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产牛奶市场的质量问题依旧让老百姓怀疑。国内消费者对牛奶的信心不足。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牛奶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国内消费者对牛奶的信心不足。或许这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后遗症,自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严重超标事件发生后,虽然农业部连续多年不断提高质量要求,但这一隐忧仍存在于老百姓心中。
农业部已连续七年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均大幅高于国家药准,三聚氰氨等违禁添加素保持在百分之百监控范围内。
虽然近年来,国内多个牛奶企业的多款产品在国际乳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者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但国产牛奶的质量问题依旧让老百姓怀疑。
纵观上半年牛奶的走势,在激烈竞争的背后则是企业格局重构的迫切发展诉求。事实上,在上半年牛奶的发展结构中可以看出,虽然常规奶的利润已较薄,但仍然是企业业务格局中的主力。虽然放缓各有各的问题,但行业大背景仍然是影响的主动力。
随着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的逐年提升以及人口与渠道红利的结束,行业供不应求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的消费者需求更多由企业产品创新拉动。
低温未来的空间更大,竞争格局也相对缓和。但低温产品因受制于奶源、冷链、消费习惯及商业模式,发展速度一直偏慢。
2016年1-8月,国内累计进口鲜奶42.3万吨,同比增长63.4%,几乎追平去年进口总量,预计今年总量或将超过70万吨。
2016年1-8月,线上有超过300个进口牛奶品牌,数量上远高于国产牛奶,品牌集中度却远低于国产牛奶,TOP5品牌份额只有48.5%,同比反而下降了16.2个百分点。品牌数量多、价格低,必然会进一步冲击国产牛奶的销售,面对这种乱象,也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进口牛奶市场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