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的四大变化分析

   报告网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施行,从房地产,到新能源汽车,再到饮用水,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反向新发展。据悉,24日起,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开始实施,将统一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各种“花名”,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根据“新国标”规定,标签更改将给水企一个缓冲期,最迟期限是2016年1月1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施行,从房地产,到新能源汽车,再到饮用水,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反向新发展。据悉,24日起,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开始实施,将统一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各种“花名”,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根据“新国标”规定,标签更改将给水企一个缓冲期,最迟期限是2016年1月1日。

   据了解,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标是强制性标准,适用范围包括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饮用水“新国标”都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褪去“概念水”的外衣,百姓能否喝上“明白水”?

   变化一: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新国标”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即不是纯净水就归结为其他类饮用水,不允许用别的叫法。

   因此,现存的“蒸馏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离子水”,等等,都将被禁止出现在外包装标签上,明年1月1日前须更名完毕。这意味着,各种饮用水“花名”将退出市场。

   变化二:多了一排小字——“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

   当包装饮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注类似字样。

   变化三:对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作了新的修订

   取消了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

   变化四:常见的“饮用矿物质水”名称将不再允许使用

   “矿泉水”即为天然的带有矿物质元素的饮用水,而“矿物质水”所含的矿物质则是人为加工食物添加剂,名称上却很容易与矿泉水混淆,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故被禁用。

   专家:水主要满足新陈代谢 不必特意通过“喝水”补营养

   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有标准,但对电解水、去离子水、磁化水等五花八门的水名称,不仅国家,其实在行业内都没有什么标准。此前“概念水”的功能宣传也引来了专家的质疑和炮轰,被称为伪科学概念。有业内人士声称,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对人体有特殊功效的即所谓的“功能水”大都是炒作,事实上,水主要是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少,并不足以承担人体保健功能。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还需要特别注意饮用水的选择。

   营养专家也提示,人们如果日常生活饮食规律,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摄入的营养都能够满足自身需要,根本不用特意喝矿物质水等饮品去补充一些营养元素。尤其是儿童,更不应该过多喝各种“名头”的饮用水,饮用白开水就好。

   “一水多名”将终止,未来包装水不能再玩概念忽悠消费者了

   据中国饮用水行业分析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5-2020)显示:目前市场上,怡宝、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常见饮用水,售价便宜,大多在2元左右。而“概念水”售价则高得多,比如,一款500毫升的天然冰川活水,售价为9元,是普通饮用水的数倍。“新国标”实施,各种“概念水”统一归类为“其他饮用水”,“一水多名”将终止。包装饮用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这意味着以后饮用水生产商家在生产环节将更加规范。

   曾因“标准”繁多而热闹非凡的饮用水市场从此也将平静很多。“概念水”的退市,让人想起几年前对药品名称的规范管理。

   2006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新修订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并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此 “药监新政”强调药品通用名称必须显著突出,并对商品名及商标的使用作出严格限定,以着力解决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药多名”问题。

   有关包装饮用水名称的新规定和当时的药品名新规一样大快人心。为包装饮用水正名,不仅能吹掉饮用水名字的泡沫,而且有望吹掉包装水价格虚高的泡沫。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包装水完成“换装”后,选择喝什么水会更加简单、明确。这势必让那些打着各种“概念”幌子忽悠消费者的饮水现出原形,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饮水 “换名涨价”“制造用途”的现象,让百姓喝放心水,而不花冤枉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带动黄油等固态乳制品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1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这一增速远超众多传统食品行业。预计到2029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595.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稳健维持在7.3%左右。

2025年09月24日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冻烘焙食品是烘焙产业的重要分支。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虽然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场景多元及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我国绿茶行业:收益端承压 新式茶饮开辟重要增量市场

2024年,我国绿茶产量、内销量及出口量均保持增长,但收益端承压明显:产值、内销额与内销均价同步下滑,出口价格更是自2022年起便进入持续走低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新式茶饮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绿茶消费开辟了重要增量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场景与消费边界。

2025年09月17日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国产原制奶酪高歌猛进下我国乳清行业潜力释放 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进口依赖

当前我国奶酪行业正在加大对原制奶酪的投入。一方面国产奶源供应充足,价格优势与品质均逐年提升;另一方面头部乳企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基本解决马苏里拉、马斯卡彭等原制奶酪的生产工艺与口感的本土化改造,这些成为启动原制奶酪产线的行业底气。

2025年09月16日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BC端共同发力 水产预制菜行业成“爆品” 企业差异化布局下行业领先效应初显

随着B端餐饮市场持续扩大,连锁化程度加速提升,餐企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增长。预制菜作为餐企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之一,其市场需求随之释放。同时,社会节奏的加快也推动了便捷性烹饪需求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预制菜在C端市场的普及。在众多因素的驱动下,近年来,预制菜在B端和C端市场的需求逐渐攀升。

2025年09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