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酸奶优劣势分析:生产技术提高 人均酸奶消费水平较低制约行业发展

       酸奶即酸乳,是以原乳或复原乳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发酵剂后,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而成的饮品。按照成分划分,酸奶可分为原味酸奶和风味酸奶。其中原味酸奶可细分为乳酸和发酵乳两类,风味酸奶可细分为风味乳酸和发酵乳两类。按照制作工艺划分,酸奶可分为凝固型酸奶、搅拌型酸奶。按照存放温度划分,酸奶可分为常温酸奶和低温酸奶。

酸奶分类

划分依据

分类

简介

按照成分划分

原味酸奶

乳酸

原味酸奶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添加除发酵菌种以外的其他物质。

发酵乳

风味酸奶

风味乳酸

风味酸奶在生产的过程中添加了水果、谷物、甜味剂等改善口感的添加剂,且添加剂含量不超过20%

发酵乳

按照制作工艺划分

凝固型酸奶

凝固型酸奶是在接入菌种后,装入零售容器,并加入果胶、明胶或琼脂等物质使其凝固、发酵,成品在容器内呈凝固状态。

搅拌型酸奶

搅拌型酸奶是在发酵罐中接种发酵剂,待酸奶发酵后,再加以搅拌装入零售容器内。

按照存放温度划分

常温酸奶

从生产过程来看,常温酸奶在发酵的前后分别进行了巴氏杀菌、高温杀菌两次杀菌处理,在高温杀菌过程中乳酸菌及其它细菌均被消灭,故常温酸奶无需冷藏,保质期相对较长。

低温酸奶

低温酸奶仅在发酵前进行了巴氏杀菌处理,乳酸菌及其他菌种尚未完全被消灭,故低温酸奶需保存在2-6℃的环境下,以保证乳酸菌得以存活,同时抑制其他菌种的生长。低温酸奶的保质期较短,一般2-3周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679.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3%;2019年,我国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839.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6%。

2015-2019年我国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行业朝高端化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消费者对酸奶的品质要求提升,酸奶逐渐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例如2007年光明推出添加了B+100益生菌的畅优优酪乳酸奶,目标客户群体为18-45岁,生活节奏快,常被肠道问题困扰的女性。不久后,蒙牛推出了全新高端酸奶品牌冠益乳,产品采用利乐TT罐包装,使酸奶饮用和携带更加方便。2009年,光明推出国内首款常温酸奶莫斯利安,开创了酸奶新品类;伊利和蒙牛紧随其后,分别推出常温酸奶品牌安慕希和纯甄。

       (2)生产技术提高:得益于乳制品企业相继开始布局酸奶市场,近些年酸奶相关专利数量不断增多,2017年我国酸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818件。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酸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分别是伊利、蒙牛、光明,申请数量分别为193件、137件、76件。

酸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TOP3(截至2017年12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代餐普及度不断提高:酸奶既可作为饮品供消费者食用,也可作为零食、甜点等丰富消费者休闲食品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酸奶产品已呈现出与其他食品多样化的搭配形式,其代餐普及度不断提高,需求进一步释放。

       二、 劣势分析

       (1)由于低温酸奶在常温下储存不仅缩短其保质期,还降低其营养价值,甚至可能损害饮用者健康,因此低温酸奶在运输的过程中需依托冷链物流,使其温度保持在2-6℃的之间。但目前中国低温冷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数量较少,由于冷库的辐射半径有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低温酸奶市场的发展。

       (2)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逐年增长,但与芬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酸奶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如何提高消费者消费酸奶的欲望是相关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为5.5千克/人;较上年同比增长14.6%;2017年,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为6.6千克/人;较上年同比增长20%。

2013-2017年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芬兰四个国家人均酸奶消费水平分别为11.1美元/人、29.4美元/人、68.3美元/人、94.5美元/人。

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芬兰人均酸奶消费水平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过去,由于低温酸奶保质期较短,且需要冷链储运,主要通过商超、便利店、“订奶入户”等渠道进行销售,销售半径相对较小。在此情况下,常温酸奶出现。近十年时间,得益于保质期长、无需冷冻保存等特点,常温酸奶成功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高速增长,助力酸奶行业进一步发展。

低温酸奶和常温酸奶对比

类别

常温酸奶

低温酸奶

保质期

通常6个月以上

通常21天以下

奶源

全国奶源、集中生产

灵活度程度居中

运输与渠道

现代渠道、传统渠道

侧重现代渠道的冷链终端

渠道运营模式

压货—促销模式

运营难度相对较高

消费特性

较多的礼赠消费

即饮消费为主,弱周期性,具有一定休闲零售与饮料特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常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310.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8%;2019年,我国常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5%。

2015-2019年我国常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近年来,随着我国冷链系统不断完善,低温酸奶逐渐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低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36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2%;2019年,我国低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为42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9%。

2015-2019年我国低温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酸奶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及其相关行业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向好发展。

       如2017年3月,食药监局制定《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提出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017年4月,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推广使用冷藏箱等便利化、标准化冷链运输单元。

我国酸奶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日期

政策名称

制定部门

主要内容

2008.03

《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发改委

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乳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收购、运输、销售的乳品质量安全负责,是乳品质量安全的第—责任者;禁止购进、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乳制品;禁止购进、销售过期、变质或者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制品;

2017.03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

食药监局

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017.04

《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国务院

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推广使用冷藏箱等便利化、标准化冷链运输单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1)奶源供应市场全年各季节的奶产量并不均衡。一般情况下,每年的1-3月奶源较为充裕,8-10月奶牛受夏季高温影响产量下降,会出现局部性奶源供给紧张的情况,致使原料奶价格上升,酸奶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增大。

       (2)目前我国酸奶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出伊利、蒙牛、光明三足鼎立格局。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伊利、蒙牛、光明市占率达到59%。而与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酸奶生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议价能力弱,竞争力低下,面临出局风险。

       (3)大部分消费者在消费酸奶时尚且处于“偶发性”消费的状态,距离高频次的“习惯性”消费尚有一定距离。酸奶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抑制了酸奶需求的充分释放,制约了酸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酸奶产品开发难度较低导致业内品牌相互模仿情况严重,一旦市场上出现畅销产品,其开辟的“蓝海”迅速吸引其他品牌加入市场竞争,进而在短期内将“蓝海”转变为“红海”,挤占产品利润空间,降低产品竞争力。

威胁我国酸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酸奶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2021年中国酸奶发酵剂产业分析报告-产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仍存显著提升潜力 但代工模式下食安问题频现 亟待规范发展

我国婴幼儿辅食行业仍存显著提升潜力 但代工模式下食安问题频现 亟待规范发展

近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家长们对婴幼儿辅食的品质和营养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婴幼儿辅食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使用婴幼儿辅食来源调查中,有超7成消费者选择购买婴幼儿辅食。具体来看,2024年,有32.55%消费者会选择购买辅食,24.76%消费者会选择自制辅食, 42.69%消费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