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方便面市场持续下滑的颓势

导读:2016年我国方便面市场持续下滑的颓势。曾经的速食之王方便面,正面临市场持续下滑的颓势。行业巨头康师傅今年前三季方便面业务收益下滑幅度约12%。
         参考行业报告《
2017-2022年中国方便行业市场监测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曾经的速食之王方便面,正面临市场持续下滑的颓势。行业巨头康师傅今年前三季方便面业务收益下滑幅度约12%;曾经年销售额20亿的五谷道场,则在近日被挂牌出售。以下是2016年我国方便面市场分析:


  康师傅方便面销量跌回5年前

  在方便面领域,康师傅销量跌回5年前。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方便面业务的收益为25.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8.54亿美元,下滑幅度大约为12%。

  作为康师傅的支柱业务之一,方便面销售额早从2014年就开始下滑。在2013年达到43.3亿美元巅峰后,2014年已降至41.38亿美元,去年更进一步降至36.13亿美元,大约和2011年(当年方便面销售额为35.92亿美元)时的水平相当。

  对于今年前三季业绩下滑的原因,康师傅在财报中称:“受棕榈油价格上升影响及品牌建设提高广告收入,造成毛利率下滑。”相比饮品、方便食品及其他产品,方便面业务的跌幅也是康师傅整体业务中最多的。

  业绩下滑对康师傅股价也形成影响。华商报发现,截止上周五康师傅控股(00322.HK)的收盘价为每股9.290港元,与2011年8月最高时的每股24.552港元相比,下跌六成多。目前,康师傅控股的总市值约520多亿,与最高时的1400多亿相比减少近900亿。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在今年9月将康师傅剔除出恒生指数成分股。中信建投投资顾问孙佳欣介绍,成分股是计算港股恒生指数的公司股票,作用接近于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中的成分股。被纳入或移出成分股对一只股票的影响不大,多是因市值变化或其他因素而被调整。

  方便面市场价格战渐歇

  康师傅方便面业绩萎缩,其实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曾以非油炸出名、创造年销售额20亿左右的五谷道场连年亏损,近日被中粮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另一方便面巨头统一企业,去年方便面业务同比也下降了4.9%。

  快消品调研机构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去年以来,针对蓝领工人的产品受冲击最大。以销量来衡量,2015年中国方便面销售下降了12.5%。另据AC尼尔森统计,中国方便面市场2011-2015年连续五年下跌,虽然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有回升,但今年三季度销量又下跌了5.4%。

  市场衰退使得方便面巨头多年来的价格战渐歇。华商报在西安市吉祥路某连锁超市看到,时至年末,不少食品和饮料都推出促销活动,但方便面的价签上却很少有打折字样。正在这里购物的市民孙女士说,以前来不及做饭的时候就下碗泡面凑合,现在觉得常吃方便面没营养。

  不少泡面族变成了外卖党

  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品指数的报告认为,中国方便面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口的下降,并且低端制造业岗位被转移到孟加拉国和越南等成本更低地区。

  对这一原因,财经评论人士余丰慧并不认同。他觉得这样的分析以偏概全:制造业的确不景气,但通过方便面这样的消费品还反映不出来。他说,和化妆品、护肤品的销量增长相比,方便面销量的下滑恰恰说明国内消费品质的提升,这是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体现。

  华商报发现,如今各品牌方便面的口味渐多,但消费群体却有流失。不少人不再专情于此转向其他“方便饮食”。在高新区上班的王先生说:“以前上学时没有太多选择,常在宿舍泡面吃,现在不如叫个外卖菜样丰富还方便。”像王先生这样的泡面族变身外卖党的并不在少数。

  如今西安各商超的方便面货架上,进口品牌越来越多,吸引着年轻顾客的注意。近期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上非常火的韩国某品牌辣炒火鸡面,在西安一些跨境商品超市有出售,单价大约6元左右。

  西安某进口超市刘姓负责人介绍,进口方便面主要是日、韩及泰国品牌,单价多在5元以上比国产品牌稍贵一些,“进口品牌的口味和口感上更多样,除了海鲜、浓汤猪骨、炸酱还有柠檬味、青咖喱味等,顾客买着尝鲜的比较多。”

  方便面厂商需要适应角色变化

  面临市场下滑的挑战,近两年来,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统一等企业改变之前的价格战策略,开始转向多产品线竞争。

         那么高端化产品能否挽救方便面行业的连年颓势?有业内人士认为,高端化并非万能药。作为快消品的方便面不够健康、不够营养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方便面的需求在减弱。“方便面作为速食品过去在出差、旅游中需求量很大。”陕西经典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林认为,高铁普及又挤压了这种需求。方便面市场的萎缩已不可避免,厂商的不断创新让方便面市场形成高端、低端两极分化的产品趋势,但仍然要直面市场与自身角色的转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随着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新规正式实施,“零添加酱油”这一模糊表述在预包装食品上正式退场,标志着酱油行业正步入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的新竞争时代。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来适应市场需求,应转向产品品质、口感、营养等实际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同时,企业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

2025年06月27日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我国是全球椰子水饮料主要消费国,2024年零售额占全球总零售额的比重为20%左右。椰子水饮料主要分为椰子水、椰汁、厚椰乳。椰汁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呈现“一超两强”竞争格局。椰子水与椰汁相比,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十足,目前呈现海外品牌占主导状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厚椰乳需求随着椰子类现饮制品的迅速走红而

2025年06月18日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近年来,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下,新鲜水果对水果罐头形成较强的替代作用。水果罐头市场受到冲击,2017-2022年行业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消费动力不足,我国水果罐头出海势头强劲。从出口品类看,我国水果罐头出口以橘子罐头和桃子罐头为主,总占比达68%。

2025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