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提高 生产资质成行业争抢热点 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爆发期

        导读: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提高 生产资质成行业争抢热点 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爆发期。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拟用碳配额交易替代补贴政策。

        新政不断推进的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汽车圈儿里的头条。

  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拟用碳配额交易替代补贴政策。随后,工信部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提高企业准入门槛。

  “‘一放一严’的政策,也可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就是提高监管力度的同时,坚持以市场的原则逐步取代补贴,让市场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政策与市场的双管齐下,将倒逼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告别野蛮生长。

  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期结束

  “全新的《规定》,其实是国家对2009年6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的纠正”。汽车分析师封士明认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告别野蛮生长期。

  近年来,我国通过财政扶持等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50%;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万辆,同比增长330%,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然而,巨大的财政补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这个新兴的市场逐渐呈现出粗放的增长模式。比如不久前多部委联手一起开展的“骗补调查”,虽然结果暂未对外界公布,但制止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恐慌。“之前一些地区疯狂的发展低俗电动车,专打政策的擦边球,技术门槛和实用性并不高,但是却赚得盆满盈满”。一位市场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据统计,2012年到2015年,列入工信部推荐目录的车型从639款增加到3411款,但产量达到1000辆以上的只有77款。其中227个乘用车车型中产量在1000辆以上的只有43款。新能源汽车车型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凸显。

  为此,全新的《规定》首次提出生产企业“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状态监控平台,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企业监管平台应当与地方和国家的监管平台对接”。相关企业人士认为,这是对之前存在的“拼凑型”造车骗补现象的釜底抽薪,将有效遏制行业之前普遍存在的“低成本低品质同质化”的现象。

  跨行转入难度加大

  加强监管的同时,《规定》还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将成为厂商争抢的焦点。

  在企业准入方面,新的《规定》取消了企业应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的要求,调整为应具备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并在设计、仿真、试验验证等方面相应增加或提高了要求。据业内专家分析,仅这一项就会导致许多已经拥有资质的企业在复检时不被通过,所以,行业外的互联网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准入资质将会更难。

  对此,行业内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如果国家后期的监管到位,那么不该过度限制行业的准入门槛,这样将加剧行业外的企业或者小型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成本风险,延长了盈利周期。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也曾透露,工信部的目标是将来新上的纯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这也意味着,除去已经拿到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外,留给打算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的企业甚至不足8家。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国家将不再新增自制底盘的改装类生产企业,现有85家自制底盘的改装类企业,未来仅有大约1/10的企业可达到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淘汰下来的生产资质将成为整车企业,特别是行业外企业争抢的热点。

  市场化代替财政补贴

  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如何利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是业内争论的话题,《中国企业报》也曾探讨过新能源汽车积分制管理制度。崔东树认为,此次发改委发布的《办法》,是新能源积分交易制度的升级版。

  《办法》提出对燃油汽车规模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产销量的年度比例要求,并折算为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企业可以通过生产和进口新能源汽车的方式或者从碳排放市场交易获取积分。

  长久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财政补贴,仅国家层面补贴2014年超70亿元,2015年超3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增加,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将难以为继。

  补贴坡退已经是国家多部委制定的既定政策,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金额为2.5万—20万元,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崔东树认为,相比于财政补贴,碳排放的积分制度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

  预计三季度新的国家补贴方案和第四批推广目录也将陆续出台,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爆发期。即将举办的成都车展,无论是跨国企业宝马,还是自主品牌北汽都将携多款新能源车型参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将真正成为市场上的生力军。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新能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分析:销量下滑但新能源公路客车市场逆势增长

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分析:销量下滑但新能源公路客车市场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多元化的猛烈冲击下,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客车销量持续下滑,2021年达到54825辆,同比下降19.87%;2022年受补贴和新能源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出现回升,但在2023年,受“国补”退出影响,其产量又出现下滑,达到59710辆,同比下降18.85%。

2024年11月01日
新能源汽车为汽车热管理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国际企业占主导 国产企深耕细分领域

新能源汽车为汽车热管理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国际企业占主导 国产企深耕细分领域

汽车电子化推动热管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 年我国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为824 亿元,预计2025 年我国汽车热管理行业规模将增长至1494亿元。

2024年10月31日
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行业朝轻量化、安全化、一体化发展

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行业朝轻量化、安全化、一体化发展

根据数据,2019-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由1712亿元增长至28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29.48%。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6618亿元,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超10000亿元。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新能源搅拌车销量爆发式增长 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集中度呈下降走势

我国新能源搅拌车销量爆发式增长 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集中度呈下降走势

2023年我国新能源搅拌车销量达到5315辆,同比增长146.98%;2024年上半年其销量继续延续大幅上升趋势,达到4110辆,较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7.50%;预计到2024年底,其销售有望突破8000辆,创历史新高。

2024年10月21日
持续逆袭! 我国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行业销量上升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持续逆袭! 我国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行业销量上升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024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703.7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421.6万辆,同比增长9.7%,占比59.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281.7万辆,同比增长84.2%,占比40%。

2024年10月10日
电动重卡为新能源重卡主流 销量及渗透率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电动重卡为新能源重卡主流 销量及渗透率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数据,2024年1-8月,我国新能源重卡中纯电动、燃料电池、插电混动重卡分别占比93%、6%、1%。电动重卡分为充电、换电两种模式,当前充电式占主导。根据数据,2024年1-8月,电动重卡中充电式、换电式重卡分别占比60.8%、39.2%。

2024年09月24日
材料革新打开机会新窗口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规模及单车价值量持续增长

材料革新打开机会新窗口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规模及单车价值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座椅系统、仪表板、中控台、护板总成等汽车内饰件细分产品的单车价值量也保持持续增长。对常见内饰件的价格进行统计估算,包括座椅总成、仪表板总成、顶柜总成、门板总成、立柱总成、车顶内饰等,2023年汽车内饰件(含座椅)的平均价值量水平在8500元左右。

2024年09月20日
摩托车行业有望迎政策春风 中大排产品成为新兴增长极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摩托车行业有望迎政策春风 中大排产品成为新兴增长极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由于国内电自、电轻摩产销规模快速增长,成为重要代步工具,对燃油摩托车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近五年我国摩托车内销小幅度下滑。以两轮燃油摩托车为例,近五年我国两轮燃油摩托车内销维持500万-650万辆之间,总体有所下滑。

2024年09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