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精度地图护航无人驾驶 助力图商重回巅峰 各大巨头争相布局。基于车联网支撑的高精度地图信息(负责引路)为车辆进行定位和导航,位于车身上的各种传感器会“感知”交通环境(负责看路),识别技术和判断技术会对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负责汇总信息),车辆控制和通信则是车辆根据道路和其他车辆的动态信息进行姿态调整(负责操作),与驾驶员协作则是驾驶员根据车辆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操作(负责修正),进而实现更加安全的驾驶。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先验知识+冗余保障,高精度地图护航无人驾驶
基于车联网支撑的高精度地图信息(负责引路)为车辆进行定位和导航,位于车身上的各种传感器会“感知”交通环境(负责看路),识别技术和判断技术会对传感器收集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负责汇总信息),车辆控制和通信则是车辆根据道路和其他车辆的动态信息进行姿态调整(负责操作),与驾驶员协作则是驾驶员根据车辆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操作(负责修正),进而实现更加安全的驾驶。
先验知识,给予无人驾驶更平顺的行驶。没有高精地图也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无人驾驶,但在这种情况下,路面信息主要通过实时传感器采集和分析。一方面在就计算带来更大的负担和成本,另一方面,在计算效果上也比先验知识有差距。
冗余保障,传感器失效的第二套方案。无人驾驶技术装配的原则就是用多套系统去保障无人驾驶更安全和更稳定。在传感器失效的风险假设下,通过定位和高精地图能保障无人驾驶汽车继续运行。
与传感器、车联网交互,实现更智能地图。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通讯手段(5G适用)与云端做交互,能使得地图更加智能。
高精度地图能够提供完整的路面信息
高精地图助力图商重回巅峰,各大巨头争相布局
保证自动驾驶行车安全,高精度地图具有不可替代性,手机导航替代车载导航仍是目前图商的难题,高德率先免费更是带来巨大行业冲击。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 年手机导航超越车载前装导航排名第一,两者分别占比 42.4%、30.6%。目前导航地图的价值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高德地图更是采用地图免费的商业模式实现进一步的入口把控。我们认为高精地图的特性将成为图商的未来全新增长点。
2015 年上半年中国车主最常用的导航设备调查
与车内信息交互,唯有前装安装方能满足。高精地图需要与车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信息交互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与车内的总线互相通讯。通过后装或者手机的方案无法满足。
数据量较大,本地和云端均需储备。5G 的到来会带来高精地图云端调用带来可能,但作为自动驾驶核心的数据来源。大概率本地仍然会有高精地图的储备,高精地图蕴含大量信息,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在车内更容易实现。
传统地图价格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