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 年全国乳制品销售额达3434 亿元 同比增长14.2%

   导读:2015 年全国乳制品销售额达3434 亿元 同比增长14.2%。二胎政策催化,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15 年全国乳制品销售额达3434 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2014 年略微下降0.63pcts;全年销售量3577 万吨,同比增长9.4%,增速较2014 年继续下滑0.62pcts。总体来看,2015 年乳制品行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增速略有下降,但整体仍较平稳,期待全面二胎政策后续落实催化。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乳制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二胎政策催化,销售保持平稳增长。2015 年全国乳制品销售额达3434 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较2014 年略微下降0.63pcts;全年销售量3577 万吨,同比增长9.4%,增速较2014 年继续下滑0.62pcts。总体来看,2015 年乳制品行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增速略有下降,但整体仍较平稳,期待全面二胎政策后续落实催化。

  生鲜乳降价明显,进口液态奶影响有限。据农业部定点监测,2016 年4 月20 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等10 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46 元/公斤,同比略有上升,我们判断2016 年下半年原奶价格企稳,对全年综合成本影响有限。进口奶方面,据美国农业部测算,2015 年我国进口液态奶40 万吨左右,在整个液态奶3918 万吨的国内消费量中占比1.19%,占比较上年提高0.17pcts,增速有所放缓。虽然近几年进口液态奶增长迅猛,但整体占比很小,不足2%;加之国内部分乳企重新将配送要求较高的巴氏奶作为重点推广产品,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新鲜度,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进口奶的冲击将有限。

  进口奶粉方面,2015 年我国进口奶粉51 万吨左右,占国内消费量221 万吨的23.08%,较2014年降低了19.17pcts,降幅明显。我们认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地的原料优势将会保持,目前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选择走出去,进行全球资源布局,看好其未来发展。奶粉“注册制”+跨境税改,国内市场迎来大洗牌。奶粉市场国际品牌、国产品牌、海淘产品的市占率分别为40%、45%和15%,进口奶粉消费者偏好率高达64.2%,随着奶粉“注册制”的出台,行业准入门槛提升,淘汰大批不合格产品及海外贴牌产品,预计未来中国奶粉市场将只剩下不超过600 个品牌,70%-80%的跨境电商品牌将会消失,腾挪出市场空间,利好大品牌。跨境税改新政实施后,跨境电商奶粉价格小幅上涨,长远看税收增加的成本可能由电商、厂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线上/线下奶粉的终端价格差异缩小,而线下的服务和专业化在不断提升,消费者有望再度回归线下选购奶粉。未来奶粉企业间的竞争将逐渐从价格竞争、品牌竞争转换为服务竞争。受益于“全面二胎”叠加“猴宝宝热潮”带来国内市场奶粉需求量增大和行业准入法规完善,我们认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后,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有望走出低谷,步入复苏期。以合生元、贝因美、皇氏集团、伊利和三元等具备优质产品、营销实力、渠道掌控力的企业代表将引领行业发展。

  消费转型升级撬动新市场,高端产品领衔增长。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一些新品类正在成为未来乳品增长点。常温酸奶、常温乳酸菌饮料、低温酸奶等品类2015 年销售增速分为91.1%、35.9%、10.2%,远高于液态类乳品市场2.7%的增长。国内乳品消费市场的增长方式已逐渐从规模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变。消费结构来看,乳制品消费人群集中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两大群体,对于乳制品的营养和健康属性要求也更高。消费转型升级有望撬动乳制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有望带动酸奶、植物蛋白饮品等更具健康属性的细分行业增长。2014 年我国酸奶销售额达到668 亿元,同比增长24.86%,增长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据预测,普通牛奶预期增长在8%,而酸奶维持在14%。植物蛋白类牛奶以杏仁、核桃和花生类为主制品,具有低脂肪、无胆固醇、营养丰富等特点,切合健康饮食的消费理念,2009 年至2014 年CAGR 高达29.75%。2014 年植物蛋白类牛奶销售额为651 亿元,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17 年行业增速将维持在20%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我国茶饮料行业稳健增长 有糖茶占据主导地位 全渠道布局加速推进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叠加文化因素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糖、少糖的茶饮料,使得无糖茶占比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2025年3月,在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占比从24%提升到了33%。

2025年11月04日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减糖控糖趋势推动无糖饮料市场持续增长 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且年轻化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减糖、控糖已成为一种全民饮食风尚,并构成了无糖饮料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2.6亿元上升至570.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3.2%。而这一消费趋势的推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年轻群体为身材管理

2025年11月03日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从暴涨到理性回归 从价格战转向产品竞争 我国无糖茶市场迈入更细分、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销售额暴涨,成无糖饮料热门品类之一。根据数据,2024年1-9月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增速维持在20%以上,其中1月、2月分别暴增110%、121%。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糖茶销售额占无糖饮料总销售额的比重已达40%,与无糖碳酸饮料的占比差距快速缩小。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稀奶油行业呈健康、高品质消费趋势 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佳、三花占据领先地位

稀奶油是各类烘焙食品、甜品、饮料的重要原料,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转变,我国稀奶油需求释放。2019-2023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由63.19万吨增长至69.89万吨,预计2024、2025年我国稀奶油需求量达73.04万吨、76.67万吨,同比增长4.5%、5.0%。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