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茶企如何让进军茶饮料


   今年夏天,饮料市场又掀起了新一波茶饮热。三得利在北京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大力推广黑茶饮料,可口可乐也加大了原叶茶的宣传;6月,康师傅铁观音茶随着央视广告,遍布大街小巷。
  在日本,茶饮料已超越碳酸和果汁饮料,成为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品种,且呈现上扬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茶饮料竞争看上去似乎几近惨烈,但其实,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面对难得的机遇,饮料企业风风火火。在这场依然处在“起步阶段”的茶饮热战面前,茶叶企业该当何为?是作为原料企业乐观其成,还是投身其中分一杯羹?
  茶企在观望
  茶叶企业普遍看好未来的茶饮市场,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茶企对这一未来市场却隔岸观望。
  某知名绿茶企业老总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投资茶饮生产线,最近五年内也没有投资的规划。”笔者调查了福建、湖南、贵州、安徽等不少茶区的大型企业,均没有发现相关投资计划。何以如此?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的观点说出了多数茶人的心声,“动辄上亿元的宣传推广经费,庞大的营销网络,大批量铺货,乃至于拖沓的回款期,这些都超出了多数茶叶企业的营运能力,风险太高。”
  河南信阳市五云茶叶集团副总欧阳道坤说,“旭日升当年风风火火,响遍全国,从大型超市,到乡村小店,都有旭日升的茶饮料。如今,由于管理不善,旭日升早已经销声匿迹,乍起乍落之间,只留给茶行业沉思的背影。包括我们在内的不少茶叶企业,都有大笔货款呆坏在旭日升的账户上。”
  如果说,作为新兴企业,旭日升的陨落让茶叶企业对茶饮生产提高了警惕,那么,传统茶企的茶饮颓败则“撞碎”了不少茶企的茶饮梦。
  早在1995年,中国就已经有了一家茶叶企业投资茶饮生产。罐装茶饮料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时年14岁”。1981年,日本伊藤园发明了灌装茶水这一新型饮茶方法。自此,罐装茶饮从日本扩展到东南亚、欧美、我国港台和大陆。当时,伊藤园生产灌装茶水的原料铁观音,来自福建安溪。安溪茶厂作为原料供应商,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在中国引入了一条完全的铁观音茶水灌装线,成为茶叶行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生产线采用原汤高温灌装,不添加任何糖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用易拉罐包装,是真正的原味茶。
  唐密茶道传人谢美霞女士,曾经是这家企业的北方区负责人,并负责茶叶企业该首款茶饮在北京地区的推广。她说,“茶水是真正的原汁原味,比当前市面上的原味茶‘更像茶’,而且携带方便,我们这种不喝饮料的老茶人,对它也恋恋不舍。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自己带着路上喝;和超市经理洽谈的时候,请他们品尝,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北京销区当时拿了一吨货,业务员喝了一半,超市经理喝了一半。虽然品质好,但是市场洽谈不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进入超市的渠道太难了!”最后,这家企业的茶饮产品全部出口俄罗斯等国外市场,“远走他乡”。
  茶企开拓国内茶饮市场,铩羽而归的不仅仅是安溪茶厂这些“年轻后生”。北京地区具有百年历史的某老字号茶企,曾经努力尝试做大茶饮业务,最后也黯然收场。茶书网总经理陈龙认为,“老字号与茶饮之间存在品牌和文化鸿沟。老字号的忠实客户群,是年龄稍长的老茶人,而茶饮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在老字号门店卖茶饮,自然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店外卖茶饮,营销能力又跟不上茶饮市场的节奏。老字号茶饮夭折,卡在了营销环节。”
  茶饮缺茶味?
  7月28日,记者携带号称原味浸泡的某知名品牌铁观音茶饮料,走进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一家茶店。在记者的一再劝说下,店老板终于品尝了一口——在专业茶人眼里,茶饮似乎“不配叫茶”,更不值得品尝。
  “这种号称原味的茶饮,实在太多了,简直泛滥成灾。就以这瓶铁观音茶为例,加了白砂糖,口感发腻,不仅缺少茶味和茶香,而且没有回甘,差极了。除了名字像铁观音,其他一概不像。”品尝过一小杯以后,她再也不肯多喝一口。
  目前的茶饮市场,娃哈哈、统一、康师傅、可口可乐等知名快消企业占据主流地位,引导着行业的发展,主导着消费者的“茶饮”观。甜甜的口感,似乎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需求,茶饮企业也是主打年轻、时尚、运动的元素,而传统茶叶企业的文化定位则是内蕴、隽远。同一个“茶”概念,在快速消费品企业和传统茶企业中产生了明显不同的影象。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有多年茶龄的老茶人来说,喝茶饮料不啻于自虐,简直就是虐待自己的味觉和嗅觉。看来,茶饮料和茶确实有着迥异的市场区隔。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说,“传统茶叶企业很少直接生产茶饮料,但是,作为原料供应商,茶企也在茶饮料市场的膨胀繁荣中得到了很多好处。无论大家怎么看,茶饮料都是对传统茶产业的创新,是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绝大多数茶饮料都是含糖茶饮,糖分作为重要的添加剂,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其实,茶饮添加糖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遮掩茶成分的‘低劣’。多数茶饮使用的原料都是品相较低的茶叶,口感差,添加糖分就是为了掩盖这一缺憾。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口感,是概念。能跟茶叶贴上等价号,为产品贴上茶标签,就万事大吉。”某知名茶人说。
茶企有优势
“茶”字可以有多种写法,“茶饮”也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当前,多数茶企依然在观望,少数敢于尝试的茶企已经奋战在了茶饮商海第一线。普洱之乡云南澜沧江的普洱茶企、黑茶之乡湖南安化的黑茶企业,乃至主营出口的福建铁观音茶企,都在努力尝试新的发展路径,颇有星星之火意欲燎原的气势。他们会重复既往茶企的历史吗?是否会继续败走麦城?茶企做不起茶饮,会是一种宿命吗?
有茶人认为,茶叶企业中一定会发展出几家全国知名的茶饮企业。不懂茶的企业主导茶饮行业,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某资深茶人说,“茶饮需要茶叶企业,我相信这是一种宿命——如果有宿命的话。可以说这是信仰,也可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和预测。”
回顾早期的先行者,茶企折颈茶饮,都是茶企的错吗?还是市场环境使然?八马茶业副总林荣溪说,“茶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上,依然处在生产基地、茶叶品牌的建设中,茶饮、茶叶提取物等后续产品,还没有排上多数企业的议事日程。早期茶企折颈茶饮生产,有生产企业自身组织不完善和行业发展不到位的双重原因。”
在人才和资金充分流动的今天,茶企的营销和资本短板是否能阻挡行业的发展?据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教授介绍,在目前的三类茶饮生产工艺中,小规模的生产线只需要500万元投资,市场分析可实现4000万年销售额。某风险投资经理说,对于投资建厂来说,500万投资额度并不大。这是一个“不差钱”的时代,只要有好的项目,一定会吸引投资者的眼光。有丰厚的资金保障,一定能做好营销工作。关键是,首先建起看得见的项目,这样才会吸引外来投资。
在目前的茶饮市场中,茶企的优势何在?“知茶味!”与饮料企业相比,茶叶企业有丰富、优质的茶叶资源。茶饮的竞争力,依赖于好茶、好水,这为茶叶企业生产广受欢迎的茶饮奠定了基础。三得利茶饮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的茶饮市场,依然是低糖茶饮占主流,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无糖原味茶饮。在日本和香港市场,茶饮产业已经走过了低糖茶饮阶段,无糖茶饮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记者采访获悉,罐装茶水的首创者伊藤园,近期将在上海等城市试点推广无糖茶饮,开始尝试在我国内地市场大规模推广这种未来茶饮。
某资深茶人说,目前,这是一个茶饮转型阶段,缺少真正的霸主,茶叶企业介入恰逢其时,正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目前的茶饮行业,消费群体定位雷同,呈现统一、康师傅、可口可乐争霸的局面。这种竞争格局,为茶叶企业投身茶饮留下了“蓝海”空间——年龄稍长、钟爱茶味的消费者。一位策划营销师说,“茶叶企业,可以将茶叶品牌忠诚度成功转移到茶饮产品,同一个品牌的茶饮料和茶叶还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携手并进,共壮声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近年来,我国面粉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为速冻水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材料。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面粉产量达8901.2万吨,同比增长2.0%。

2025年05月10日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目前,我国零食行业处于“量价齐升”黄金期,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元,资本相继涌入零食赛道,头部企业扩张速度加快,市场“热战”开启。然而,扩张速度加快所带来的“后遗症”也随之浮现,如价格战、产品同质化、渠道类似等等问题,行业整体利润下滑。因此,当前我国大部分零食企业看似遍地开花,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

2025年05月10日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是速冻食品第一大品类,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近年,家庭的小型化、速冻技术的提升、冷链物流的完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共同推动了速冻食品需求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作为速冻食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速冻面米制品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不断扩容。到目前,我国速冻面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速冻食品凭借新鲜、营养、卫生、口味佳、复原性好、储藏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万千家庭冰箱中的“必备品”。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强势突破1688亿元大关。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攀升,至20

2025年05月08日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2024年,我国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外部零售渠道分流、消费需求转变和经济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

2025年04月28日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我国软饮料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软饮料作为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具有高度稳定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较低,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