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入世10年 国内汽车销量连翻10个筋斗

        内容提示:目前业内对车市的乐观预计仍能达到10%左右的增幅,这样中国年新车规模将达到接近2000万辆的高度,完成入世10年近10倍的增长。:

        从2001年底加入WTO至今,中国入世已十年,狼没有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因为开放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汽车入世”也是其中的一道典型风景。中国汽车销量规模十年间增长了10倍,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汽车入世”也仍然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十年繁华,并未真正完成中国汽车业的光荣和梦想。一个由大变强的汽车业,仍需要、并只能在继续的开放发展局面中激荡成型。
  34岁的广州白领林海,是“汽车社会”的一个资深成员。现在,林海家里的车库每天都停着一辆奔驰C级轿车,而他总是搭公交车上下班。“路上会堵车,停车位也难找,还是搭公交车方便。”

  近10年前,参加工作不久的林海萌生了购买一辆轿车代步的念头,但刚刚处在第一轮私车普及期的中国车市,市面上可选的车型很少,价格也高不可攀。“那时1.3升自动挡的派力奥也要10万块。到2002年,普力马还要卖20多万。之前就只有捷达、桑塔纳和富康、桑塔纳2000。”到了2004年初,林海才买下了国产的四代高尔夫。

  “四代高尔夫那时要17万,现在足够买标致508了。”林海说。到了2010年,林海转让了开了7年的高尔夫,花了23.8万元就买到了一辆奔驰C级入门轿车。“从前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而现在对于林海来说,拥有一辆汽车,并不意味着每天都要开着它上下班。

  林海的汽车故事,正是中国私家车10年发展潮中的一个小缩影。而这种深刻的变化,和10年前中国加入WTO,使汽车业形成开放发展的局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0年激荡,中国车市已经完全变天了。各式各样的新车层出不穷,汽车价格也连年平稳下降。汽车年产销规模从2000年的200万辆,飙升至2010年的1800万辆,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今年如果能够保持在10%的增长率,汽车产销规模将接近2000万辆,也即是10年间翻了10倍。一个汽车大国的汽车社会已经加速成型。

  数据来源:2001~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0年数据来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对车市的预测都错误了

  “到现在为止,我们关于中国车市的预测都是错误的。”近日,日产汽车全球总裁戈恩在北京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日产和东风合资的东风有限汽车公司,是中国最大汽车合资公司。东风有限2008年曾公布了一个5年内产销量达到100万辆的中期计划,但只用了不到三年就完成了。现在东风有限的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使年汽车销量再增加100万辆。

  其实,戈恩的这种对中国车市的经常性误判,也发生在包括中国汽车业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市场观察者和车企车商以及消费者等几乎所有人身上。对车市走势严重的误判,甚至出现在严肃的政策文件中而成为笑话。

  2000年汽车销量达到了200万辆,当时主管部门曾预测2005年达到380万辆,结果2002年就达到了;预测2005年时销售500万辆,2010年最多达到800万辆,结果两年就达到800万辆了。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1800万辆,原来的预测只是一个零头。

  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短暂的沉默之后,第二年车市迅速进入第一个“井喷期”。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分析师崔东树介绍,2002年是车市爆发增长拉动私车普及的第一个增长周期,3年平均增速45%,在2002-2003年的暴增后,2004年进入低迷调整期。由此完成第一个爆发式启动周期。第二轮增长周期从2005-2008年,这4年平均增速22%,在2005年的平和增长后,2006-2007年处于较快增长期,这一轮的年增速并不高。第三轮增长周期从2009-2011年,预计3年平均增速30%,2009年-2010年世界危机恢复期的中国车市实现高增长,2011年进入增长后的调整期,而2012年仍将展开新的增长周期。

  尽管今年上半年车市大幅回调,目前业内对车市的乐观预计仍能达到10%左右的增幅,这样中国年新车规模将达到接近2000万辆的高度,完成入世10年近10倍的增长。

  催生全球第一大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在开放中逐步确立了大国竞争优势。”日前在发布《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如是表示。

  当初,对“汽车入世”的争论,在中国加入WTO的过程中甚为激烈。但事实证明,入世打开了长期套在汽车业身上的保护套,使其形成开放发展的局面,最终在10年的短暂时间里催生出全球第一大市场。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在多个场合回忆到入世对中国汽车业的促进作用。在入世之前,高关税只造成了汽车走私的盛行,由于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大量走私,中国汽车的关税虽然是180%,但实际关税只有26%。最终在2005年1月1日取消汽车高关税,中国汽车进口配额也同时取消。进口车市场反而正常了。

  更大的变化来自国内车市。龙永图认为,当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高度保护实际上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保护落后。当时的高度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了德国大众,使桑塔纳长期以来独占中国市场。后来,中国入世第一年,国产汽车率先降价,引发全国汽车降价。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争相进入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最新车型,使中国汽车吸引外资出现全新的局面。

  市场上剧烈的改变正是从入世前后开始。广州车主老蔡记得,“广汽本田的雅阁轿车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加价的状态,车主能够买到车就很幸运,加价七八万元都不舍得转让。”林海也记得,“想当年,进口佳美要卖到四五十万。大概1998年的时候,我爸单位用免税指标在澳门买了台车,才13万多,但当时这车在大陆要卖30多万。”

  就在2001年,上海通用别克赛欧打出了“十万元家轿”的概念,引起市场轰动。而此后轿车价格一路下行。2010年,改挂雪佛兰标的新赛欧,以“首款打破6万元的国际品牌家轿”概念上市,而其引起的轰动主要是在二三线市场。

  总结十年黄金车市,刘世锦认为,竞争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扩大了市场消费,消费扩大进而促进了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使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生产消费相互促进、增长加速的路径。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是核心难题

  广物汽贸营销总监是广州资深的汽车市场人士。他认为,十多年来,汽车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2003年以前还是卖方市场,只要你有车就能赚钱。现在车价已经非常透明了,因此汽车经销商要转向依靠售后赚钱。”

  而从2009年开始的十年第三轮增长周期,其明显的特点是增长引擎从一线大城市转向二三线市场,开拓了中国车市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新车销量的迅猛增长,和私车保有量的急剧膨胀,使中国仿佛一夜之间从“自行车社会”进入“汽车社会”。

  据公安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到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9846万辆。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就新增保有量760万辆,高于去年上半年688万辆的增量。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天津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达到464万辆。

  汽车社会的提前来临,使得整个社会和汽车业本身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首都北京已率先通过限牌政策,来缓解由于新车迅猛增长而带来的交通压力。各地更在酝酿各种限行政策,以疏通交通拥堵。在入世十年后,汽车业发展将告别坦途上的高速奔跑,转入理性平稳的增长轨道。

  刘世锦指出,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诸多矛盾、问题和挑战。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安全和城市拥堵等。“而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仍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

  这个核心难题的解决,则仍有待“汽车入世”走得更远,让中国汽车业更好融入全球体系。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美国“对等关税” 对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影响有限 企业全球化布局仍是关键

早在2007年,美国就对我国轮胎行业发起双反调查,也是美国对外发起贸易调查最频繁最多的产品之一;在2014年开始对中国的乘用车轮胎进行双反调查,2016开始对中国的卡客车胎进行双反调查。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现状:销量、渗透率不断攀升 市场进一步下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同时,我国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由2020年的2.2%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28.90%,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行业对“环保、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中的渗透率不断上升,显著地推动了涡轮增压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叠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领域节能减排力度提高,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我国涡轮增压器市场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四大外资企业垄断,202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分析:产业链完善 下游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产业链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的完整产业链。其产业链上游为活塞杆、钢管、橡胶及工程塑料、支架类、弹簧盘类等;中游为汽车减震器的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等。

2025年04月12日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自动驾驶等渗透加持 汽车芯片行业迎风口 国产高端化潜力大 新势力正积极入局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普及速度快、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背景下,汽车芯片行业站上发展风口上。目前控制类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占据汽车芯片半壁江山,为行业主流。汽车芯片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际巨头和本土企业。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优势,占据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尤其高端领域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依托本土化、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快速崛起

2025年04月11日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新能源车需求释放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新机遇 国产化将提速 AI赋能设计自动化发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恢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趋势的推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此外,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对汽车设计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推动市场扩容。从市场结构看,新上市车型中新能源车型数量及占比提高,在整车市场向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潮流之下,汽车设计行业迎来发展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豪迈科技为全球市场领头羊

轮胎模具行业处于轮胎产业链的上游,终端需求来自汽车、自行车、摩托车、飞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模具行业带来新增量。2024年我国轮胎模具行业发展良好,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从竞争来看,全球轮胎模具市场呈现以豪迈科技为领头羊的单寡头格局。2023年豪迈科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

近年来我国电动重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和渗透率不断上升,但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仍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当前,我国电动重卡市场由传统重卡及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同时涵盖跨界与新势力等多类竞争者。2021年以来,其头部企业格局历经多轮洗牌,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定型。不过近3年来其集中度正逐渐提升,CR4由20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