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初全球食糖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白糖价格一路走低

  导读:2014年初全球食糖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白糖价格一路走低。据统计,2013年10月21日以来,郑糖1405合约收盘价从5257元/吨的高点一路下滑,至2014年1月16日收盘,已跌至4472元/吨,累计跌幅高达14.94%,仅今年以来就累计下跌了6.62%。

    美糖再创新低,国内产区白糖现货报价跌至4500元/吨,郑糖主力1405合约随即失守4500点。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短期霜冻炒作再次燃起,收储传言纷纷,但市场普遍对此预期不乐观。若现货未来仍降价抛售,郑糖仍有可能再创新低。

  现货大幅下跌拉低期价

  外盘连续下跌,加之现货白糖价格不断下调。1月16日,郑糖空头再次发力下压,主力1405合约下破4500元/吨,再创新低。隔夜外盘方面,受国际食糖市场抛售压力增强影响,ICE原糖1405期约下跌24个点,以15.42美分/磅报收。

  据统计,2013年10月21日以来,郑糖1405合约收盘价从5257元/吨的高点一路下滑,至2014年1月16日收盘,已跌至4472元/吨,累计跌幅高达14.94%,仅今年以来就累计下跌了6.62%。

  在万达期货研究员刘永华看来,近期白糖现货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糖企正值生产高峰,蔗款兑付压力较大,需回笼资金。二是下游春节备货基本结束,现货买家再度入场或需等到正月十五以后。三是国际糖价下跌,原糖月度进口维持高位,挤占了国产糖市场。四是国家收储逐步退出,而采用利息补贴模式,国家不再承担价格下行风险,政策支持力度弱于去年。

  “连续的供应过剩给国内糖市以极大压力,同时今年相比前两榨季也少了政府收储的政策支持,并且之前市场预期的天气炒作以及年前采购热潮都没有能够兑现,因此现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华泰长城分析师袁嘉婕在接受中国证券采访时表示。

  供应高峰来临

  市场人士认为,巴西、泰国生产前景看好令本就欠佳的原糖价格雪上加霜,全球食糖供应充裕将继续压制国际糖价。国内方面,新糖即将进入上市高峰期,但春节备货也近尾声,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在收储政策预期不甚强烈的影响下,糖厂还将继续面临沉重的销售压力。

  刘永华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北半球天气良好,印度、泰国、中国均有增产,目前压榨进度快于往年,各国为减轻国内糖价压力,多对糖企进行资金支持,印度甚至重启了出口补贴。从全球来看,2013/2014榨季产销过剩量约300-400万吨,较前一榨季的1000万吨明显缩小,但贸易过剩量约400万吨,明显高于前一榨季的200-300万吨,是十余年来的新高。

  国内产量预计同比继续增加,进口无法遏制,总体来看,2013/2014榨季,供应仍处于过剩态势,但白糖已经连续下跌3年,从周期性角度来看,处于熊市末期,目前的价格运行处于寻底过程。

  广发期货研究员刘清力则认为,“生产期阶段性供应增加是正常的,但是白糖是全年销售,所以并不会带来太多不利影响。主要是目前进口糖的冲击与下游形式不太好,且企业资金面紧张,需要降价销售,如果年初不能挺价,自然表明业界对后市价格预期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虽中糖协计划启动本年度工业储备糖300万吨,但市场普遍对此预期不乐观。生意社分析师赵雪表示,“对于收储,炒作性质较大,具体来说,要看收储什么来源的糖,要是收储重点企业的,对价格影响不大。此外,如果国外糖价较低,国内糖价就上不去,整体来说,国内市场糖价上涨的空间较小,收储作用并不大。”

  郑糖将加速探底

  春节将至,现货备货基本结束,且期货投资者入市意愿并不强烈,加上内外盘继续下挫,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郑糖中短期走势仍将偏弱,不过当前郑糖距离底部已经不远。

  “当前下游用户白糖备货即将接近尾声,加之部分经销商看淡白糖后市行情,观望情绪加重,短时间内,白糖销量偏淡,白糖价格或将延续稳中有降走势。”赵雪认为,当前广西、云南、广东的白糖出厂价格都在4600元/吨左右,都是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的,春节过后也属于销售淡季,所以这段时间白糖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霜冻对价格的影响也相对偏小。

  从目前的供需格局来看,研究员黄尚海认为郑糖将加速探底。“主要是企业不计成本的抛售,可能不是短期行为,需要看一月份低价抛售的现货成交量有多少,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流动资金,也需要看通过1月的销售,到底能够为企业降低多少库存。如果这两方面做得好的话,在年后说不定可以企稳。”他说。

  至于郑糖价格将跌到什么位置,刘永华认为目前更多是情绪或资金对垒的因素,他表示,“市场能否回暖,需要关注几个时间节点:2月份工业短储300万吨能否实施;3月份主产区种植面积能否有效下降;4月份巴西开榨后,甘蔗制乙醇比例能否在今年55%的水平上继续大幅提高。”

  中国白糖市场发展态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由中国报告网白糖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白糖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白糖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白糖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白糖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仍存显著提升潜力 但代工模式下食安问题频现 亟待规范发展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仍存显著提升潜力 但代工模式下食安问题频现 亟待规范发展

近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长们对婴幼儿辅食的品质和营养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婴幼儿辅食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使用婴幼儿辅食来源调查中,有超7成消费者选择购买婴幼儿辅食。具体来看,2024年,有32.55%消费者会选择购买辅食,24.76%消费者会选择自制辅食, 42.69%消费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果蔬罐头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 国际市场地位仍旧稳定

我国果蔬罐头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 国际市场地位仍旧稳定

我国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果树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仅次于粮食和蔬菜。近年来我国水果产量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水果生产总量达到32744.28万吨,同比增长4.63%;人均水果占有量达232.28公斤。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