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外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导读: 国内外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汽车工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2001-2014 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 5,630.49 万辆增至 8,750.70 万辆。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汽车钢管行业发展格局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1、汽车行业概况

       1)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工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2001-2014 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 5,630.49 万辆增至 8,750.70 万辆。其过程如下:2001 -2007 年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 3%-6%之间。 

       2008 年、2009 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0年起,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市场的快速拉动,全球汽车产量恢复至 7,813.35 万辆。 

       20122013 2014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 8,410.02万辆、8,724.98 万辆和 8,750.70 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5.07%3.75% 0.2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球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亚太、欧洲和北美。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进程,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格局也逐步被改变,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汽车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2001-2014 年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大幅度增长,汽车产销量从 234.44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2,372.29 万辆和 2,349.19 万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其过程大致如下:2001-201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234.44 万辆和 236.36 万辆增至 1,826.26 万辆和 1,806.19 万辆,在此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5.26%25.35%2011-2014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1,841.89 万辆和 1,850.51 万辆增至 2,372.29 万辆和 2,349.19万辆,由于受到汽车产销基数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8.80%8.2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汽车行业市场格局 

        I、乘用车市场占汽车市场主导地位 

 2014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 1,991.98 万辆和 1,970.06 万辆,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http://www.caam.org.cn  

       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购买力提升,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根据公安部统计,2015 年末我国汽车驾驶人数已超过 3.27 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为 1.24 亿辆,乘用车市场前景广阔。 

        II、合资品牌占据乘用车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整车制造业的特有模式为中外合资,外资汽车品牌若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并销售,必须与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合资经营,且股权比例不得高于 50%,在这种模式下,我国整车制造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以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2012-2014 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布如下: 

 

 

       注:1、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http://www.caam.org.cn

       2、上图中主要外资品牌指包括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在内的五大外资车系。 

       III、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012-2014 年,我国狭义乘用车(仅含轿车、SUVMPV)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企业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具体情况如下: 

 

 

       与发达国家前五名汽车制造企业占市场份额达 60%-80%的市场格局相比,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据国家统计局2015 2 月发布的《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4 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 1.45 亿辆(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105.83 /千人,与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 500 辆左右相比,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环保、能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I、汽车轻量化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 3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 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 

       II、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其销量也逐步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1.76 万辆;而在 2014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增至 7.48 万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15 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230%。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公共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其发展的高速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