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 随着我国对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环保压力的逐渐加大,国家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制定了一系列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2015 年9 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超额的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激发了消费者购买的热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4 年开始持续放量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8.4 万量,同比增长378%;2015 年产量37.9 万量,同比增长400%;2016 年1 季度生产6.3 万辆,同比增长149%。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部署,到2015 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 万辆(累计值);到2020 年,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 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 万辆。2015 年累计产销50 万量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已经达成,若假设2020 年200 万量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可以达到,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46%,将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的大发展。

新能源汽车及超低油耗车辆计算环保标准产量时的乘数

 
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计划
 

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辆)及增速(%)
 

  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解决汽车动力即汽车电池问题。铅酸电池由于重量大、体积大、自放电效应强、记忆效应强等问题,使用量在逐渐缩小;燃料电池技术离规模化生产还有相当的距离。短期来看, 应使用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国内目前动力锂电池企业主要有:ATL、国轩高科、比亚迪、力神、光宇、比克等厂家。

我国动力锂电池企业产能分布结构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隔膜的主要功能是隔离正负极并阻止电子穿过,同时能允许离子通过,从而完成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的好坏。隔膜越薄、孔隙率越高,电池的内阻越小,高倍率放电性能就越好。目前隔膜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又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干法单向拉伸工艺是在低温下将薄膜进行拉伸形成微缺陷,然后在高温下使缺陷拉开,形成微孔。由于是单向拉伸,其微孔结构呈扁长型,横向强度比较差,但优点是横向几乎没有热收缩。干法双向拉伸工艺是在聚丙烯中加入具有成核作用的β晶型改进剂造成不同相态间的密度差异,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成微孔。湿法又称热致相分离法,采用在聚烯烃树脂中加入成孔剂(如液态烃或一些小分子物质),加热熔融混合后,压制成膜片,再在高温下拉伸,最后用萃取剂洗脱残留成孔物质,烘干后即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锂电池隔膜生产工艺对比
 

  根据高工锂电最新的数据来看(2016年1季度),全球锂电池隔膜产量41,600万平米,其中;干法膜产量26,500 万平米,占比36%;湿法膜产量15,100万平米,占比64%,湿法膜占比大于干法膜。而我国占比格局正好相反,锂电池隔膜产量18,520 万平米,其中:干法膜产量11,720 万平米,占比63%;湿法膜产量6,800 万平米,占比37%,干法膜占比大于湿法膜。

全球干法、湿法膜占比
 

我国干法、湿法膜占比 
 

全球湿法膜前10 大企业占比

 
全球干法膜前10 大企业占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3C 锂电池的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未来锂电池隔膜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目前的行业格局是低端隔膜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高端隔膜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高。随着国内厂商技术进步,国产隔膜替代进口隔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对高端进口膜的依存度大约在70%-80%之间,未来替代空间很大。从技术和成本角度考量,湿法工艺将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2010-2015年中国锂电池隔膜销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