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蛋白粉行业发展回顾: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

       蛋白质粉是采用提纯的缺乏甲硫氨酸的大豆蛋白、或酪蛋白、或乳清蛋白、或豌豆蛋白的几种蛋白组合体,为人补充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与人体有关的氨基酸有20多种;氨基酸组成、数量以及多肽的空间结构不同,形成成千上万种蛋白质。成人从饮食中摄取的氨基酸有8种,儿童为9种,称为必需氨基酸。

蛋白粉的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蛋白粉行业上游来源较多,可以从牲畜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提取蛋白粉,还可从大豆、豌豆、小麦中提取蛋白粉。下游销售渠道较多,有电商渠道、哟啊点零售以及企业直销渠道。

蛋白粉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健身运动热潮兴起与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不断规范,加速蛋白粉行业的发展。2015年蛋白粉行业市场规模为8.42亿元,2020年增长至16.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87%。

2015-2020年我国蛋白粉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中国蛋白粉行业的销售主要有四个渠道,分别为直销渠道、零售药店渠道、电商渠道以及母婴店等其他渠道,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8%、31%、27%、5%。可以看出,直销渠道是目前蛋白粉行业的主要销售渠道。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将会上升。

2019年我国蛋白粉行业销售渠道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蛋白粉行业内上市企业主要有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上市)和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上市)两家公司。

我国蛋白粉上市企业概述

企业

概述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恩贝”)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核心业务的制药企业集团,其前身为创建于1969年的兰溪云山制药厂。康恩贝旗下拥有20余个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如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创立,2004年上市,股票代码为600572)、浙江康恩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历经多年的发展,康恩贝已逐步成为中国知名制药企业。

汤臣倍健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汤臣倍健”)成立于1995年,于2002年系统地将膳食营养补充剂引入中国非直销领域,逐步成为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先品牌,年销量超过10,000,000瓶。201012月,汤臣倍健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146。历经20余年的发展,汤臣倍健已拥有涵盖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粉剂等多个剂型的专业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中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康贝恩作为我国蛋白粉行业上市第一股,历年来总资产均大于汤臣倍健的总资产。但2018年以来汤臣倍健显现出迅猛的增势,与康贝恩的总资产差距越来越小。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康思贝企业总资产为98.6亿元,汤臣倍健为83.31亿元。

2017-2020年Q3我国蛋白粉上市企业总资产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0年初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蛋白粉企业的经销商、供应商、零售商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企业的生产、市场及销售活动无法按期正常开展,对蛋白粉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康思贝企业企业收入为67.7亿元,汤臣倍健为50.3亿元。

2017-2020年Q3我国蛋白粉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蛋白粉等膳食营养补充剂技术的提升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为蛋白粉的生产与销售提供保障。在产品技术方面,随着蛋白粉的需求持续上升,企业愈加重视对蛋白粉的研发,持续优化自身产品工艺,减少功效成分的损失,保证产品功效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质量更佳的蛋白粉,吸引用户。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断发展成熟的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加速电商渠道的发展,为用户购买蛋白粉提供便捷,降低用户购买成本。(TJL)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蛋白粉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市场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蛋白粉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