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有机食用菌市场表现

导读:2013年有机食用菌市场表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具活力的有机产品市场,由美国WAC(Washington Administrative Code)制定的WAC 16-157《有机食品标准和认证》(organic food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在2002年5月30日发布并开始生效,其中专门对有机食用菌标准生产操作进行了规定(wACl6-157-120)。

       1、有机食用菌生产技术概述

       有机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栽培环境、菌种、栽培原辅料及肥料、生产用水、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对栽培环境的要求,采取措施避免与常规生产场地的交叉污染,包括建立缓冲带、不使用合成物质进行熏蒸、消毒等;菌种的来源、生产环境、纯度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各国技术标准之间有所差异;栽培原辅料需为有机生产来源或经过认证的天然来源材料,或者是食用级辅料,不能使用合成肥料或杀虫剂之类辅助剂等;严禁使用被污染的水作为生产用水;此外,采取有效途径,对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也是有机食用菌生产中重要的环节。

       有机食用菌企业,在进行生产前需经有机认证体系认证。美国国内现有55家认证机构,并在加拿大、德国等19国内设有40家认证机构。共95家。现设在中国的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办事处主要有:美国的OCIA,德国的ECOCERT、BCS和GFRS,荷兰的SKAL,法国的IFOAM等。

       2、欧美地区主要有机食用菌生产国技术标准比较

       根据FAO统计数据,有机食用菌生产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荷兰、西班牙和法国,其中,后3个同属于欧盟地区。研究表明,加拿大在有机食用菌标准操作规程方面制定的更加详细、具体。所以此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以下主要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有机食用菌操作规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说明。

       2.1 北美地区

       在北美,有机食用菌的生产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能够为食用菌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每个品种都有其特定的光照、温度、湿度和营养需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机认证协会是当地唯一由政府资助的进行有机认证的组织,由其制定的《有机食用菌生产规程》,从栽培环境、菌种来源、虫害控制、疾病控制、卫生管理和培养料6个方面,对有机食用菌的生产规程进行了规定和说明。每一部分都从必备条件、允许使用范围、受控范围及禁用范围4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列出了范围和使用量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栽培环境:需有独立完整的空间用于有机食用菌的生产,操作间允许使用的材料包括木材、聚乙烯、玻璃、玻璃纤维、混凝土、塑料和铝等。如果使用木材,需要3年的转换期;2002年1月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木材,如果之前经过砷酸铜铬的处理,可以继续使用,但不能直接与食用菌生长的土壤基质接触;绝对禁止使用新的、CCA防腐剂处理过的木材。

       菌种的规定:与其他标准规程基本一致。尽量采用有机操作途径获得的菌种,但若使用常规途径获得的菌种,必须有材料证明其在生长过程中未使用禁用物质。虫害控制:最基本的是卫生条件的控制,采取合适的灭菌方法对工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能够有效地阻止虫害的侵袭和蔓延;在虫害控制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物制剂(主要针对疾病、寄生虫等)、机械陷阱清理技术、费洛蒙阱(Pheromone traps)、草药、肥皂(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但可使用食用级蜡)、除虫菊等;

       如果要使用硅藻土,需严格控制其用量;严禁使用抗凝血剂型灭鼠剂、混合型杀虫剂等。病害控制: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建议在整个栽培区域内进行水和空气的过滤;对工具和培养基进行巴斯德或高温杀菌;适当调节大气中CO2/ O2比例;可以使用中草药进行病例控制;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主要针对病原性细菌、真菌);严格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进行疾病控制。

       卫生控制:可以使用过氧化氢、蒸汽、沸水、酒精、紫外线等;若使用熟石灰、硫酸铜、碘酒、碱液、漂白剂(优先于其他的人工合成消毒剂)等。需严格控制其用量;严禁使用甲醛、人工合成的熏剂和真菌杀剂、溴化甲烷等;在进行有机食用菌种植之前的12个月,严禁使用上述受禁物质。

       培养料及车间设备在使用前需进行适当的杀菌处理;若使用动物粪便作肥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堆肥处理;所使用的谷物或秸秆等。需通过有机认证;堆肥处理过程中,需保证处理温度能达到57℃;若使用木段作为底料时,可选择桤木;培养料中可以添加天然激素类物质(包括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允许使用泥炭石、石灰石、泥炭;如果打算使用锯屑,需证明其不含禁用物质,必要时需进行重金属检测;如果使用的秸秆为非有机物质。需有材料证明其不含禁用物质;严禁使用传统化学肥料。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具活力的有机产品市场,由美国WAC(Washington Administrative Code)制定的WAC 16-157《有机食品标准和认证》(organic food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在2002年5月30日发布并开始生效,其中专门对有机食用菌标准生产操作进行了规定(wACl6-157-120)。对菌种的要求非常明确。必须使用有机菌种;如果培养基中含有琼脂,其所含的抗生素浓度不能超过0.04 g/L;用作培养料的锯屑、锯木等,必须证明其在被砍伐之前的3年内,生长环境未受到禁用物质的污染;且在砍伐后的预处理过程中,避免使用禁用物质。

       除此以外,2002年10月美国又颁布了一项新的法规《国家有机项目纲要》(The National OrganicProgram,NOP)。,对美国市场上所有销售的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标识做了详细的规定。N0P适用于所有与有机食品相关的农场主、加工制造商以及经销商,一旦违反,将会受到政府的严惩。NOP是一套覆盖了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整个流程的标准体系构成的法规。

       2.2 欧盟地区

       欧盟安全指标是世界上变化最快、要求最严的地区之一。欧盟法规(2092/91及其补充条款)对有机产品的生产法规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欧盟本地生产的有机产品,也适用于从“第三方国家”进口到欧盟的有机食品。

       在欧盟区域内销售的所有有机食品,都必须满足欧盟有机标准的要求,并需通过认证。所有与有机食品相关的生产者、加工者和包装人员都必须进行注册登记。这种制度确保了食品是在有机标准的指导下生产的,是对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保障。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未对营养价值和其他品质要素进行规定。

       根据欧盟有机立法,每个欧盟成员国都有义务保证在其管辖范围内生产的有机食品至少能够满足欧盟基本标准的要求。各独立的认证机构所采用的标准至少能满足国家标准的需要,允许使用地方标准,但必须高于国家标准。欧盟有机法规在不断的完善,促使各国家标准和其他有机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从而保证领先地位。

       对于有机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标准,各个成员国之间会有一定差异。以通用的欧盟法规2092/91为基础,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首先,菌种方面,目前还没有强制实行使用有机菌种,但其来源一定要明确;用于有机食用菌生产的有机肥料,最好全部来源于有机循环中产生的有机物质,这一标准不是绝对的,但必须保证其中非有机成分占有量不能超过25%(总量以除去包装和水分计),这其中包括转基因成分和牲畜粪便;有机生产者需满足卫生、清洁和消毒方面的有机标准,清洁剂、消毒剂的用量受到严格的控制,但不同的认证机构之间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目前。尽管已有许多化学物质获得允许用于食用菌栽培环境的消毒,但传统的蒸汽处理仍是有机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作为清洁和消毒的强烈推荐的途径。

       目前,我国的有机食用菌生产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制定发布的GB/T 19630系列《有机产品》标准中,从场地和环境、菌种、栽培、害虫和杂菌等方面对有机食用菌的生产进行了规定和说明,对菌种的要求无强制性规定,“尽可能采用经认证的有机菌种,并可以清楚的追溯菌种的来源”;在害虫和杂菌防治方面,允许使用低浓度氯溶液对场地进行淋洗消毒等规定,内容比较简单,在实际操作中指导性较差,不利于生产的控制。

       作为食用菌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用作原辅料的秸秆在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处理,栽培环境和管理中消毒剂和农药的使用等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制订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有机生产技术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报告详情请查询:中国食用菌市场产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4-2018)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全球阿洛酮糖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获批政策落地或致市场进入爆发期

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年的32.83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203.56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将达到544.82百万美元。而2025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

2025年08月09日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小米粉 大生意! 行业标准完善加速推动我国米粉市场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至今,米粉早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饮食图景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从清晨巷弄的烟火气到深夜食堂的灯火通明,“嗦粉”已然跨越地域界限,融入亿万人的生活节奏。根据红餐网数据,米粉行业自2020年以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了775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至836亿元。另也有数据显示我国粉类市场规模

2025年08月04日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