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包装饮用水“新国标”的四大变化分析

   报告网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施行,从房地产,到新能源汽车,再到饮用水,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反向新发展。据悉,24日起,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开始实施,将统一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各种“花名”,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根据“新国标”规定,标签更改将给水企一个缓冲期,最迟期限是2016年1月1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的政策的施行,从房地产,到新能源汽车,再到饮用水,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反向新发展。据悉,24日起,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开始实施,将统一市场上包装饮用水的各种“花名”,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根据“新国标”规定,标签更改将给水企一个缓冲期,最迟期限是2016年1月1日。

   据了解,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标是强制性标准,适用范围包括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饮用水“新国标”都带来了哪些新变化?褪去“概念水”的外衣,百姓能否喝上“明白水”?

   变化一:只分“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新国标”规定,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装饮用水只分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即不是纯净水就归结为其他类饮用水,不允许用别的叫法。

   因此,现存的“蒸馏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离子水”,等等,都将被禁止出现在外包装标签上,明年1月1日前须更名完毕。这意味着,各种饮用水“花名”将退出市场。

   变化二:多了一排小字——“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

   当包装饮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注类似字样。

   变化三:对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作了新的修订

   取消了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仅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增加了包装水产品中最常见的环境污染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指标。

   变化四:常见的“饮用矿物质水”名称将不再允许使用

   “矿泉水”即为天然的带有矿物质元素的饮用水,而“矿物质水”所含的矿物质则是人为加工食物添加剂,名称上却很容易与矿泉水混淆,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故被禁用。

   专家:水主要满足新陈代谢 不必特意通过“喝水”补营养

   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有标准,但对电解水、去离子水、磁化水等五花八门的水名称,不仅国家,其实在行业内都没有什么标准。此前“概念水”的功能宣传也引来了专家的质疑和炮轰,被称为伪科学概念。有业内人士声称,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对人体有特殊功效的即所谓的“功能水”大都是炒作,事实上,水主要是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少,并不足以承担人体保健功能。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还需要特别注意饮用水的选择。

   营养专家也提示,人们如果日常生活饮食规律,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摄入的营养都能够满足自身需要,根本不用特意喝矿物质水等饮品去补充一些营养元素。尤其是儿童,更不应该过多喝各种“名头”的饮用水,饮用白开水就好。

   “一水多名”将终止,未来包装水不能再玩概念忽悠消费者了

   据中国饮用水行业分析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5-2020)显示:目前市场上,怡宝、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常见饮用水,售价便宜,大多在2元左右。而“概念水”售价则高得多,比如,一款500毫升的天然冰川活水,售价为9元,是普通饮用水的数倍。“新国标”实施,各种“概念水”统一归类为“其他饮用水”,“一水多名”将终止。包装饮用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这意味着以后饮用水生产商家在生产环节将更加规范。

   曾因“标准”繁多而热闹非凡的饮用水市场从此也将平静很多。“概念水”的退市,让人想起几年前对药品名称的规范管理。

   2006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新修订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并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此 “药监新政”强调药品通用名称必须显著突出,并对商品名及商标的使用作出严格限定,以着力解决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药多名”问题。

   有关包装饮用水名称的新规定和当时的药品名新规一样大快人心。为包装饮用水正名,不仅能吹掉饮用水名字的泡沫,而且有望吹掉包装水价格虚高的泡沫。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包装水完成“换装”后,选择喝什么水会更加简单、明确。这势必让那些打着各种“概念”幌子忽悠消费者的饮水现出原形,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饮水 “换名涨价”“制造用途”的现象,让百姓喝放心水,而不花冤枉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