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电商透露:为迎接“双11”狂欢 需先布局线下整合产业链

 导读:汽车电商透露:为迎接“双11”狂欢 需先布局线下整合产业链。11月11日,汽车电商将持续了十多天的购车节激战推向高潮,对外公布的交易总额不断刷新。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改装汽车电商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11月11日,汽车电商将持续了十多天的购车节激战推向高潮,对外公布的交易总额不断刷新。汽车之家和易车等都在12日凌晨,宣布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汽车之家的购车节早在11月1日就打响。汽车电商和其他电商平台不一样,不只聚焦“双十一”当天,而是将战线拉得很长,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消费者购车决策期较长;二是汽车电商也不想“只过一天节”。

        但狂欢背后,汽车电商的壁垒很明显:目前仍是导流模式主导,将销售线索卖给经销商,成交仍在线下4S店;平台流量封闭;货源缺乏定价权;缺乏跨界用户延展。

        汽车电商整体生存状况并不乐观,比如车风网等一些新创的新车电商平台倒闭,同时几乎所有的二手车电商都陷在亏损泥潭中。“如果说去年是兴起的一年,那么今年汽车电商是接受检验的一年。”11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称。

        不过,汽车电商通过几年的试错,一些新的方向已经成为共识。“单一做线上,就像‘空中楼阁’,难以支撑。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电商,现在都在积极拓展线下业务,走O2O这条路是必然的。”二手车电商车猫网联合创始人兼CMO朱旻说。

        拓展线下其实就是一场资源战,新创的新车和二手车电商平台,很难打通这个链条。而要将卖车、金融、保险、保养、车生活、出行等多个板块做成一体化平台,整合资源的难度更大,最可能做的只有车企集团。

        导流模式仅是“空中楼阁”

        2013年前后,汽车电商开始起步,汽车之家、易车等依靠媒体内容平台,将流量转换成销售线索,再出售给汽车经销商,线下完成交易。

        实际上,这类电商做的是“信息生意”,只是电商中的一环,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这是汽车电商的1.0时代。

        去年汽车电商进入第二阶段,电商平台不满足于引流,尝试库存一定数量的车辆,作为直接的销售车辆在网上进行交易,包括车风网、车享网和一些二手车电商,都进行过小范围的尝试,汽车电商进入2.0时代。

        “这个模式发展的状况,现在看来和他们想象的不一致,现在大部分不做库存了。”罗磊认为。

        这类尝试最大的问题是,货源缺乏定价权。“车企要稳定线下渠道,给电商平台的车不会有好的价格,甚至不愿意拿出畅销车型,放到电商平台上卖。”一家汽车电商的高管称。

        没有价格优势,网上买车对消费者就没有任何吸引力。汽车电商的前景,很迷茫。

        汽车销售摆脱不了线下,已经成为共识。二手车电商面临的困境如出一辙。去年,很多二手车电商打出“个人车主直接把车卖给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实际上想撇开线下中介,缩减交易环节,但到最后没有一家能真正实现。

        “通过资本来做推广,‘烧钱’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抢占市场后,要有盈利能力和造血功能。”罗磊认为,二手车电商没找到盈利模式,意味着这个模式本身存在巨大的漏洞。

        在汽车电商2.0时代,出现了新创汽车电商一猫网、车风网、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人人车等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汽车电商,这类电商既不依托于原有的内容平台和流量,也不依托掌控汽车链条资源的车企,意味着既没有稳定的车源,而平台本身的流量又很封闭。今年8月,号称估值10亿元的新车电商车风网倒闭。

        还有一类汽车电商,是由主机厂来主导,典型代表是上汽车享网、东风日产车巴巴等。车享网整合上汽旗下数个汽车品牌,围绕上汽集团的产品做网上平台。“如果将服务围绕在本品牌或本集团品牌,这类汽车电商注定很难发展。”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称。

        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互联网的本质是广域的,是没有排斥的。主机厂电商如果难以打开樊篱,实际上是抑制了互联网本身的效能,和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车享网起步较早,呼声也最高,但现在已经沉默多时。

        用资源战攻破行业壁垒

        即使目前导流做得较好的汽车之家和易车,仍然面临模式的困局。导流其实是将销售线索重新分配,本质上不是减少了交易环节,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是增加环节和成本。

        和线下经销商“争利”的前提是,新车销售还有一定的利润。但趋势是新车销售利润越来越低,经销商都在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可以预期的是,单一的导流模式未来很难养活一个平台。

        这一幕已经在二手车电商上上演。当尝试绕开线下失败后,二手车电商重新建设线下渠道,包括自建门店或联合二手车商,这相当于电商平台放弃了直接交易。无外乎就是将本身存在的购车需求,打乱重新分配给线下店,实际上是链条上的新增环节。

        核心问题是,二手车的利润率已经降至3%-4%,行业无法养活增加的环节。“目前二手车电商没有一家有正现金流,没有造血能力”就不奇怪了。

        不过,今年新车销量可能突破2600万辆,二手车预期未来年销量也会达到1000万辆,市场巨大;电商终究是大趋势,网上购物已经是消费习惯,而汽车的消费链条很长,买车卖车都只是消费的开始。行业的共识是,汽车电商仍是一门大生意,很多公司都想切入。

        汽车电商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有没有市场的问题,而是模式问题:一是模式太单一,比如新车电商、二手车电商或者后市场零配件电商、保险、金融、出行服务商等,普遍是将汽车业务切割其中一块来做。

        汽车消费具有天然的封闭性。消费者购车之后就进入了大致既定的空间,从金融、保险、维修保养,到车生活、换车等等,都可能将其圈定在某个品牌内或者一定范围内。

        以车主为中心,汽车消费的各个环节是相关的;而以车企为中心,汽车的整个链条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单块业务的利润过低,是可以用组合型业务来弥补的。比如,单块二手车销售的利润过低,二手车电商盈利就是难题。做综合平台逐渐成为趋势,集群车宝从后市场线上、线下服务商,延伸到零部件和二手车电商,就是走了这个路子。

        汽车电商正面临从2.0时代,升级到3.0时代。但核心问题是,汽车电商的门槛并不低,不是一帮互联网人和互联网电商思维就能做的。“有的二手车电商只有互联网思维,和线下联系不紧密,最后很难搞成。”罗磊说。

        事实上,汽车消费和产业链条资源的最大把控者是车企集团,最有可能打破目前的行业壁垒。东风日产的车巴巴和长安汽车的长安商城,都是基于自身基础,做业务延伸的尝试。升级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广汽、乐视和众诚保险今年6月联合成立大圣科技,开始玩汽车链条生态圈模式。

        这可能是未来车企做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一个趋势,打造修车、用车、买车、租车、换车一站式平台,构建开放共享的汽车互联网生态圈。“电商一个串联点,只是一辆车消费的开始,将汽车链条整合起来,用信息流提升线下效率,这个空间非常大。”上述行业分析师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