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虽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未能出台,不过,两年前弥漫在行业内的电动车热潮正开始逐渐冷静,对于新能源的发展,企业开始更多地从现实出发。这一点从近期多家企业上市新能源汽车可见一斑。

       “因为现在还不能确定政府的政策指导方向,所以,上海通用汽车正在齐头并进,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节油改进工作都在进行。”日前,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汽车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白雷蒙告诉记者,通用汽车目前要做的就是提供多种电气化解决方案,为以后政策的出台提前布局。

       虽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未能出台,不过,两年前弥漫在行业内的电动车热潮正开始逐渐冷静,对于新能源的发展,企业开始更多地从现实出发。这一点从近期多家企业上市新能源汽车可见一斑。

       而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也认为,不能排斥任何一个市场能够接受的新能源技术路径,让市场意愿而不是主管意愿决定新能源技术路径。

       反思中的推进

       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对电动车热潮的反思,似乎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停滞了下来,企业普遍都处于观望的阶段。但是,近期数款新能源车型的投放市场,证明企业依然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09年我国公布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以来,新能源热潮一发不可收。各地、各个企业都在上马新能源项目。这其中,电动车成为主流声音,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径,也承载起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希望。

       不过,这种新能源热潮在技术尚未成熟、成本高昂、社会配套缺乏的大环境下,遭遇市场尴尬。2010年国内新能源车型总产量不过7181辆车,其中私人购买的电动车仅有百余辆,纯电动车型销量很大部分依然由城市公用交通工具采购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今年的天津论坛上一方面肯定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不成熟;作为过渡期的混合动力车,即节能汽车也要加快发展。

       尤其是在2012年即将导入乘用车第三阶段燃油限值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对于车企来说,其实也是时不我待。目前,行业内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达到第三阶段的要求。用新能源车型来稀释平均油耗,就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

       近期,上汽首款新能源汽车荣威750混合动力、别克君越eAssist混合动力和雷克萨斯ct200的陆续上市,表明在电动车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和消费者使用习惯一致的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节能车型成为车企关注的焦点。

       就在雷克萨斯ct200推出的同时,一直坚守电动车的比亚迪[21.74 0.42% 股吧 研报],推出了纯电动车E6先行者。对于之前电动车发展思路,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也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之前认为电动车发展需要充电站等社会配套支持是错误的,充电站其实是“备胎”,家庭充电应该成为主流选择。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廉玉波对本报表示,在电动车发展上,国家和社会做的远远超过了企业做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推出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产品。

       同样,比亚迪电动车推广路线也开始更加务实,将切入点首先对准了公共交通。用电动车大巴K9和纯电动出租车E6搭配,共同开拓公共交通。

选择权

       对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时间,当前依然未有具体的时间。这导致了我国新能源技术路径、政府补贴额度及补贴范围、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等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链条上的诸多关键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汽车分析人士张志勇对记者表示,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能最快地产业化,就发展什么,不能按照主管意愿决定新能源的技术路径。

       在行业内,一直有一种观点,将发展电动车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将其看作我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契机,以此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到强国的跨越。

       “我绝不赞成新能源汽车就是电动车,新能源车应该多元化发展。”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认为,新能源车应该支持多样化发展路径,而不是仅仅支持电动车。

       其实发展混合动力与电动车,两者并不矛盾。混合动力只是电动车的一个过渡,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终极目标,其实是被所行业认可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一步到位还是渐进式的发展。

       张志勇认为,任何一种市场能够接受的技术路线,都不应该被排斥。市场意愿应该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出发点。

       在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启动仪式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丰田汽车公司常务董事吉贵宽良表示:“现阶段作为大多数车辆的替代产品可以是混合动力车HEV,或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同样坚持混动路线的本田汽车,明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4款混合动力产品。同时,本田的电动车实证实验也将在广州展开。

       除此之外, 上海汽车[16.48 2.04% 股吧 研报]2012年节油率达50%的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均也将实现批量投产;而上海通用雪佛兰Volt增程型电动车沃蓝达也即将引入中国市场;日前,PSA标致雪铁龙与宝马公司合计投资超过1亿欧元的混合动力技术开发合资子公司也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该公司开发生产业务范围涵盖所有的电力动力总成相关零部件。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争论没有实质的意义,关键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推进,不管哪个路线,最终还是要市场说话。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供需缺口扩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红利仍未完全释放 四方势力竞逐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其维修市场供需缺口大,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并且形成四大派系(主机厂、电池厂商、独立第三方厂商、保险公司),以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新能源维修市场红利仍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025年08月20日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催生新需求 2030年全球汽车涂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04亿美元

汽车涂料下游应用结构单一,集中在汽车市场,涉及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因此其需求和市场规模主要受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于2018年前经历高速增长时期,自2018年起逐年下滑,受此影响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相应回落,2020年市场达到历史低点。2021年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复苏,汽车涂料市场规模也随之修复。

2025年08月18日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新能源车普及加速汽车车灯行业高附加值产品渗透 市场将进一步头部企业倾斜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更快、科技感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推广、普及对车灯产品的升级、高附加值车灯产品的渗透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附加值车灯产品需求增多,我国汽车车灯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我国皮卡行业升温 比亚迪成新兴力量 出口市场掘金+新能源技术渗透释放增长活力

皮卡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是汽车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我国皮卡销量稳定,2021-2024年保持在51-55万辆之间。2024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再次强调“推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重要性,各城市纷纷响应,带动我国皮卡市场显著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1-6月我国皮卡销量达30.7万辆,同比增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智能网联强检落地将催生新增量空间 明朗前景下市场乱象丛生

汽车是汽车检测的唯一应用领域,因此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主要是受汽车市场发展影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

2025年08月07日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价值量提升将促汽车座椅行业持续扩容 外资主导市场 国产以创新技术硬核突围

目前国产厂商已取得不错成果,其中弗迪依托比亚迪集团车型矩阵优势,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柳州双英、广州华智等区域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车型配套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数据,2022年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华域系占比达28%;销量前50名车型的座椅配套数据显示,2024年本土厂商份额提升至38.9%。

2025年08月06日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向低价车型渗透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爆发式增长 本土企业已掌握绝对话语权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于传感器要求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将作为传统传感器的重要补充,支撑自动驾驶的信息获取。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高速扩张,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6.32亿美元,CAGR达38.0%。

2025年08月04日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全球汽车差速器行业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释放 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当前,各国政府和国际车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望汽车差速器行业需求核心增量市场。“双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绿色交通对于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具有战略作用,促使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出台政策法规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