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定制 想说爱你不容易

      导读:不过,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世界,没有多少钱的寻常百姓想玩汽车定制,如今也不再是什么奢望。现在已经有一些车企在努力突破“传统意义”,试图把定制化从奢华拉进日常。像smart fortwo,能为消费者提供40种车身颜色;雷诺卡缤也在色彩上大做文章,提供多种颜色的车顶和内饰配色;较早尝试定制化的特斯拉,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勾选车顶、轮毂、内饰、音响等配置,然后下单,再由企业进行生产。就连自主汽车品牌也开始尝试干定制的活儿了。10月1日,长安汽车与汽车媒体合作生产的定制汽车长安逸动XT正式上线销售;一个月后,吉利汽车和必要商城合作推出线上发售的定制车型熊猫酷趣版。

      参考: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供需态势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定制,在不少人看来,这是有钱人想做的事,这是奢侈品牌能做的事。总之,这事烧钱,一般人享受不起。至于汽车这样的大件,定制更是“豪”们专属。劳斯莱斯、宾利等超级豪华轿车及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级跑车,都提供定制化服务。像保时捷,它可以为客户进行1对1的个性定制服务,比如你希望在座椅靠背上绣上自己的名字或家族的徽章,或者选用极为罕见的装饰材料或座椅面料等,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行车安全的相关规定,一些极为特殊的定制它也可以完成。当然,这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也需要增加更多的成本。所以,从传统意义上说,定制化本是对奢华的追求,是与量产化完全不同的概念。

 

      不过,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世界,没有多少钱的寻常百姓想玩汽车定制,如今也不再是什么奢望。现在已经有一些车企在努力突破“传统意义”,试图把定制化从奢华拉进日常。像smart fortwo,能为消费者提供40种车身颜色;雷诺卡缤也在色彩上大做文章,提供多种颜色的车顶和内饰配色;较早尝试定制化的特斯拉,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勾选车顶、轮毂、内饰、音响等配置,然后下单,再由企业进行生产。就连自主汽车品牌也开始尝试干定制的活儿了。10月1日,长安汽车与汽车媒体合作生产的定制汽车长安逸动XT正式上线销售;一个月后,吉利汽车和必要商城合作推出线上发售的定制车型熊猫酷趣版。

 

      当然,不管是有了一定年头的豪华汽车品牌定制,还是刚刚兴起的普通汽车品牌定制,两者除了价格上能够体现出差距,所干的活儿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对车型设计进行一些改进或者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颜色、内饰、配置等方面的选择,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定制(如箱包等其他手工艺领域)。要知道,定制的核心特征是以销定产,在零库存的情况下先预售,然后根据订单进行高效的供应链组织。简单地说,就是借助相应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企业下单,企业在接到订单后采购原料、设计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给消费者,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定制化过程。这种良性的定制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存货周转速度,提升流动资金效率,最终实现成本降低、售价下降。

 

      显然,目前汽车行业所能完成的定制,还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定制化,没有涉及生产体系的变化。高级层次或者说成熟的定制化是完全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而且是大规模的定制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模块化生产方式,需要对研发、采购、生产流程等进行系统改造。只有实现了零部件的模块化和通用化,企业才能够在一个平台上生产出不同的车型,并对具体配置进行个性化改动,消费者也才能按需选择不同组合并下单,由工厂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实现消费拉动生产。可以想象的生产场景是:生产中心接近消费者,加工生产不依赖流水线,一辆车可以实现就地组装,就像好莱坞科幻片里的情形,一个机械臂把所有的组装生产工作全部搞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定制化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并非是“你需要,我生产”的简单过程,期间会受到交易成本、生产成本、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就目前的状态看,汽车要实现这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车企们进行这方面的先行尝试,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也是需要鼓励的。何况,在当下汽车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定制化可以提升消费热情,扩展市场机遇,何乐而不为呢。

 

      汽车定制,想说爱你不容易,但只有去爱,才能体味爱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普及的双轮驱动下,高阶智驾渗透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根据预测,2022-2030年,L2+(城区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25%,L2+(高速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55%。

2025年07月10日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下一个万亿级大赛道。当下,智驾技术正逐渐成为中国日常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乘用

2025年07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