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动汽车催热动力电池产业 回收体系待完善

  导读: 今年以来,伴随电动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众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如何回收利用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今年以来,伴随电动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众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如何回收利用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专家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尽管未来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如果不解决回收体系建设问题,势必会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喜人

 

  “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上半年已经接近2014年全年的产量。”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表示,“我国已经形成了总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与产业链,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估计产业规模有望全方位达到世界第一位。”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2.83万辆,销售2.8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万辆和1.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9辆和8864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

 

  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4.42万辆,销售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万辆和8.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3万辆和4.92万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今年5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发展领域作为重点。明确“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工业体系、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业内认为,政策连续发力、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正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重要保证,今年中国超越美国登上第一宝座已无悬念。如果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或将更快一些。

 

  国内群雄加紧布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崔东树表示,“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瓶颈。现在新能源汽车还是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尤其是一些表现较好的车型,只要动力电池能造出来,销售的问题并不大。”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也进入黄金期。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预测,到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将暴增至目前的400%。未来10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今年以来,国内相关企业纷纷加速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布局,以期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

 

  5月,比亚迪在港股市场配售1.22亿股新股,集资42.7亿元,并特别提到,该企业新能源汽车铁电池产能紧张,需要资金应付未来需求。

 

  7月,骆驼股份发布公告,募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同样是在7月,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扩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环评审批公示显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2.11亿元,建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扩建项目。

 

  8月,成飞集成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航锂电拟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金坛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中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预计125亿,建成后将形成120亿瓦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年生产能力。

 

  10月下旬,雄韬集团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告称,将募集资金不超过9.35亿元,其中8.25亿元用于建设10亿瓦时动力锂申池新能源建设项目。此外,早在今年7月,雄韬集团就与厦门华盈动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展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合作。

 

  专家表示,目前动力电池约占纯电动汽车成本的近50%,因此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增,动力电池产业链最为受益。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将迎来业绩持续高增长阶段。

 

  回收建设刻不容缓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加,相关企业加大动力电池生产规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为关系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会明显缩短。虽然一般锂电池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但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3-8年。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广应用电动汽车至今,已逾6年时间。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数量的快速上升,动力电池也开始进入大规模报废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计,到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大概在2万-4万吨,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

 

  据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对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肯定动力电池重要性的同时,贾新光也坦言,“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涉及电池生产厂商、整车企业、回收利用企业、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制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目前在国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动力蓄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车企、动力蓄电池生产者、梯级利用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四者承担不同的责任,并详细规定了对从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业务企业的要求。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未来将推动建立统一的动力蓄电池产品编码制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对所生产(或进口)的所有动力蓄电池产品进行编码,并建立追溯系统追踪动力蓄电池流向。

 

  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有利于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从而完善我国电动汽车整体生态系统建设,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我国高性能钕铁硼行业需求分析:应用多点开花 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需求释放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国家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力扶持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持续降本提效,我国风电装机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 经济性不足仍是制约发展主要瓶颈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分支,以其零排放、高能效、长续航等优势,被视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我国重卡销量回升 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20%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2020-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卡市场销量波动调整,但新能源重卡销量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渗透率突破20%。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卡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聚。中国重汽持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23.64%稳步提升至2025年上

2025年07月25日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新能源牵引车热度持续攀升 渗透率突破30% 呈现 市场呈“你追我赶”激烈竞争态势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我国中卡出口需求旺盛 新能源化步伐慢 行业集中度渐下降 一汽解放份额领先

2022年我国中卡销量大幅下降,但自2023年起强劲回升,2024年同比增长19.14%至12.76万辆;但在2025年上半年,其销量又出现下滑。从出口来看,我国中卡出口总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2024年出口量实现24.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其出口需求依旧旺盛,1-5月出口量较2024年同期大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我国全地形车企业正在群体性崛起 外销火热、内销待释放 春风动力为“领头羊”

从全球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史来看,曾经市场一度是美/日企业的竞争史,不过当下中国企业正后来居上成为行业新势力。纵观2018-2023年的市场格局演变,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呈现出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07月17日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汽车电机铁芯行业:新能源车多电机趋势带来广阔空间 竞争格局将由分散走向集中

电机铁芯是维持电机生命和正常运转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成本占比较高,达3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驱动电机进入发展快车道,带动汽车电机铁芯需求增长。随着多电机成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趋势,汽车电机铁芯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