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利好连续释放 中国奶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乳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随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进入了深度执行期。2月8日,农业部组织部分省级农牧部门、中国奶业20强企业及其他企业代表、中国奶业协会和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旗帜乳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商奶业发展大计,并研究部署了奶业振兴“五大行动”——“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创品牌”、“讲好奶业故事”,以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


  对于中国奶业来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从2017年初《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春节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以及到近期奶业振兴“五大行动”的部署,一连串明显的政策信号无不体现了政府对奶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奶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央:利好政策连续出台

 

  奶业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中最具潜力和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2017年,面对“十三五”新形势,《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奶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四个突出”的发展原则,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未来五年奶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春节假期刚过,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中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在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方面,提出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

 

  而在2月8日农业部组织的专题座谈会上,农业部正式提出了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即:“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养好牛”,开展健康养殖行动;“产好奶”,开展质量安全行动;“创品牌”,开展奶业品牌创建行动;“讲好奶业故事”,开展中国小康牛奶公益行动。

 

  事实上,在今年1月举办的2017中国奶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五大行动”已初见端倪。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在论坛上介绍了今年农业部促进奶业发展的五项主要措施,其内容与“五大行动”基本一致。马莹表示,这些措施的设计基本路径就是通过制定完善标准,强化复原乳管控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中国乳业成长创造足够时间和空间;持续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防止倒奶杀牛;通过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实现节本增效,提高竞争力;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引导,提振消费信心。

 

  地方:实力支持红利落地

 

  中央连续对奶业释放政策红利,各地方政府对奶业发展也给予实力支持,或出台帮扶政策,或投入真金白银,或狠抓奶源质量,以促进红利落地。多重有利因素,昭示着中国奶业已迎来发展的春天。

 

  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前,河南省政府已发布《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为进一步推进奶业跨越式发展,全省要加大学生饮用奶推广力度,加强饮奶知识宣传,同时,文件还为奶牛养殖、奶企发展等上游产业送出政策福利。

 

  据了解,2017年天津将投入2200万元扶持优质饲草生产,包括专项扶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优质苜蓿青贮设备提升、建设苜蓿标准化青贮窖等。发展地产优质苜蓿种植可以替代进口高价牧草,让奶牛饲养户降低饲养成本。

 

  作为奶业大省,今年河北将全面落实奶业提振行动。据河北省畜牧兽医局介绍,河北将深入实施“粮改饲”工作,按照加快构建农牧业良性互动、种养业优势互补、以养定种、以种促养、以养促调、合理改种的思路,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保有万亩示范区和千亩示范片分别不少于10个和100个。河北还将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提高规模奶牛养殖场自建或合同流转订购青贮饲料种植基地比例,鼓励有效消纳粪污;鼓励各类草食畜养殖场,特别是家庭农(牧)场建设自有饲草料基地,推广“饲草种植—畜牧养殖—草产品加工—牲畜粪污利用”一体化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此外,河北还将引导乳品企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展生产工艺、产品功效、质量保障等科研攻关;并启动省级现代奶业集聚区建设,推进生产要素集聚优化。

 

  日前印发的《贵州奶业裂变发展实施方案》显示,贵州省三年内预计投资17亿元助推奶业“裂变式”发展,力争到2019年全省存栏奶牛达5万头、奶山羊3万头,年产原料奶20万吨,奶业产值1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贵州将新建10个存栏量30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14个存栏量2000头的规模化奶山羊场,这两项投资预计12亿元。为支持奶业发展,贵州省级财政主要对企业引进奶畜、冻精、扩能改造和冷链建设等环节实施补贴,整合“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及交通水利”等项目,支持奶源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湖南、云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纷纷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把好生鲜乳质量关。“河北省生鲜乳监管日报告平台”也即将启用,实行48小时调查追溯机制,将全面加强奶业质量管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