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汽车消费趋势分析

       导读:准车主不仅关 注面子,也注重里子,内饰追求多元化趋势。我们很多人都说豪华车是未来一定要坐的,实际上表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温饱消费、炫耀消费向 品质消费发展。品质消费的消费者不仅关注车的面子问题,而且关注车的品质问题,还包括对很多内饰、设计、内部空间结构的追求。

       在今天这样的政策、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生产商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受住消费者的考验。在机动社会的消费狂潮到来的时候,不管政策怎么变,政府采购怎么变,不 论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都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出未来中国汽车消费的八大趋势。

       第一是消费信心。中国准车主购车意愿增强,他们有非常强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到2011年11月,驾校准车主在6个月之内准备新增一部车的比例较2011年6月份从51.6%上升到56.7%。 从驾校学员的购车迫切度上来看,一线城市这一比例为33.6%,二线为21.8%,三线城市为17.5%。

       第二是品牌人格化。汽车品牌人格化特征影响准车主购买意向,今天的一部汽车已不单纯是功能意义,也不单纯是工具性的产品,实际上你的产品是不是能更有亲和力和人格化的特征会 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调查发现,一个准车主平均能够认出的轿车品牌是24.2个。那么多汽车品牌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你的?就必须给他一个理由。现在不再是单纯地讲科技、讲动力、讲品 牌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与消费者的认知吻合,或者是追求人格化的投射。

       第三是绚丽多姿。外观设计的时尚感、运动感和绚丽感越来越受准车主关注,整个汽车市场从造型设计到颜色、外观等都有这个趋势。我们发现最早的汽车都是中规中矩的,或者是厢式 ,或者是黑白颜色,现在外观设计的时尚感、运动感体现更明显。如果换做三五年前大家更愿意买稳重的车,但现在大家对时尚型、越野型的车更感兴趣。特别是80后、90后对运动越野型的 车需求更强烈。同时黑色车已不再一统江山,更多的银灰色、红色、黄色车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且年轻一代人群里面,对汽车整个外观、颜色的需求也开始多元化。

       第四是极致动力,1.6升以上排量,大马力,涡轮增压成趋势。尽管我们一直在讲环保、动力,但消费者不关心这些元素,他们更关心的需求是排量是否在1.6升以上,涡轮增压等等,包 括在二三线市场对这种车的需求也是非常强烈的。

       第五是地理区隔。一线城市准车主更追求简单操控、独立与自我空间,二三线城市更注重驾驶乐趣与家庭空间。所谓地理区隔即指今天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复杂,如果我们简单把中国消 费市场看成一个市场,我相信你一定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今天我们很多的汽车品牌实际都有它的地理区隔。

       简单来看就是,一线城市更加追求汽车的简单操控、独立、自我空间;二三线城市追求自我驾驶乐趣和家庭的感受,比如说自动挡、手动挡、手自一体。一线的消费者更喜欢小型车和紧 凑型车,因为他们要考虑拥堵、停车位等等问题。二线城市对于SUV的偏好高于其他城市,三线城市会考虑大中型的车,因为要考虑家庭出行的需要。

       第六是品质导向。准车主不仅关注面子,也注重里子,内饰追求多元化趋势。我们很多人都说豪华车是未来一定要坐的,实际上表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温饱消费、炫耀消费向 品质消费发展。品质消费的消费者不仅关注车的面子问题,而且关注车的品质问题,还包括对很多内饰、设计、内部空间结构的追求。比如说,对内饰的配置和偏好,浅色配皮革、浅色配桃 木等等,都会得到消费者的一些认可;再比如说奔驰等豪华车都会请顶级的时装设计师来帮助设计内饰。

       第七叫代际鸿沟,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非常大的区别。从购车的动机上看,60后更多是当代步工具,或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70后是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80后、90后 认为汽车是必需品,而且自己对汽车有强烈的爱好。而汽车在生活中的角色,60后觉得它像一个家人,70后像一个伙伴,80后、90后是死党等,这种感觉的影响是60后更偏好豪华车、70后紧 凑型车,80后、90偏好设计非常有意思的小型车。

       第八是车主汽车消费信息图谱:口碑、驾校渠道、互联网对汽车消费影响力加强。总结来看实际上一个人的汽车消费角色总结为“三段七步”。

       即购买关注阶段(含广泛关注汽车信息和寻找喜欢的品牌及车型两步)、购买比较阶段(含进行多个车型的比较、圈定目标的几款车型、到店看车试驾、目标车型的再次筛选阶段四步) 和购买决定阶段(确定购买决策阶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