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呈低速稳增态势分析

        内容提示:根据中汽协会统计,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9.30万辆和138.11万辆,与上月相比分别增长6.66%和8.29%,同比分别增长8.72%和4.15%。至此,月产销同比已连续两个月出现正增长(7月增长1.26%和2.18%)。

  9月9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召开的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介绍了8月汽车产销、摩托车产销、进出口完成情况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等情况。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呈同、环比小幅回升,月产销同比已连续两个月出现正增长,汽车产销处于低速稳定增长状况。
  中汽协会认为,未来几个月,随着企业新品推出速度的加快,以及企业促销力度的加大,将可能加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汽车行业有望保持小幅增速的态势。
  汽车产销下滑趋势有所缓解
  根据中汽协会统计,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9.30万辆和138.11万辆,与上月相比分别增长6.66%和8.29%,同比分别增长8.72%和4.15%。至此,月产销同比已连续两个月出现正增长(7月增长1.26%和2.18%)。
  1~8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185.52万辆和1198.36万辆,累计增速虽表现为小幅增长(增长3.04%和3.33%),但比1~7月增幅(增长2.33%和3.22%)分别提高0.71和0.11个百分点。“总体看,产销回落速度趋于平稳,下滑趋势有缓解迹象。”朱一平分析道。
  1.6L及以下轿车销量环、同比上升
  根据中汽协会统计,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1.68万辆和109.52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6.32%和8.24%;同比看,产销分别增长14.31%和7.30%。分车型看,8月,除多功能乘用车生产环比有所下降外,其他车型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乘用车销售累计净增52.58万辆,其中只有交叉型乘用车净减16.59万辆,其它各类车型均保持增长。
  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8月,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1.77万辆,比上月增长9.21%,比去年同期增长4.53%;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65.53%,比上月提高0.5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1.85个百分点。
  朱一平表示:“由于上年同期开始实施节能产品补贴政策,促进了该类车型的销售,提高了市场份额,因此去年的基数较高。”
  1~8月,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630.87万辆,同比增长6.37%,占乘用车总量的比重为68.24%,比去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
  8月,1.6L及以下的轿车销售54.24万辆,比上月增长8.72%,同比增长7.81%;1.6L及以下轿车占轿车总量比重为69.68%,比上月提高0.75个百分点。1~8月,1.6L及以下的轿车销售456.85万辆,同比增长11.46%,占轿车总量的比重为70.72%,比上年同期提高1.88个百分点。朱一平认为,1.6L及以下轿车比重的提高与购置税优惠政策效应的进一步延续相关。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继续下降
  发布会上,中汽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受政策影响,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状况堪忧,不仅销量同比继续下降,还面临政策扶持缺失后的巨大挑战。
  8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0.74万辆,环比增长11.44%,同比下降2.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2%,占有率环比增长1.0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96%。1~8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93.02万辆,同比下降1.2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3%,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18个百分点。
  8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9.43万辆,环比增长9.19%,同比下降0.7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97%,占有率较上月提高了0.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58个百分点。1~8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90.05万辆,同比增长4.3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43%,比上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的现状,董扬表示,自主品牌车企一方面应抓住时机练好内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质量和性能,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他呼吁消费者和公车采购单位购买自主品牌车。在他看来,不少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质量与合资品牌汽车已经不相上下,只是由于品牌知名度不够,价格才会相应低一些,成为阻碍国内车企发展的一大障碍。“无论韩国、日本、德国的本土汽车品牌,离开了本国消费者的支持都是不可能发展的,中国自主汽车产业需要消费者支持,特别是政府采购应该多用自主品牌车。”董扬说。
  商用车产销降幅有所减缓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以来商用车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朱一平指出,“8月,商用车同比下降超过6%,但降幅比上月缩小了5.8个百分点。”
  8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62万辆和28.59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8.03%和8.52%;与上年同期比较,商用车产销分别下降9.22%和6.40%。
  1~8月,商用车销售累计净减13.97万辆,其中只有客车净增2.78万辆;其它各类车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对于商用车的市场表现,董扬认为,货车车型的增速下降已经“到底了”,今后货车的产销状况会逐渐转好,因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速仍然很快,而且公路收费等物流成本的调低也有利于货车产销增速的回升。
  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
  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整车企业出口数据,8月汽车企业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62万辆,环比增长17.61%,同比增长82.77%。朱一平进一步分析道:“出口市场较快增长一方面说明国外经济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也是国内企业努力的结果。目前国产汽车的出口比例还很低,但潜力很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量占国产汽车增量(39万辆)的比重超过一半,说明出口是今年国产汽车市场销售贡献的主要力量。”
  出口增速的同时,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各主要经济指标呈不同程度增长。
  据中汽协会整理的10902家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显示,1~6月,上述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3%;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48%。
  另外,1~7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16.68亿元,同比增长5.9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391.52亿元,同比增长4.5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092.42亿元,同比增长8.66%;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335.76亿元,同比增长6.04%。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