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运动营养市场受市场培育、渠道变革、基础设施等多因素促进行业跨入快速成长阶段。整体来看,国内运动营养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与发展,叠加近几年线上销售份额的快速提升。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整体来看,国内运动营养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与发展,叠加近几年线上销售份额的快速提升,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国产品牌(康比特、优恩等为代表)和海外品牌(Muscletech2、ON、Met-rx 等为代表)的两大阵容。我们认为,国内运动营养市场属于典型的蓝海市场,预计未来随着更多的海外品牌不断涌入到国内市场掘金,国内运动营养市场将跨入快速成长期,但不同品牌间的发展差距可能会被拉大,海外成熟市场体系下的明星运动营养品牌“降维攻击”在国内市场发展优势相对更为明显。
根据其品牌归属来划分,目前运动营养品牌可大致归为两大类别,即独立运作的运动营养品牌(Muscletech,ON 等)以及大众营养品牌旗下背书的细分子品牌(GNC、安利、Swisse、汤臣倍健等)。
相比而言,由于独立品牌专业性程度高,更易受到专业运动员的青睐,而大众营养品牌由于产品覆盖面更广,品牌知名度高,产品使用门槛低,其运动营养子品牌发展也相对不错。例如国内目前汤臣倍健旗下拥有健乐多以及美瑞克斯两个运动营养品牌,通过品牌裂变实现主品牌与子品牌的市场功能及定位区隔,实现全方位覆盖与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大众营养品牌/其他消费品品牌通过并购整合或者品牌裂变等方式不断地切入运动营养细分领域,将有效促进整体运动营养市场的不断扩容与成长。
相比于大众营养市场,运动营养细分领域品牌壁垒相对更高,且仍以专业化为主导,依赖核心用户群体的粘性与稳定性(领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与培育非核心用户群体,在产品生命周期延续与更迭上需要持续地产品研发与产品创新的投入。
我们认为,国内运动营养市场的未来成长也将遵循成熟市场发展路径,即潜在成长性主要来自自然增长与群体扩容两方面,一方面行业的自然增长(即行业渗透率提升)由于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线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线下运动场馆、健身房等)以及国内群体运动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受众群体的延伸与扩容(即消费群体基数扩容)则表现为运动营养潜在消费者由专业化的运动群体向非专业化的运动群体以及大众体育爱好者等延伸与扩散,尤为重要的是,潜在的消费群体基数扩张进一步决定着行业整体蛋糕能否实现更大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运动营养品消费的演变发展路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国内还处在销售产品的初级阶段)。
根据 Roland Berger 的数据,2015 年中国运动营养人均消费水平仅为0.07 美元,而同期美国运动营养人均消费水平为20.61 美元。因此,由于目前国内运动营养市场仍处于低渗透率阶段,且现阶段国内仍处于以专业人群用户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初期阶段,未来行业成长与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