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轻卡行业运行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根据中国汽车分类国家标准,轻型载货车(轻卡)是指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在1.8吨至6吨之间的载货汽车,主要用于半径500公里以内的短距离运输,此外,在国外具有广泛用途和较大产销规模的皮卡(PICKUP)在我国被纳入轻卡统计范围内。轻卡主要适配于城市物流的使用场景,城配物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货运需求“毛细血管”般的存在。

市面上的轻卡分类

划分依据

分类

按照轴距

2.8米、3.3米和3.9

按照货箱长度

4.2米和5.2

按照驾驶室

窄体、中体和宽体

按照载重

标载版、重载版和超重载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轻卡产业链上游包含原材料及零部件行业,中游为轻卡整车厂商,下游的终端应用领域主要包含工程运输、煤炭运输、普通货物运输、垃圾运输等。

轻卡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5-2020年我国轻卡市场销售态势良好,销量从155.8万辆增至219.9万辆。2021年上半年我国轻卡销量共119.46万辆,同比增长19%。

2015-2021年上半年我国轻卡销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中汽协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方主要是通过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赢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轻卡产业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原材料涉及钢铁、塑料、玻璃、纺织、有色金属等,零部件涉及车桥、发动机、传统系统、变速器等,供应商多而庞杂,因此,轻卡整车生厂商选择性多,整体来看,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如我国钢铁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即使近三年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仍有五千多家可供选择。

2016-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中汽协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从下游来看,虽然购买者也就是卡车司机比较分散,但是轻卡作为一个生产工具,一般价格在6-8万之间,购买者极度理性,由于各个厂家之间的产品同质性强,消费者对性价比极度重视,对价格高度敏感。

2015-2021年上半年我国轻卡销量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中汽协

轻卡档次及价格划分

档次

价格(万元)

目标市场

低档

4-7

二、三线区城市

中档

7-9

中小城市及城乡结合部

高档

9-15

中心城市物流运输,车型以厢式车为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由于新卡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并不高,致使重卡厂商容易突入轻卡市场,形成降维打击。例如,2014年,中国重汽就凭着自己在重卡市场的积累杀进了轻卡市场,并且销量挤进前十榜单,还推出了“十吨王”的创新产品。

        四、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互相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轻卡、微卡、中重卡甚至农用车都可以抢占轻卡市场,尤其是在治理“大吨小标”的背景下。

轻卡的替代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受排放标准升级,城市物流结构调整与用户升级的影响,轻卡销售结构朝高端化发展,进入门槛和市场集中度也在提高。福田汽车一直是轻卡市场的龙头,除了福田之外,东风、江淮和江铃,也一直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相互之间车型、价格一直都非常透明,市场竞争激烈。此外,近几年,这四家企业市占率稳定在50%左右。

2015-2020年国内主要轻卡企业销量市占率
 
数据来源:中汽协(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轻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乘新能源车东风 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上升 国产厂商占市场主导

基于此,近年来,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车载电源系统OBC行业出货量达到1049.00万台套,2019-2024年出货量规模复合增速超过59%,保持高速增长。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