对新一代妈妈的调研数据显示,37.7%的妈妈愿意为“更绿色安全的食品”支付额外费用,29.5%的妈妈愿意选择通过“安全认证”的产品,远高于价格、进口等其他因素。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机奶粉在法国、德国等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市场占比达到30%左右,但目前国内这一块市场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从长远来说,国内的有机奶粉未来也会类似于欧洲,但全球有机奶源生产量非常有限,有机奶的市场份额不会太高,有机奶源的产量限制总的生产量。”

      “有机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占比不会太大,在奶粉领域里面仅占2%—3%。”乳业行业专家雷永军分析,国内奶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00亿元,有机奶粉估计也就是十几亿的市场规模,非常小。

      这么小的市场,为何国内乳企们仍争相进入?对此,业内分析,随着电商渠道冲击、我国陆续签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韩国等自贸协定,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此前一直攀升的国内婴幼儿奶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竞争激烈、利润逐渐摊薄。在种种因素作用之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众多乳企的迫切目标之一。

      “企业开拓有机婴幼儿奶粉市场,促进整个行业的细分和升级,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有助于脱离价格成本的竞争,刺激更多乳企探索业务新模式,开拓行业增长新蓝海。”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有机奶粉一定营养高?

      事实上,部分专家对有机奶和普通奶粉的品质、营养性差别有多大,心存疑虑。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首届有机婴幼儿奶粉论坛上,浙江大学有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删宣称,“根据丹麦科技大学研究发现,采用有机放养方式养殖的奶牛所生产的有机牛奶所含的维生素D水平比常规放养或圈养饲喂方式所获的常规牛奶高出20%。”

      不过,有专家指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有机奶的总量比较少,“有机”奶源属于一种稀缺资源,稀缺就会导致高价,“现在有机牛奶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有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在发生变化,有很多高收入家庭需要最好、最贵的。你说有机牛奶到底和普通牛奶有多大差异,其实我们也很难说有多大差异,就像一个LV包和普通包包,有机奶给人更放心,感觉更好。”

      “真正的有机奶很少,在欧盟、新西兰、澳洲也不多。如果能真正做到有机奶粉,我是推崇的。”国内乳业专家王丁棉也提出,“是不是真正的有机奶粉,有无检测标准?”据悉,国际农业对有机食品要求极其严格,不仅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规定,而且对牧场生态系统也要求全环境有机的,包括饮用水、饲料、草地、空气、土壤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机奶粉”属于“超高端”市场,其盈利能力无疑是最高的,很多乳企渴望涉足有机奶粉的领域,但受限于有机原料的稀缺性,要生产真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要跨越奶源和生产的障碍。以稀缺的奶源为例,它是制约有机奶粉大量产出的最大掣肘,有数据显示,目前欧洲每年生产的有机奶源6000吨左右,用来出口外销的仅有2000吨。美国耶鲁大学公布的国际环境测评指数显示,排名前四位的国家集中在欧洲。"

      尽管有难度,但正在蓬勃高速发展的有机食品市场,吸引不少企业投身其中。据透露,全球有机产品消费正在不断增长,其贸易额已达到400亿欧元,伴随着国际市场有机产品的不断升温,国内产品需求愈发旺盛的当下,有机婴幼儿奶粉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热点。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五年产业投资评估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带动黄油等固态乳制品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1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这一增速远超众多传统食品行业。预计到2029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595.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稳健维持在7.3%左右。

2025年09月24日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冻烘焙食品是烘焙产业的重要分支。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虽然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场景多元及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2024年,我国绿茶产量、内销量及出口量均保持增长,但收益端承压明显:产值、内销额与内销均价同步下滑,出口价格更是自2022年起便进入持续走低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新式茶饮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绿茶消费开辟了重要增量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场景与消费边界。

2025年09月17日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当前我国奶酪行业正在加大对原制奶酪的投入。一方面国产奶源供应充足,价格优势与品质均逐年提升;另一方面头部乳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基本解决马苏里拉、马斯卡彭等原制奶酪的生产工艺与口感的本土化改造,这些成为启动原制奶酪产线的行业底气。

2025年09月16日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随着B端餐饮市场持续扩大,连锁化程度加速提升,餐企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增长。预制菜作为餐企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市场需求随之释放。同时,社会节奏的加快也推动了便捷性烹饪需求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普及。在众多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来,预制菜在B端和C端市场的需求逐渐攀升。

2025年09月15日
减糖概念兴起 我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空间广 阿洛酮糖有望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

减糖概念兴起 我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空间广 阿洛酮糖有望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

我国是食糖消费大国,人均摄糖量高于标准。虽然近年我国食糖的总体消费增速比较缓慢,但是消费规模依然创近10年新高。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26榨季我国预计食糖消费量为1590万吨,同比增加0.6%。此外,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保持在30-31g/天水平,若扣除2024年糖尿病人数,则达到35g/天水平,高于《健康中国行动

2025年09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