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制糖业问题和矛盾诸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导读:2016年我国制糖业问题和矛盾诸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行业。
  参考行业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制糖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行业。我国食糖生产和消费长期以来一直以蔗糖为主。通过对制糖业现状分析了解到,当前国内制糖行业正处于异常困难的时期,集中体现为外糖大量涌入造成供大于求。

  2016年我国制糖业发展现状分析
  尽管在《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支持蔗糖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利好消息的背后,中国食糖产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近日,有消息称英联食品集团正在考虑出售旗下中国糖类业务,包含在中国广西的5家甘蔗糖厂和东北的5家甜菜糖厂,售价或达10亿美元(约合65.13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食糖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英联反而要出售中国糖类业务,这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糖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总体上看糖料亩产近20年来都呈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与糖料面积同步起伏的是糖料和食糖的产量,全国食糖产量由1949/1950榨季的26.1万吨提高到2002/2003榨季的1063.7万吨。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甘蔗生产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全国甘蔗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中。甘蔗业的向好发展,使得我国制糖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回顾中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食糖产业得益于全面放开经营的市场化运行道路,在政策的扶持下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食糖产量和消费量均大幅增长,目前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但因受国际糖价价格的影响,2013年中国国内糖价持续下跌,制糖企业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亏损,这着实给食糖行业敲响了警钟。2013/14榨季全行业亏损97.6亿元,糖企亏损面超过90%。2014/15榨季全行业亏损预计约20亿元,制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问题多多 矛盾重重

  目前,中国食糖产业正处于整合和变革时期,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从糖农到用糖企业,各环节都面临全新市场环境的考验。基于当前种种原因,现今我国食糖产业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

  一是国内食糖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国产食糖成本高昂。卓创糖类分析师孙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受人口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食糖消费量始终保持持续稳增长,长久下使得国内食糖供不应求,缺口不断扩大,2015/2016年度供需缺口高达590万吨,超过国内食糖产量的50%;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模式,使得甘蔗户均种植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度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是进口糖价格优势明显。孙悦指出,为保护蔗农利益,国家不得不一再提高甘蔗收购价格,致使国内甘蔗价格远高于世界主要产蔗大国。原料成本高,制糖成本更高,国内外食糖价差随之不断扩大。由于进口糖能获得高额回报,沿海区域接近原糖进口港口,可缩减企业加工成本,于是不断有大型原糖加工项目在沿海地区开工和投产。我国食糖进口量自2010年开始大幅增加,2015年食糖净进口量达到477万吨。可以说,进口量越大,对内陆糖企的冲击就越大,沿海糖企的成本低于内陆企业,利润自然高于内陆企业,因此国内不少内陆糖企正举步维艰,亏损严重。

  三是难以规避的走私是食糖产业向前发展的阻碍。孙悦坦言,近两年,国产糖由于产量下降步入上行渠道,而国外糖价格相对偏低,二者出现较大价差,导致一些国外糖源从我国边境非法进入国内,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走私糖的存在搅乱正规市场秩序,也扰乱了糖价的合理发展。

  当然我国食糖产业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山东省东方糖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红利过后,刘易斯拐点来临,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国内农业人工成本的增加呈持续的趋势。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利于升级改造,提高效率,同时抗风险能力很低,这是制约国内食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南宁糖价从2011年的最高7800元/吨持续下滑到2014年的最低3850元/吨,价格跌幅超过50%,跌出成本线,制糖企业大幅、大面积亏损。2011/2012年榨季,全区制糖企业盈利由上榨季的82.3亿元减少到19.25亿元,下跌76.6%,亏损面34.95%;2012/2013年榨季,全行业亏损15.25亿元,亏损面扩大至78.64%;2013/2014年榨季,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到31.69亿元,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86.27%。同时,由于食糖价格的下跌,倒逼广西连续三个榨季下调糖料蔗收购价格,从2011/2012年榨季的500元/吨,连续下调到2014/2015年榨季的400元/吨,低于全自治区糖料蔗平均种植成本。全区蔗农因收购价格下调,3个榨季累计直接损失62.5亿元。

  石凡告诉记者,国内糖业亏损直接打击制糖企业参与食糖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未来食糖生产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糖料收购价的下降,从而影响糖农收益,打击糖料种植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下降。对下游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耕地糖价格较高,只要内外盘的利润窗口存在,下游生产企业势必会选择加工糖来替代,这反而会加剧国内食糖大量进口的状况,甚至为走私糖打开空间。从发展的趋势看,耕地糖产不足将是常态,保护国内产业,平衡原糖进口,规范市场秩序,是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1991年我国建立了储备糖制度,政策目标主要是为以合理的价格保障食糖的有效供给,其次是保护我国食糖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确保整个食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以往看来,国储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我国整个食糖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近几年来,国储糖从政策实施到切实产生效果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造成市场稳定、平衡产销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

  对于制糖企业如何冲出重围、实现盈利,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转型,中国种植甘蔗的地方很多,但能种植富硒甘蔗的地区较少。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开发高附加值的富硒红糖,是糖业转型新希望;其次技术创新,当前,国内糖企只生产白砂糖,品种单一者居多,对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适当加工原糖势在必行;加强糖料作物机械技术研发,提升糖料作物种植的机械和规模化水平,从源头上降低食糖生产成本,提高糖企综合竞争力。

  对于国家食糖政策个人认为将围绕以最少的成本满足国人对白糖最大需求为中心,以保护制糖企业生产积极性和提高糖农收益 为两个基本点,确保降低中国食糖安全危险边际。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魔芋种植面积减少 我国魔芋加工行业产品价格走高 食品类广阔市场空间仍待挖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购买力增长,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膳食纤维摄入愈发受到重视,为魔芋加工终端商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4-2023年我国魔芋终端商品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2024 年我国魔芋休闲零食市场规模突破 183 亿元。2024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

2025年07月22日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有望回升 加工端“三超多强” 消费结构待升级

2019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已形成“三超多强”竞争格局。乳制品同类产品口感同质化强,叠加营养的功能属性,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长,先发者可以靠全国化的品牌投放和渠道铺货做到极大单品。而品类的延展性不断(保温方式、口感、功能)意味着企业天花板高,因而战略驱动是平台型企业胜出的关键。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快于需求且高度集中 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基于完备的玉米产业链与规模经济优势,我国在玉米淀粉生产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国。玉米淀粉作为“工业黄金”,应用已从食品添加剂逐步拓展至医药、纺织、造纸、新能源等战略领域。随着下游市场稳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玉米淀粉消费量已维持在 2700 万吨左右。从供需两端看,在供给侧改

2025年07月01日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酱油行业进入“以价换量”阶段 新规下零添加酱油或退场 厂商纷纷寻求突围之路

随着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新规正式实施,“零添加酱油”这一模糊表述在预包装食品上正式退场,标志着酱油行业正步入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的新竞争时代。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配方优化来适应市场需求,应转向产品品质、口感、营养等实际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同时,企业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消

2025年06月27日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椰子水饮料行业:椰汁市场“一超两强” 椰子水国产替代空间广 厚椰乳需求快速释放

我国是全球椰子水饮料主要消费国,2024年零售额占全球总零售额的比重为20%左右。椰子水饮料主要分为椰子水、椰汁、厚椰乳。椰汁为重要品类,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呈现“一超两强”竞争格局。椰子水与椰汁相比,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十足,目前呈现海外品牌占主导状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厚椰乳需求随着椰子类现饮制品的迅速走红而

2025年06月18日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水果罐头行业:内销动力不足 出海势头强劲 真心等传统食品企业处相对领先位置

近年来,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下,新鲜水果对水果罐头形成较强的替代作用。水果罐头市场受到冲击,2017-2022年行业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消费动力不足,我国水果罐头出海势头强劲。从出口品类看,我国水果罐头出口以橘子罐头和桃子罐头为主,总占比达68%。

2025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