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服务体系分析(图)

        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开始引发重视,体系搭建有望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在成长阶段,从销售服务层面上看,品牌营销体验、销售方式、线下网点布局、维修保养及其他售后服务上都有别于传统油车。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销售服务环节亟待重视,优秀的销售服务亦能有效保障车企在市场上的“开疆破土”。目前各大车企均已在销售服务环节上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针对性布局和努力,体系搭建有望逐步完善。

        购前体验

        新能源业务进展较快企业倾向于设立独立品牌体验店。作为新兴产品,品牌推广和消费者感知体验相比于传统油车更为重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与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前两位,领先的销量离不开良好的销售服务,在购前体验环节即可见端倪:除了在各大车展以及多品牌新能源汽车体验店设立展台外,北汽新能源与比亚迪还开设独立品牌体验店以及举办各种专家看车团,商超、社区推广体验活动等来增加消费者的体验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上汽虽然在新能源业务上进展势头良好,但考虑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配套设施已较多,尚无设立独立品牌体验店。

        线上销售模式:主流电商销售平台尚未确立,各大电商激流勇进抢占市场。相比于油车,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销售模式的包袱,得以在电商销售模式上进行更多探索。电商在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物流上均有优势,此外新能源汽车因为价格较为稳定,电商销售具备更大让利空间,各方面优势吸引着新能源车企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销售体系。目前,主流汽车电商平台尚未确立,未来市场可期,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寻求与车企合作。如北汽联合京东、天猫、苏宁等;比亚迪进驻国网商城;上汽自主入驻天猫、国网商城等。未来“互联网+”销售体系发展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线下网点布局: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目前新能源汽车线下网点布局最多的是比亚迪,为495家,覆盖率为70.5%;其次为广汽传祺的430家,覆盖率为86.8%。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目前线下网点数为245家,覆盖率为87.3%,且2020年目标直指1000家。从地域分布上看,中部网点最多,其次为东部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新能源汽车价位适中,开车成本较低,对中等收入水平群体更有吸引力。从覆盖率上看,北京、上海以及各车企总部所在地覆盖率较高。北京、上海作为国内受关注度最高的两大城市,高覆盖率有助于品牌的快速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设立了25家新能源汽车专营店,比亚迪也在北京开设了4家专营店。专营店在销售、维修及其他售后服务上更有优势,但成本也相应较高,需要有足够体量支撑。

 
图:主要车企新能源网点地域分布(家)

 
图:主要车企各地区新能源网点覆盖率(%)

        售后服务体系

        齐头并进,各有千秋。售后服务于车企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仍需考虑到不同车企自身特点。当下各大车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于自身品牌战略打造配套售后服务体系。其中尤以北汽新能源、知豆和广汽传祺较为亮眼。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北汽新能源“一枝独秀”。北汽新能源的智“惠”管家是一个以O2O模式打造的聚合充电资源、售后服务资源的服务体系,主要服务有:车辆咨询、售后服务、车辆监控等。该体系下,过往的“等客上门”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获取充电提醒、充电站位置以及保养服务等全方位信息。此外,北汽新能源还开通了24小时免费救援服务,当车主遇到电池耗尽、抛锚等情况时均可使用。从针对性和“互联网+”模式上看,智“惠”管家体系已渐趋成熟。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需求调研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砌墙的砖头,知豆后来居上。2017年3月第六届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大会上,作为后起之秀的知豆电动汽车凭借其独创的售后服务模式及其在售后服务领域的优秀表现,摘得“模式创新”大奖。知豆的模式创新在于:通过建立全国服务网络打造10公里服务圈,保障用户可获得“触手可及”体验;建立实训基地,举办售后服务大赛等培养专业售后人才,并设立专业驻外技术人员保障网点服务质量;依托知豆售后服务中心,在品牌形象、标识、卖点上进行规划设计,将知豆服务品牌作为知豆核心竞争力板块进行打造。各项措施足见知豆对售后服务的思考和重视。

        “传祺”相伴,广汽传祺打造集群服务网点。据汽车之家,广汽传祺荣膺2016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中国品牌第一。广汽传祺采用4S店集群网络模式,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售后服务网点400余家,计划打造30公里服务圈,设有一站式客服热线、一对一接待、24小时救援等服务。除此之外,广汽传祺积极探索“互联网+”售后服务方式,如远程技术问诊,建立传祺售后服务平台等。

 
图:主要车企售后服务体系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互联网+”售后有望成为新潮流。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维修保养等各个方面均与传统汽车有较大差异,如何更好的提供更好的、切合新能源汽车特性的售后服务尚需探索。相比于传统售后方式,“互联网+”售后具有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专业服务、提高质量;节约成本、降低服务价格的优势,越来越受到车企青睐和重视,有望成为售后服务“新潮流”。

 
图:国内主要车企的销售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市场稳增 中国主导地位突出 电加热渗透率有望提升

随着全球轮胎行业增长,硫化机市场规模稳中有升。轮胎硫化机行业需求呈现全球化特征,其中中国主导地位突出。主流硫化机中,蒸汽加热硫化机数量逐渐减少,导热油加热硫化机应用于中高端领域,电加热硫化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全球轮胎硫化机行业高度分散,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持续渗透与并购整合,快速提升市占率并强化话语权。

2025年04月03日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轮毂轴承行业:第三代成主流 汽车整车价格下降 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国内厂商集中

近年来,我国轮毂轴承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从细分市场看,我国轮毂轴承市场中后装市场占比较大,随着汽车市场持续增长、高品质轮毂轴承需求增多以及轮毂轴承性能和耐用性提升,前装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轮毂轴承装配技术迭代,受益汽车行业四化趋势,第三代成市场主流。近年来国内厂商快速崛起,产品各方面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我国车用轴承行业:新能源车渗透下电机轴承放量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结构待优化

汽车是轴承最大的下游市场,车用轴承占比远超其他轴承,在轴承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车用轴承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高度相关,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汽车产销量回升,刺激主机轴承市场。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渗透率,新能源车用电机轴承将持续放量。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我国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增长强劲 上汽五菱为行业领头羊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我国微卡销量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同比下降30.64%。虽然微卡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微卡这个细分市场逆势增长,销量快速上升。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提升,销量在微卡市场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0.56%上升至2024年的10.67%。目前,我国新能源微卡渗透率仍然偏低,市场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5年03月12日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车龄爬升及智能电动汽车渗透 我国汽车后市场迎机遇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国,2023年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超过美国的2.8 亿辆、欧洲的2.5 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进一步增长至3.53亿辆,增速为3.53%,汽车后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产销及出口量均上升 长安汽车市场份额领先

在长途、旅游市场复苏以及客车报废更新等利好政策加持下,自2023年起,我国客车产量和销量逐渐上升。同时自2022年起我国客车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长。目前,轻型客车为我国客车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75%。此外,我国客车行业集中度较高,近3年CR6均在70%以上。其中,长安汽车的客车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出口量均上升 但渗透率偏低 未来行业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随着产品性能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总销量和国内销量不断攀升;同时其渗透率和出口销量也在持续增长。不过,与新能源乘用车超过40%的渗透率相比,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总体偏低,未来仍是一片蓝海。从竞争来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其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冷却液行业分析:3M停产或将为国产企业带来机遇 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3M宣布在2025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包括含氟聚合物、氟化液以及基于PFAS添加的相关产品。在此背景下,全球冷却液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但也为国内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同时,随着算力规模高速提升,我国冷却液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