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 随着我国对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环保压力的逐渐加大,国家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制定了一系列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2015 年9 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超额的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激发了消费者购买的热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4 年开始持续放量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8.4 万量,同比增长378%;2015 年产量37.9 万量,同比增长400%;2016 年1 季度生产6.3 万辆,同比增长149%。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部署,到2015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 万辆(累计值);到2020 年,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 万辆。2015 年累计产销50 万量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已经达成,若假设2020 年200 万量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可以达到,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46%,将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的大发展。

新能源汽车及超低油耗车辆计算环保标准产量时的乘数

 
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计划
 

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辆)及增速(%)
 

  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解决汽车动力即汽车电池问题。铅酸电池由于重量大、体积大、自放电效应强、记忆效应强等问题,使用量在逐渐缩小;燃料电池技术离规模化生产还有相当的距离。短期来看, 应使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国内目前动力锂电池企业主要有:ATL、国轩高科、比亚迪、力神、光宇、比克等厂家。

我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产能分布结构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隔膜的主要功能是隔离正负极并阻止电子穿过,同时能允许离子通过,从而完成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的好坏。隔膜越薄、孔隙率越高,电池的内阻越小,高倍率放电性能就越好。目前隔膜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又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干法单向拉伸工艺是在低温下将薄膜进行拉伸形成微缺陷,然后在高温下使缺陷拉开,形成微孔。由于是单向拉伸,其微孔结构呈扁长型,横向强度比较差,但优点是横向几乎没有热收缩。干法双向拉伸工艺是在聚丙烯中加入具有成核作用的β晶型改进剂造成不同相态间的密度差异,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成微孔。湿法又称热致相分离法,采用在聚烯烃树脂中加入成孔剂(如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加热熔融混合后,压制成膜片,再在高温下拉伸,最后用萃取剂洗脱残留成孔物质,烘干后即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对比
 

  根据高工锂电最新的数据来看(2016年1季度),全球锂电池隔膜产量41,600万平米,其中;干法膜产量26,500 万平米,占比36%;湿法膜产量15,100万平米,占比64%,湿法膜占比大于干法膜。而我国占比格局正好相反,锂电池隔膜产量18,520 万平米,其中:干法膜产量11,720 万平米,占比63%;湿法膜产量6,800 万平米,占比37%,干法膜占比大于湿法膜。

全球干法、湿法膜占比
 

我国干法、湿法膜占比 
 

全球湿法膜前10 大企业占比

 
全球干法膜前10 大企业占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3C 锂电池的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未来锂电池隔膜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目前的行业格局是低端隔膜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高端隔膜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高。随着国内厂商技术进步,国产隔膜替代进口隔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对高端进口膜的依存度大约在70%-80%之间,未来替代空间很大。从技术和成本角度考量,湿法工艺将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2010-201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销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