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发酵品制造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导读:2017年中国发酵品制造行业进入壁垒分析。首先,乳酸的工业化生产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其中菌株筛选及培育、发酵工艺控制与优化。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乳酸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1)技术壁垒

        首先,乳酸的工业化生产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其中菌株筛选及培育、发酵工艺控制与优化、乳酸分离与提纯及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等,都需要掌握核心技术;而以乳酸为原料生产和开发聚乳酸则需要掌握乳酸聚合催化技术、聚乳酸应用开发技术等。其次,为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产品持续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乳酸及衍生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持续推动核心工艺环节技术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最后,乳酸及衍生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也有较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培养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技术合格、操作熟练的生产线员工队伍,方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上述乳酸、聚乳酸领域相关技术的掌握、持续的技术进步及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建设等,都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因此行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乳酸及聚乳酸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业,规模经济性强,只有取得生产的规模经济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购置土地,构建厂房,购买各种生产设备、实验装置、检测仪器等。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又需要垫付较多的营运资金,以保证玉米等原材料采购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较大的资金投入对潜在投资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3)原材料壁垒

        玉米目前仍是发酵法生产乳酸的主要原材料,生产环节主要以玉米淀粉作为生物发酵过程中的碳源,因此生产过程中玉米用量较大。受运输成本的影响,必须在玉米主产区建厂,但如果企业玉米采购量小则难以获得稳定的供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公司厂区座落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内,多年来与当地玉米生产者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具有不可复制的原材料区位优势,从而对非玉米主产区的潜在进入者形成一定的原材料壁垒。

     (4)质量认证壁垒

        乳酸及衍生品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出于食品安全考虑,行业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对原材料准入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质量认证标准,只有产品质量认证达标且取得相应证书后,才被许可对外销售。因此,新进入者短期内面临门槛较高的质量认证壁垒。

     (5)客户依赖度壁垒

       乳酸类产品销售成功的关键除了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保证外,下游用户对供应商的规模、信誉、供货及时性、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等都有较高要求,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乳酸及其衍生品的生产属生物技术产业,行业特性使得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要求颇高,从初期试用到长期大批量稳定供货需要很长的周期,行业内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相对较为固定,从而增加了新竞争者加入市场的难度。

     (6)品牌壁垒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及添加剂生产企业品牌竞争不断加剧。产品要获得下游用户及消费者的认同,企业必须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打造品牌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所需时间也较长。已经营多年的知名产品、商标具备这种品牌优势,而新进入企业将会面临这方面的障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分析:技术驱动与供需格局下的高增长赛道

辣椒碱作为辣椒中关键的活性成分,已从传统的食品调味料跃升为医药、日化及特种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本报告从清晰的产业链入手,深入剖析了上游原料的波动性、中游以超临界CO₂萃取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以及下游多元应用的强劲拉动。在全球市场面临巨大供需缺口的背景下,以及在“辣味潮流”、健康需求、技术升级与政策支持四重动力的驱动下

2025年11月24日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减糖”政策和下游需求爆发 我国甜菊糖苷行业快速发展 头部企业效应显著

与市场上主流化学合成的高倍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相比,甜菊糖苷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而甜菊糖源于天然植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已被原产地居民实践所验证。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我国甘油二酯油行业:从“健康概念”到“国家战略” 老年控脂刚需撬动千亿市场

近年在健康消费升级与国家对国民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甘油二酯油已从“市场概念”升级为“国家健康战略支撑点”——中国营养学会、国家卫健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动发声,从营养科学与产业发展维度为其健康价值与战略地位定调。

2025年11月20日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行业:即食阿胶、鲜炖燕窝市场较成熟 同质化与原料瓶颈下企业如何破局?

即食滋补品市场竞争激烈,伴随着显著挑战。一方面,同质化内卷加剧,即食滋补品市场已进入红海,阿胶糕、枸杞原浆、人参液等品类高度同质化,品牌方为争夺存量市场,被迫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竞赛。另一方面,原料瓶颈持续,产业链上游(如驴皮、高品质燕窝、野生花胶)的供应依然刚性且稀缺,原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短缺持续威胁中游品牌方的

2025年11月20日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低温酸奶行业健康升级与性价比并行 全国龙头主导、区域品牌深耕双轨格局形成

长期以来,低温酸奶受制于冷链物流等客观条件,往往以线下为主要消费场景,大卖场、大超市成为低温酸奶主要销售渠道。而近年来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冷链物流设施的加速完善,低温酸奶线上销售额暴涨,复合增速远超整体乳制品和其他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淘系电商平台近三年1-5月整体乳制品销售额复合增速为6.29%,而低温酸奶近三年

2025年11月19日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低温鲜奶行业:乳业复苏新引擎 群雄逐鹿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

在乳业普遍下行的情况下,低温鲜奶市场逆势增长,成为推动乳业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表现好于常温纯奶等其他乳制品品类,2025年Q2我国低温鲜奶销售额增速甚至高达19.38%,渗透率持续提升下品类需求韧性较强。

2025年11月18日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行业新变局:迎消费升级和出海浪潮 市场呈现“多强、长尾”分布状态

芝麻油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调味品,长期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16-2023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由28.9万吨增长至36.33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芝麻油需求量将达38.48万吨。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果胶行业仍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低糖、低热量饮食趋势将打开低酯果胶成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柑橘种植大国,2024年总产量达6791.49万吨,为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柑桔类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果皮废料,使得果胶提取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势。

2025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