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监管对策及建议,借鉴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监测模式,尝试建立以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为重点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立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不良反应预警机制和化妆品严重不良反应应急机制,定期发布监测公告,为消费者使用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提供参考。
1尽快修订“条例”及“实施细则”,切实满足监督管理工作需要
实践证明,现行“条例”及“细则”恐怕早已不适应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需求,应结合我国美容化妆品产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修订其内容。具体来说,建议进一步明确细化罚则,调整处罚力度,以增加可操作性及威慑力;适当扩充特殊用途化妆品范围,将“美白类”等化妆品列入“特殊用途化妆品”范畴;明确规定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包括氯霉素在内的各种抗生素原料等;提高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标签说明书内容要求,对其有效成分、不良反应表症等内容进行客观详细描述,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正确指导及必要提示。
2以科技创新的技术力量为支撑,提高化妆品风险监测水平
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技术支持力度;增加检测手段,提高对违禁成分检出的灵敏度,全面提升美白祛斑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的风险监测水平。
3构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借鉴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监测模式,尝试建立以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为重点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立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不良反应预警机制和化妆品严重不良反应应急机制,定期发布监测公告,为消费者使用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提供参考。
4引导消费者进一步认识美白祛斑等特殊功效化妆品,实现理性消费
目前消费者掌握的化妆品安全常识普遍不足,多数消费者对化妆品标识、质量和安全性能不了解。因此,应加大对化妆品常识及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真正达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5建立化妆品生产企业诚信自律体系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建议从诚信自律的角度出发,强化生产企业对化妆品安全风险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化妆品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逐渐形成企业诚信生产经营体系,使诚信生产经营蔚然成风。
6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普及法律法规
针对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缺乏化妆品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知识的现状,化妆品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对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化妆品法规知识、专业知识的培训,引导其在经营中正确采购、保存及规范使用化妆品。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