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8月汽车进口量下滑近四成 单车平均让利9.5万

        导读:8月汽车进口量下滑近四成 单车平均让利9.5万.与此同时,进口汽车销量增幅出现回升。中国进口汽车联席会的统计显示,今年8月,进口汽车销量不仅环比有所提升,同比降幅也在收窄。宝马X5、奔驰ML等C级SUV车型销量大幅度提升,直接带动C级车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达到2%。
        参考:《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运营规模全景调研与未来投资定位研究报告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对进口车市场带来的后续影响持续显现。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汽车进口量同比下滑达到37.5%,进口量降至近五年新低。

  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王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天津港爆炸事故影响,8月我国汽车进口量大幅度下调,库存深度也有所缩减。”

  与此同时,进口汽车销量增幅出现回升。中国进口汽车联席会的统计显示,今年8月,进口汽车销量不仅环比有所提升,同比降幅也在收窄。宝马X5、奔驰ML等C级SUV车型销量大幅度提升,直接带动C级车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达到2%。

  王存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相对较低。进口车市场终端库存较大,市场需求依然不旺。因此,8月进口车的市场价格优惠幅度达到14.2%,让利幅度创历史新高。

  库存量同步降低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共进口汽车7.7万辆,同比下滑37.5%。这是汽车进口量在7月出现回调后的再次大幅下滑。而导致汽车进口量骤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天津港8•12爆炸事故”。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对宝马、大众、奔驰、奥迪、雷诺、现代、起亚、斯巴鲁等汽车厂商的进口车业务带来直接影响。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统计,在此次爆炸事故中,损失的进口车数量已达到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爆炸事故还对天津海关报关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统计,在去年118万辆的进口车总量中,从天津港进口车总量达58.05万辆,占比超过40%。

  王存认为,事故对进口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8月,9月开始影响会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8月底,天津海关的报关工作已基本恢复。”

  与此同时,包括宝马、丰田在内的诸多汽车企业,从8月中下旬开始转由上海港报关进货,这无疑将缓解天津爆炸事故带来的影响。

  在进口量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进口车销量下降幅度有所收窄。根据中国进口汽车联席会发布的数据,8月进口车销量同比下滑22.8%,下降至6.88万辆。7月进口车销量为6.36万辆,同比降幅为32%。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我国进口车库存逐月增加,4月库存系数达到5.16。5月、6月库存虽有所减少,但库存系数依然高达4.77和4.76。7月以后,进口车销量继续走低,库存系数也攀升至5.18,达到今年最高点。

  平均让利9.5万

  虽然8月进口车销量降幅出现一定程度收窄,库存也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进口车市场开始回暖。

  王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进口车的降幅回调,主要是因为去年8月进口车销量增长已开始放缓,相对于去年前几个月而言,基数较小。”

  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去年8月,我国进口车共销售8.91万辆,同比增速回落到6.7%,同年7月进口车销量则达9.35万辆。

  今年前8个月,除保时捷、奔驰、MINI三个品牌外,其他品牌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路虎、起亚、福特、沃尔沃等品牌进口车销量下滑超过40%,销量最大的宝马,同比下滑幅度为3.8%。

  这直接导致8月进口车优惠幅度继续加大,达到14.2%,单车平均优惠金额达到9.5万元,创今年新高。

  此外,8月C级进口车则出现逆势增长,增幅达2%,成为当月进口车市场中唯一增长的细分市场。相比之下,A级、B级、D级车市场销量同比降幅分别为22.6%、41.7%和27.2%。

  C级市场逆势上扬,主要带动者为SUV车型,这一细分车型的销量同比增幅达到18.5%。其中,8月宝马X5销量已接近3000辆,同比增长23.6%;奔驰ML销量达2800辆左右,同比提升36.2%;保时捷卡宴销量为1800辆左右,同比增24.5%。

  对此,王存表示,C级SUV销量逆势上扬,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小。随着“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对进口车市场影响的消退,如何加速去库存,实现终端销售回暖,依然是进口车厂家和经销商需直面的挑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矿业、建筑业是工程轮胎的重点使用领域,占据36.4%的市场份额。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在矿业复苏与基建投资热潮中加速回暖。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规模已恢复至104 亿美元,同比上升7.22%。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提升以及各国低碳规划的驱动,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绿色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需求的持续释放,工程轮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