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节就涨价,平时喝的几个牌子全都涨价了。”4月30日,长春市民陈光在某酒水销售处收银台旁不停地抱怨。
本地名牌中低档白酒价格已悄然上浮。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某本地酒每瓶由35元涨为42元,而某知名川酒则由108元上涨到158元,涨幅46%。“除了这几款受欢迎的酒涨价外,其他系列的国内品牌中档酒在月末都有10元—35元的小幅度涨价。”长春建设街上某烟酒超市经理修鼎南说。
长春一家大型卖场酒水负责人王经理表示,今年的情况有些特别,以往促销、捆绑、买一赠一的厂家,今年都没了动静,涨价“风”愈演愈烈。
2010-2015年中国食品饮料生产线行业深度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酒价上扬节日是噱头
目前并非白酒销售旺季,为什么企业在这个时候提高产品价格呢?除了众所周知的节日影响外,莫非还有其它因素支撑中低端市场白酒价格?
“造酒原料涨价是白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长春本地酒厂负责人刘经理表示,去年受市场供求影响,部分造酒原料减产,直接造成了价格上扬。
为何每次涨价都说成是成本上涨,这样的说法已经成了业内对外的统一口径。“成本上涨是托词,节前提价这个噱头才是主要原因。”长春酒商胡雪峰说。
应景涨价半月后价格将回落
节日前的价格变化,会不会成为一种信号,应景性涨价会不会传到整个市场,引爆“集体”价格的爆发。对此,业内人士金晶认为,中低端品牌市场占有率较大,除个别品牌有市场根基外,大多数中低端品牌还依赖固定人群,以价格赢得市场,这种纯市场性的涨价没有连续性。她预测,半月后,调高价格的部分白酒品牌将出现一个价格“回落”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