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纯电动车有待进一步完善 混合动力车市场崛起或成众望所归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轻型电动车行业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全景调查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2-2016)

       文章导读:观研电动车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将迈入高速增长期。汽车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将针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经济能消费能力的市场,推出适合的车型,在单个车型的销售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随着车型的增多,市场总量与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将迅速提升。

       随着能源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剧,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虽然纯电动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且一直得到政策的力挺,但是在技术配套均有待完善的前提下,技术相对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

       “弯道超车”短时间难实现

       受政策的推动和“弯道超车”等观念的刺激,我国兴起了一波电动车热潮。

       相比我国传统汽车技术与国外近100年的差距,兴起不过20多年的电动汽车让国内汽车界找到了可能赶超国外的新方向。

       观研电动汽车行业研究员虞俊峰指出,我国电动汽车要在技术上领先仍然需要阶段性的探索和稳步的推进,目前中国的电动车与世界巨头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当前,国内纯电动车仍处于从科研向产业化迈进的过程中,短期内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并不现实。

       技术上的不足是摆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面前的首要问题。
       根据使用习惯,消费者仍然希望纯电动汽车继承传统燃油汽车在乘坐舒适性、安全可靠性、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优点。但是,由于纯电动汽车目前主要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改装,乘坐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还有所欠缺。

       而受制于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和充电效率等也难以与燃油汽车比。按目前的技术,装载与汽油质量相同的铅酸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其续驶里程仅为燃油汽车1/70;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通常在150公里至200公里之间,充电时间需要3个小时左右;虽然采用大电流充电,可实现20分钟内充满整车70%的电量,但对蓄电池的寿命有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还是当前电动汽车的总体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

       电动汽车总体成本包括造价和使用成本。电动汽车造价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成本高,1台售价90万元的纯电动公交车,光蓄电池成本就达30万元,占了整车成本的1/3;而使用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寿命短,以目前的技术,一辆电动汽车3年左右就需要更换电池。

       由此可见,动力系统的转型将强烈依赖蓄电池技术的突破,如果不能在电池技术、控制策略及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并形成一定的应用规模,使得造价和使用成本有实质性的下降,电动汽车产业是难以发展起来的。

       此外,对于使用电力为能源的电动汽车来说,以充电网络为主体的能源配套系统是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目前国内充电网络的建设尚不完善,所需投资巨大。在市场导入期,基础设施运营商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这与电动汽车的市场销量是一个互为依赖的关系。因此,充电站的建设仅靠基础设施经营者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除充电网络建设亟待完善外,废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也不能忽略。废电池回收如若处理不当,会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造成威胁;而一旦实现电池的梯级利用和循环使用,不但可以降低电池的综合使用成本,也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是在国家政策保护下发展起来的,仍然处于产业化初期准备阶段,尚未形成新的工业体系。虽然涉及到政府部门、整车生产商、零部件生产商及相关服务企业、汽车用户等多个利益主体,但当前还是一个由政府主导消费的市场,消费者、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意愿都有待提高。

       一方面,当前市场上品牌少、款式少,消费者选择余地少,另一方面,生产厂家由试验到产业化必须解决可靠性、工艺性、成本控制等关键问题,必须有更大的投入。同时,国内银行和保险业务机构对电动汽车产业尚在观望,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的融资动力不足。

       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处于成熟期。丰田混合动力车型自1997年上市以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460万辆,其技术成熟性和品质耐用性均已经受市场考验。而且,混合动力车不受充电设施的制约,电池寿命与整车一致,使用保养与普通汽油车没有差别,消费者不用改变驾驶习惯来适应混合动力车。

       虞俊峰认为,在纯电动车发展成熟之前,混合动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技术将达到上千亿元,混合动力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

       混合动力车过渡期的宠儿

       混合动力汽车(HEV)是指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力两套系统开动汽车,达到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气污染的目的。

       虞俊峰表示,混合动力汽车通过油、电发动机的互补工作模式,实现合理的能量分配,同时使排放质量得以改善。其综合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改善了发动机工况,使发动机工作在万有特性的高效率区间,从而提高燃油利用效率。目前HEV的整车效率区间达26%-32%,仅次于燃料电池汽车(29%-39%),是传统内燃机两倍左右。

       二是,实现了节能减排,通过利用电池可以回收制动、下坡和怠速时的能量,减少能量消耗;避免发动机“冷起动”从而降低排放;可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局部“零排放”。

       三是,经济实用,充电方便,不必为新增相关基础设施而投入巨资。

       混合动力在国内外都经过多年发展和市场检验,技术成熟、产品可靠,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最好的选择。目前包括丰田、通用、大众等主流汽车厂商都推出了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准备发力这一市场。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目前的产业和市场规模都比较小。2007年,全国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不足2000辆,与国内近900万辆的产销数相比不成比例。此后三年,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从未超过汽车年总销量的万分之三。2011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年生产量为2713辆,销售2580辆;2012年第一季度,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混合动力1300辆;销售混合动力1499辆。

       国内的混合动力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远未打开。

       虞俊峰表示,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颇具优势。首先,混合动力汽车中应用了动力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新技术,是技术集中型产品,拥有相关专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与传统汽车领域相比,本土汽车厂商在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数量有很大优势,具备较强的技术竞争力,有望成为本土汽车厂商发展的突破点。

       其次,根据发改委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生产的混合动力乘用车的本土厂商和产品有:一汽的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奇瑞的A5混合动力轿车、长安杰勋MPV以及华晨汽车的混合动力轿车。产品上市许可证的获得有助于加快本土厂商混合动力产品市场化的进程,凭借成本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同时,7月底,由国务院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普及混合动力车。政策在逐渐网混合动力汽车偏移,业界对发展混合动力车的呼声逐渐高涨。

       实际上,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国内合资品牌汽车厂商以及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纷纷制定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计划,加大技术研究投资力度。例如上海汽车就投资20亿元,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同时一些合资品牌厂商也计划在今后几年将混合动力汽车引入中国,国内混合动力市场汽车种类将大大增加,市场竞争将逐步加大。

       观研电动车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将迈入高速增长期。汽车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将针对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经济能消费能力的市场,推出适合的车型,在单个车型的销售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随着车型的增多,市场总量与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将迅速提升。
       从市场结构来看,混合动力的市场推广重点在轿车市场,预计2015年,混合动力轿车车型的市场占比将达到60%以上。

       从应用领域来看,由于国家政策倾向于发展个人电动汽车,对于电动汽车的补贴较高,相信随着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到2015年用于私人用途的混合动力的汽车的比重约为4成;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公共交通将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市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